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48篇
  免费   245篇
  国内免费   448篇
系统科学   275篇
丛书文集   169篇
教育与普及   75篇
理论与方法论   51篇
现状及发展   55篇
研究方法   17篇
综合类   6599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93篇
  2021年   105篇
  2020年   89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73篇
  2017年   103篇
  2016年   109篇
  2015年   213篇
  2014年   309篇
  2013年   316篇
  2012年   374篇
  2011年   392篇
  2010年   411篇
  2009年   453篇
  2008年   535篇
  2007年   493篇
  2006年   473篇
  2005年   393篇
  2004年   291篇
  2003年   234篇
  2002年   294篇
  2001年   258篇
  2000年   218篇
  1999年   169篇
  1998年   114篇
  1997年   92篇
  1996年   84篇
  1995年   69篇
  1994年   62篇
  1993年   56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3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1篇
  1970年   3篇
  1969年   5篇
  1967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Huge quantities of zinc leaching residues (ZLRs) generated from zinc production are dumped continuously around the world and pose a potential environmental threat because of their considerable amounts of entrained heavy metals (mainly lead). Most ZLRs have not been properly treated and the valuable metals in them have not yet been effectively recovered. Herein, the deep cleaning of a ZLR and recovery of valuable metals via a hydrometallurgical route were investigated. The cleaning process consists of two essential stages:acid leaching followed by calcium chloride leaching. The optimum conditions for extracting zinc, copper, and indium by acid leaching were a sulfuric acid concentration of 200 g·L-1, a liquid/solid ratio of 4:1 (mL/g), a leaching time of 2 h, and a temperature of 90℃. For lead and silver extractions, the optimum conditions were a calcium chloride concentration of 400 g·L-1, a pH value of 1.0, a leaching time of 1 h, and a temperature of 30℃. After calcium chloride leaching, silver and lead were extracted out and the lead was finally recovered as electrolytic lead by electrowinning. The anglesite phase, which poses the greatest potential environmental hazard, was removed from the ZLR after deep cleaning, thus reducing the cost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of ZLRs. The treatment of chlorine and spent electrolyte generated in the process wa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82.
探究了R-Gorenstein内射模的忠实平坦余基变换.设R是交换环,S是忠实平坦R-代数,在一些额外的条件下,证明了R-模N是R-Gorenstein内射模,当且仅当N是强余挠R-模且Hom R(S,N)是R′-Gorenstein内射 S-模.  相似文献   
183.
"密度"作为初中物理引入最早、抽象程度最高的概念,历来都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针对"密度"在日常教学中存在的症结,联系学生朴素认识,导入密度物理意义;直接比较物体质量,成功引发认知冲突;找出谬误产生根源,合理修正先前假设;结合具体实验数据,尝试诠释比值内涵;巧妙安排问题顺序,完成密度学习进阶4个环节,并对教学效果进行了相关的实证分析,教学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84.
网络舆情的兴起给资本市场带来了深远影响,对监管层和上市公司的舆情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借助于监管部门对深市上市公司网络舆情应对状况的调查,实证检验了网络舆情及其应对与上市公司的信息效率的关系.研究发现,网络舆情危机会造成当年度股价崩盘,且来自自媒体的转载会增大股价崩盘的幅度,网络舆情重视和应对程度良好的公司在面对舆情危机时的股价崩盘幅度更低.上市公司对网络舆情的重视及投入能够向资本市场传递公司特质信息,提高资本市场的信息效率,进而降低未来股价崩盘风险和股价同步性.结论表明,上市公司加强网络舆情应对并非是满足监管要求和投资者诉求的面子工程,而是一项切实有效的求是工作,结论对完善资本市场信息传播管理制度,提高资本市场信息效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5.
186.
研究了动力电池用5V纳米正极材料磷酸钴锂(LiCoPO4)的喷雾裂解合成技术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中使用喷雾干燥法获得前驱体,通过高温裂解等一系列手段获得LiCoPO4纳米正极材料,使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分析手段对LiCoPO4样品进行分析表征和性能测试.结果发现,裂解温度是影响LiCoPO4合成的主要因素,650℃以上温度煅烧获得纯相LiCoPO4.纯相LiCoPO4的电化学性能不甚理想,而掺杂Fe元素部分取代Co能够提高LiCoPO4的初始容量和循环性能,使得该材料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7.
介绍了高校图书馆纸质期刊现状,阐述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传统期刊的影响,提出了高校图书馆纸质中文期刊的订购原则。  相似文献   
188.
选取临床疑似结核病患者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阳性标本,分别用芯片法和培养法检测其耐药性以探讨这2种方法对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检出率的差异.实验中共选取了228例标本,以异烟肼和利福平为研究对象,利用芯片法和培养法分别统计了样本对这两种药物的耐药性.研究结果表明芯片法和培养法对异烟肼耐药检出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对利福平耐药检出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培养法相比,芯片法有效缩短了对利福平耐药检出率的检测时间,具有快速简便等优点,但对异烟肼耐药检出率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89.
对桃仁与红花配伍对药材成分溶出的影响进行研究.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以羟基红花黄色素A提取转移率与干膏率的综合评分为指标,优选红花最佳提取工艺,以苦杏仁苷提取转移率与干膏率的综合评分为指标,优选桃仁最佳提取工艺.在最佳提取工艺下,将桃仁与红花配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红花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提取转移率,并进行统计分析.实验结果显示,红花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2次,每次提取1.5 h,液料比为50∶1,桃仁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3次,每次提取3.5 h,液料比为8∶1.实验结果表明,桃仁对红花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提取转移率无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190.
新能源产业是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型产业,高素质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是推动产业快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将CDIO工程教育理念应用到新能源专业人才培养中,构建以学生能力培养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解决当前新能源产业人才培养中增强实践性和创新性的问题,这对加紧培养一批创新性强、能够适应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