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3篇
  免费   87篇
  国内免费   64篇
系统科学   42篇
丛书文集   45篇
教育与普及   33篇
理论与方法论   20篇
现状及发展   8篇
研究方法   5篇
综合类   137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92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108篇
  2007年   99篇
  2006年   95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The Distributed Shared Memory(DSM) architecture is widely used in today's computer design to mitigate the ever-widening processing-memory gap, and it inevitably exhibits Non-Uniform Memory Access(NUMA) to shared-memory parallel applications. Failure to adapt to the NUMA effect can significantly downgrade application performance, especially on today's manycore platforms with tens to hundreds of cores. However, traditional approaches such as first-touch and memory policy fall short in false page-sharing, fragmentation, or ease of use.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 partitioned shared-memory approach that allows multithreaded applications to achieve full NUMA-awareness with only minor code changes and develop an accompanying NUMA-aware heap manager which eliminates false page-sharing and minimizes fragmentation. Experiments on a 256-core cc-NUMA computing node show that the proposed approach helps applications to adapt to NUMA with only minor code changes and improves the performance of typical multithreaded scientific applications by up to 4.3 folds with the increased use of cores.  相似文献   
62.
基于LonWorks技术的智能调光节点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阐述了Mini EVK工具开发节点的过程,并利用Mini EVK工具开发一个智能调光节点,实现根据现场环境的光线来自动调节灯光的功能.与目前的调光节点相比,它更智能化、更节约能源.  相似文献   
63.
鸟类起源于兽脚类恐龙的假说得到了广泛承认,但鸟类起源研究方向依然存在许多薄弱环节,主要包括鸟类手指同源问题、兽脚类分异时间框架问题以及羽毛起源和早期演化的一些问题。我们近年来在这些问题上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化石资料显示,兽脚类恐龙在向鸟类进化当中,其外侧两指退化;而现代发育学证据表明,鸟类手指是两侧退化,保留了中间3指。我们通过研究新疆侏罗系地层中发现的泥潭龙,提出了一种外侧和两侧退化模式结合的新假说。该假说可以解释古生物学与发育学资料之间的矛盾。我们报道的一件产自辽宁中上侏罗统髫髻山组的近鸟龙化石,代表了早于始祖鸟的带羽毛的物种,我们提出了包括鸟类在内的主要兽脚类恐龙类群出现于中侏罗世的一个快速演化事件,解决了有关鸟类兽脚类恐龙起源假说的时间悖论问题。我们报道了在北票龙化石中发现的一种新的原始羽毛类型,给出了发育学解释,推测羽毛起源的时间可能在三叠纪中期,对于羽毛起源和早期演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4.
通过在聚酰胺酸(PAA)的DMAc溶液中添加胺和非溶剂,制得PAA纳米乳液.透射电镜和激光粒度仪的分析表明:PAA纳米乳液液滴的形状较为规整,尺寸分布在50~100 nm之间.研究了PAA纳米乳液形成的影响因素,发现聚酰胺酸盐的形成是PAA纳米乳液的形成和稳定的关键.结果表明:以甲醇为分散介质,控制三乙胺与PAA中羧基的比例(R)在0.6~0.7之间,甲醇与DMAc的比值(P/S)在1.5~2.25之间,可以制得稳定的PAA纳米乳液.  相似文献   
65.
以Keggin型杂多酸盐 (Na5PW11Z(H2 O)O3 9,Z =Mn ,Fe ,Co,Ni,Cu ,Zn ,以下简称为PW11Z)为催化剂 ,过氧化氢为氧化剂 ,在水—正己醇两相体系中进行了正己醇到正己醛的选择氧化反应 .在此选择氧化反应中同时伴随着过氧化氢分解的竞争反应 ,两种反应间存在着明显的对应关系 .在 70℃时 ,生成正己醛的催化剂活性序列为PW11Co>PW11Fe≈PW11Ni≈PW11Mn >PW11Cu≈PW11Zn ,其中PW11Co的正己醛收率为 3.3% ,当把过氧化氢稀释 ,向反应体系中滴入时 ,则正己醛的收率将大幅度提高 .对于PW11Co来说 ,正己醛的收率提高为 7.12 % ,选择性为 89.4% .还利用ICP ,IR ,UV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66.
在LaNiAl11O19+δ的基础上 ,制备了一系列磁铅石型复合氧化物LaNi0 .5M0 .5Al11O19+δ(M =Mn ,Fe ,Cu ,Co)催化剂 ,并用XRD和TPR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不同M原子均可同晶取代Ni原子进入催化剂晶格内部 ,此系列催化剂均具有相同的晶体结构和相似的还原稳定性 .在CO2 重整CH4 制合成气反应过程中 ,还原态复合氧化物LaNi0 .5Co0 .5Al11O19+δ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 ,并且与还原态复合氧化物LaNiAl11O19+δ催化活性相当 .在相同的反应条件下 ,催化活性并没有因为催化剂中Ni量的减少而降低 ,由此推测 ,对于此反应来说 ,仅仅只是一部分的Ni起作用  相似文献   
67.
采用温和水热合成法,以CuCl2·H2O为反应原料,使用无毒且易溶于水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为模板剂,在氨水体系中合成了具有纳米棒状次级结构的CuO微球,并研究了不同实验条件对CuO微球形貌的影响,发现SDBS和氨水的用量是影响棒状次级结构自组装成球的关键因素,而向体系中引入强碱则会改变棒状次级结构.通过XRD、SEM、TEM及HRTEM对合成产物的结构、晶型、形貌及颗粒大小进行研究.采用FT-IR研究了产物的表面结构.UV-Vis吸收光谱及荧光光谱(PL)结果表明产物在紫外-可见光区具有较强的光捕获能力,并能发出蓝紫光.  相似文献   
68.
将二进制编码的标准遗传算法应用于平面度误差的评定,建立了完全符合最小区域条件的平面度误差评定的数学模型,并在此基础上给出遗传算法的适应度函数计算方法.通过对实例评定,并与最小二乘法和计算几何法评定结果进行比较,证实了该方法计算结果明显小于上述两种方法,而且克服了传统平面度误差最小区域法评定时受测点布局及测点数目限制的局限性,具有很大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69.
Hilbert空间中伪单调变分不等式的严格可行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在映射为全连续场和伪单调的情况下,运用拓扑度的同伦不变性,切除性等性质,证明了在Hilbret空间中变分不等式解的非空有界性等价于严格可行性,将已有的结果从有限维欧式空间推广到了无穷维的Hilbret空间中。  相似文献   
70.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在B3LYP/6-311G(d,p)水平上研究了2-硅萘与乙炔和苯乙炔的杂Diels-Alder反应的微观机理和势能剖面,考察了反应的取代基效应和溶剂效应,并与硅苯参与的类似反应进行了比较.计算结果表明,所研究反应均以协同非同步的方式进行.乙炔分子中碳原子上的苯基取代基对反应活化能垒的影响与产物中苯基所处的位置有关.2-硅萘分子中硅原子上的C(CH3)3或NH2取代基对反应势能剖面的影响一般都比较小,而其上的CCl3取代基对反应势能剖面的影响则比较复杂.苯溶剂对所研究反应的势能剖面影响不大.2-硅萘参与的杂Diels-Alder反应在热力学和动力学上均不如涉及硅苯的相应反应容易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