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29篇
  免费   353篇
  国内免费   514篇
系统科学   510篇
丛书文集   241篇
教育与普及   107篇
理论与方法论   45篇
现状及发展   49篇
研究方法   14篇
综合类   8830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73篇
  2022年   172篇
  2021年   190篇
  2020年   167篇
  2019年   103篇
  2018年   122篇
  2017年   168篇
  2016年   171篇
  2015年   282篇
  2014年   406篇
  2013年   439篇
  2012年   519篇
  2011年   568篇
  2010年   494篇
  2009年   528篇
  2008年   652篇
  2007年   566篇
  2006年   616篇
  2005年   526篇
  2004年   356篇
  2003年   250篇
  2002年   288篇
  2001年   292篇
  2000年   271篇
  1999年   226篇
  1998年   166篇
  1997年   158篇
  1996年   150篇
  1995年   141篇
  1994年   107篇
  1993年   90篇
  1992年   98篇
  1991年   92篇
  1990年   79篇
  1989年   81篇
  1988年   62篇
  1987年   46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研究不同工艺路径对烟叶基部处理的影响,为打叶复烤烟叶基部处理提供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径.以安徽皖南烟叶为实验载体,开展了烟叶基部正常打叶和烟叶基部把头线打叶回掺两种不同工艺路径对感官质量、常规化学成分、均匀性指标、杂物指标以及经济指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正常打叶路径下感官质量较好,尤其是口感特性提升明显;正常打叶对杂物的控制较好;正常打叶出梗率和成品得率较高.把头线回掺路径下均匀性指标较好;出片率相对较高.两种不同路径对常规化学成分的影响基本一致.工业企业应根据叶基部分重量占比情况和对相关指标的关注情况灵活运用不同的工艺路径处理.  相似文献   
992.
大量涌现的电动自行车,既是经济便利的出行方式,也使原本资源紧张的城市道路交通面临新的考验,给交通管理者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通过开展问卷调查分析电动自行车不安全骑行决策行为特征和致因因素,引入同质性输入变量和异质性模型变量,针对电动自行车占用机动车道骑行、在机动车之间穿插骑行和逆向骑行决策行为,建立基于Logistic回归的电动自行车不安全骑行决策行为模型.结果表明:电动自行车不安全骑行决策行为和家庭年收入、回家时间、出行时长和是否为外卖/快递车辆等同质性输入变量,以及非机动车道宽度、机动车流量、公交车占道、路边停车、需要伺机转弯和目的地位置等异质性模型变量显著相关.建立的模型拟合效果较好,预测不安全骑行决策行为的正确率为73.17%.  相似文献   
993.
实时、准确的交通流短期预测是交通诱导、管理的前提.为了提高预测精度,结合交通流数据中的历史时间相关性与网络空间断面相关性,构建了一种基于皮尔森相关系数法(Pearso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PCC)与双向长短时记忆(Bidirectional Long Short Term Memory,BLSTM)架构的交通流短时预测模型.该模型可以通过PCC筛选路网中与目标路段空间相关的路段,并将其重构为新数据集,作为BLSTM预测模型的输入,以实现交通流短期预测.通过美国加州交通流数据对模型预测性能进行评价,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融合交通流数据中的时空相关性,相对于其他主流预测模型精度平均可提高4.83%.  相似文献   
994.
针对框架剪力墙结构在强震作用下存在连接处楼板或连梁破坏以及剪力墙底部出现塑性铰的问题,在课题组开发的智能框架剪力墙双重结构体系中,将剪力墙设置为底部连接金属阻尼器的摇摆剪力墙,形成一种新型双重耗能单元控制的智能框架摇摆墙结构体系.以6层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为原型,应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传统框架剪力墙结构、智能框架剪力墙双重结构、摇摆墙与框架间连接BRB结构和摇摆墙底部连接金属阻尼器的双重耗能智能框架摇摆墙4种结构对比模型,进行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考察各结构的动力响应.结果表明:新型双重耗能单元控制的智能框架摇摆墙结构体系在BRB屈服强度为0.1fy~1fy区间时,结构地震响应均比传统结构有所减小,框架结构层间位移也得到有效控制,进一步说明在合理参数取值下双重耗能单元控制的结构地震动响应小于单一耗能单元结构.  相似文献   
995.
To probe the coupling effect of the electron and Li ion conductivities in Ni-rich layered materials(LiNi0.8Co0.15Al0.05O2,NCA),lithium lanthanum titanate(LLTO)nanofiber and carbon-coated LLTO fiber(LLTO@C)materials were introduced to polyvinylidene difluoride in a cathode.The enhancement of the conductivity was indicated by the suppressed impedance and polarization.At 1 and 5 C,the cathodes with coupling conductive paths had a more stable cycling performance.The coupling mechanism was analyzed based on the chemical state and structure evolution of NCA after cycling for 200 cycles at 5 C.In the pristine cathode,the propagation of lattice damaged regions,which consist of high-density edge-dislocation walls,destroyed the bulk integrity of NCA.In addition,the formation of a rock-salt phase on the surface of NCA caused a capacity loss.In contrast,in the LLTO@C modified cathode,although the formation of dislocation-driven atomic lattice broken regions and cation mixing occurred,they were limited to a scale of several atoms,which retarded the generation of the rock-salt phase and resulted in a pre-eminent capacity retention.Only NiO phase“pitting”occurred.A mechanism based on the synergistic transport of Li ions and electrons was proposed.  相似文献   
996.
建造桥梁深水桥墩多采用围堰施工,作用于围堰的水荷载是控制围堰结构设计及其下沉施工安全性和稳定性的关键因素,当前设计规范对围堰水力作用的考虑十分粗略。为探明某桥墩高低刃脚异形钢围堰施工过程中的水荷载特征,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分析围堰绕流流场,基于河道横断面地形资料足尺构建三维流体域,运用重叠网格技术高效建模模拟钢围堰下沉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围堰两侧存在局部流动加速且呈不对称分布,围堰深水侧水流速度相对更大,围堰下方下游侧流速随河流深度增加呈降低趋势;围堰外表面压强除迎流侧为正压外,其余大部分均为负压,各区域负压随着下沉深度增加而逐步增大;下沉初期绕流场受围堰及护筒双重影响,随着围堰逐渐下沉至河床底,护筒影响逐步消失;流场各区域湍流强度随着下沉深度的增加整体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规律,最终最大湍流强度区域稳定于堰尾。围堰阻力系数及侧向力系数几乎不受来流流速影响,进一步验证了其无量纲性;阻力及侧向力随来流流速增大而增大;阻力随入水深度增大而增大,侧向力也整体表现出类似规律,但在入水深度8 m处受围堰异形区段三维流动效应影响,出现侧向力局部极小值的反常现象。  相似文献   
997.
Mg–Sn–Y alloys with different Sn contents (wt%) were assessed as anode candidates for Mg-air batteri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icrostructure (including the second phase, grain size, and texture) and discharge properties of the Mg–Sn–Y alloys was examined using mi-crostructure observation, electrochemical measurements, and galvanostatic discharge tests. The Mg–0.7Sn–1.4Y alloy had a high steady dis-charge voltage of 1.5225 V and a high anodic efficiency of 46.6% at 2.5 mA·cm?2. These good properties were related to its microstructure:small grain size of 3.8 μm, uniform distribution of small second phase particles of 0.6 μm, and a high content (vol%) of (11(2)0)/(10(1)0) orient-ated grains. The scanning Kelvin probe force microscopy (SKPFM) indicated that the Sn3Y5 and MgSnY phases were effective cathodes caus-ing micro-galvanic corrosion which promoted the dissolution of Mg matrix during the discharge process.  相似文献   
998.
不断发展的激光扫描技术使得获取三维空间中的彩色点云信息更加方便.但是,如何将多个采集点生成的彩色点云数据统一在同一个坐标系下,构建一个完整的数据模型仍是一个挑战.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描述子,将其应用于三维彩色点云配准中,能够以较高精度获取点云配准的初始位姿.首先,根据点云和图像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将三维彩色点云投影为图像;其次,使用卷积神经网络提取关键点邻域的局部特征,结合方向梯度直方图,形成组合描述子;再次,根据计算出的组合描述子计算点云的匹配点对,得出点云间的转换关系,实现点云粗配准.以实际的三维彩色点云数据与多种配准算法进行对比,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99.
为了研究被动桩在堆载及基坑开挖卸荷作用下的水平受力及变形规律,基于三参数地基模型,提出一种被动桩受力变形响应数值计算方法.首先,基于布西奈斯克解及明德林解析解,利用复合辛普森公式进行数值积分,求解得到堆载及开挖卸荷条件下被动桩处的水平附加应力.然后,采用Kerr地基模型,建立被动桩的挠曲微分方程,并利用有限差分法得到桩体挠曲微分方程矩阵表达式.计算结果表明:坑底卸荷引起的桩体水平附加应力约为侧壁卸荷作用下桩体水平附加应力的1/3,坑底卸荷对被动桩的影响不可忽略;堆载大小对桩体水平位移的影响略大于堆载区域尺寸,应避免集中堆载;基坑开挖深度对桩体水平位移的影响远大于基坑开挖面尺寸,开挖过程中宜采用梯次开挖方式.  相似文献   
1000.
为实现提钒废水中氨氮的高效回收,探究了磷酸铵镁(MAP)结晶法回收提钒废水中高浓度氨氮过程中磷源、镁源、pH值、沉淀时间和n(Mg)∶n(N)∶n(P)对氨氮回收率的影响,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进行优化建模并用XRD分析产物.结果表明:MgCl2·6H2O和Na2HPO4·12H2O是最适合的镁源和磷源.最佳沉淀时间为20min.响应面得到的多项式回归方程表明各因素对氨回收率的影响程度为n(Mg)∶n(N)>n(P)∶n(N)>pH,在最优条件附近,pH值、n(Mg)∶n(N)和n(P)∶n(N)分别为9.51,1.22和1.12时进行实验验证,氨的回收率为98.32%,模型优化效果明显.综上,通过响应面优化MAP法对提钒废水中氨氮的高效回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