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22篇
  免费   566篇
  国内免费   882篇
系统科学   780篇
丛书文集   407篇
教育与普及   61篇
理论与方法论   38篇
现状及发展   80篇
综合类   12404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95篇
  2022年   207篇
  2021年   253篇
  2020年   234篇
  2019年   194篇
  2018年   182篇
  2017年   233篇
  2016年   220篇
  2015年   410篇
  2014年   645篇
  2013年   715篇
  2012年   852篇
  2011年   938篇
  2010年   888篇
  2009年   991篇
  2008年   1060篇
  2007年   1077篇
  2006年   1008篇
  2005年   796篇
  2004年   662篇
  2003年   462篇
  2002年   512篇
  2001年   432篇
  2000年   439篇
  1999年   172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4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分析了一维(基于行、列分解和重构)提升方案的特点,从理论上指出了一维提升方案的不足之处,提出了二维(基于子带分解和重构)提升方案,并给出了CDF(1,3)双正交小波二维提升方案的具体形式,改进的提升方案弥补了一维提升方案的不足之处,不需作‘√2’因子和归一化处理,整个小波变换是可逆的、基于整数运算的、能量守恒的,减少了误差传递的机会,用该小波变换实现了快速的、渐进性的直至无损图像压缩。  相似文献   
132.
组合预测模型的回归分析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给出求解组合预测权系数的回归分析方法,文章首先给出了基于最小二乘和最小一乘准则的线性回归组合预测模型,然后应用最小二乘原理得到权系数最小二乘估计值。由于最小一乘准则下,目标函数不可微,传统的优化规则方法无法求解,故文中提出用基于最小二乘的逐步变权方法进行求解。同时,还给出了百分误差绝对值最小为目标的组合预测模型及权系数求解方法。通过实例分析,表明组合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很高,回归效果很显著。  相似文献   
133.
连续小波变换在中医脉象信号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小波变换具有良好的时频局域化性质,适合于非平稳信号的处理。脉诊是中医诊察疾病的重要手段,脉象反映的是人体的生理与病理信息,脉象信号具有随机性和非线性等特点。应用连续小波变换分析了15例海洛因吸毒者和15例正常人的脉象信号,提取了吸毒者脉象信号中的异常信息,为戒毒治疗的评估与改进提供客观依据。在尺度0.1、0.2、0.3和0.4下,对每一例脉象信号分别进行了处理,发现在0.2-0.4s时间间隔内,海洛因吸毒者和正常人脉象信号的连续小波变换系数间存在显著差异,并提出了用于划分海洛因吸毒者一正常人的临界参数。研究结果表明,连续小波变换是处理脉象信号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4.
针对动平衡测试中要求实时处理大量信息,而现有的基于间独微控制器的智能动平衡测试仪和动平衡机控制箱不易满足该要求的情况,提出了一种将DS--微控制器组对直接应用于智能动平衡仪中子系统设计的方法。介绍了这种方法实现及其数字滤波器的设计,该方法是将DSP与微控制器(即单片机)组成一对主从控制系统,微控制器作为主控器完成全局控制,而利用DSP的快速运算特点来实现支平衡的数字滤波、FFT等。根据该方法所开发的系统可以在动平衡测试中作更多的时域、频域项分析。  相似文献   
135.
叙述了大型工件表面刻字的有关技术和方法,从经济和技术的角度分析了用电火花加工方法进行大型工件表面刻字的原因。根据电火花加工原理和大型工件表面刻字特点提出了大型工件表面电火花刻字的技术方案。该技术方案以小型电火花机床的主轴头和电源控制柜为基础,重点研究了总体结构、电极与工件之间的三坐标移动、电极精确定位、工作液循环系统等关键技术。简要介绍了为某大型钢铁企业研制的大型轧辊电火花刻字专用机床。现场应用情况表明,该技术方案经济实用,该专用机床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36.
分析我国高校体育教育工作中存在的教育目的和任务、课程设置与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与比例的分配及师资队伍建设等诸多问题。提出了对高校体育教育若干问题的新观点及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137.
Ulmus harutoriensis Oishi et Huzioka角质层特征及古环境意义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根据大量室内实验分析,对产于云南腾冲的植物化石Ulmus harutorensis Oishi et Huzioka的角质层进行了细致研究,揭示了Ulmus harutoriensis叶的表皮构造,其主要特征为:上表皮厚1.1μm,下表皮厚小于1μm,上表皮细胞大于下表皮细胞、毛基少、气孔器很小、只在下表皮发育、无规则型、散生、下陷较浅,在此基础上结合其他资料推测了古气候变化,并与现生Umlus pumila L。同时进行了气孔密度和气孔指数的统计,用生物学的方法推测了古大气CO2浓度,讨论了Berner的碳平衡模型。  相似文献   
138.
为了克服NLOS信号对移动无线电定位的影响,对TD-SCDMA系统中联合DOA与TOA实现移动终端定位的方案进行了研究,基于NLOS信号识别的算法有效地解决了NLOS信号对实施定位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对多基站时间加权定位算法,通过仿真实验证明了所采用算法的可行性,在NLOS情况下也可满足FCC对E-911业务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9.
A model for assessing effects of climate change on runoff in China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A model is established for assessing the effects of climate change on runoff in China based on the land surface parameterization scheme variable infiltration capacity (VIC). The entire area of China is represented by 2604 cells with a resolution of 60 km×60 km for each cell. Forcing data, soil and vegetation parameters needed by the VIC model for the entire area of China are prepared. Daily forcing data, which are obtained from 740 stations between 1980 and 1990, are interpolated to the 60 km×60 km grid system. The VIC model is run on every grid cell over the whole China, and a routing scheme is run offline with daily input of surface runoff and drainage from the VIC to get hydrograph at basin outlets. The spatial patterns of simulated runoff and mean annual precipitation are consistent very well. The results of monthly streamflow simulations over the Huaihe and Weihe River basins indicate that there is a good agreement between the observed and simulated values, and also initially indicate the rationality and feasibility of the evaluation model.  相似文献   
140.
Soil moistur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water and energy balance in land-atmospheric interaction, but is impacted directly by the groundwater table. Dynamic variation of the groundwater table can be described mathematically by a moving boundary problem. In this paper, the moving boundary problem is reduced to a fixed boundary problem through a coordinate transformation. A new model of groundwater table simulation is developed using the mass-lumped finite element method and is coupled with the land surface model of Variable Infiltration Capacity (VIC).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new model not only can simulate the groundwater table dynamically, but also can evade the choice of water table depth scale in computation with a low computation cos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