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06篇
  免费   556篇
  国内免费   612篇
系统科学   681篇
丛书文集   385篇
教育与普及   48篇
理论与方法论   46篇
现状及发展   56篇
研究方法   2篇
综合类   10156篇
  2024年   87篇
  2023年   95篇
  2022年   192篇
  2021年   220篇
  2020年   198篇
  2019年   152篇
  2018年   166篇
  2017年   204篇
  2016年   237篇
  2015年   374篇
  2014年   517篇
  2013年   541篇
  2012年   661篇
  2011年   709篇
  2010年   672篇
  2009年   772篇
  2008年   894篇
  2007年   810篇
  2006年   817篇
  2005年   644篇
  2004年   534篇
  2003年   401篇
  2002年   443篇
  2001年   401篇
  2000年   354篇
  1999年   152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3篇
  196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针对部队航电组件测试任务繁重、故障定位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利用历史数据来简化测试任务、提高故障定位率的方法。利用粗糙集信息系统理论,建立了航电组件故障信息系统模型;基于测试任务辨识函数和诊断允许误差对测试任务进行约简;基于最短测试时间选出最优测试任务集;利用贝叶斯最大后验概率进行故障诊断推理,将诊断问题归结为不等式约束极值问题;用0-1规划隐数算法求得最优解。最后以某型飞机惯导部件为例验证了方法的快速有效性。  相似文献   
52.
瞬态极化新体制雷达,通过单脉冲获得瞬时极化散射矩阵来提取目标特征信息,提高了雷达系统在复杂电磁环境中的探测、抗干扰和反隐身等方面能力。基于该雷达工作原理,提出“同时正交双极化”的射频前端设计方案,完成了国内首部瞬态极化雷达试验系统射频前端的研发。采用正交双通道和幅相一致性技术保证了雷达实现瞬态极化的功能,采用滤波技术保证了射频系统的频谱纯度;采用低噪声放大技术有效降低了接收机噪声系数;采用直接频率综合技术提高了射频系统频率稳定度和相参性能;结构集成一体化设计保证了射频收发前端的电磁兼容性能和便携性。射频前端测试结果均优于指标要求,并支持试验系统初步解决了目标极化散射特征提取与识别领域的基础性和共性难题。  相似文献   
53.
针对传统运动背景补偿算法难以适应大角度旋转的应用场合,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圆投影向量的背景补偿方法。该算法首先利用图像熵自动选择合适的图像参考块,以增强算法的实用性;其次对传统的圆投影向量进行了改进,增加了相位向量以获取背景的旋转参量,并采用核函数定义各像素点的距离权值,从而可以获得更加准确的结果。最后给出了算法步骤,并利用实测数据进行验证。通过仿真实验证明了该算法在各种场景、各种运动情况下的有效性以及对噪声、光照等因素具有鲁棒性。  相似文献   
54.
根据集对分析的基本原理,结合基于误差大小的集对分析组合预测,给出了基于误差方向的集对分析组合预测和基于模型性能的集对分析组合预测;针对基于误差大小的集对分析组合预测建模过程中,从关联度的确定到组合权重的计算过程相对复杂、难以理解,推导简化了组合预测权重计算过程;针对集对分析中同一度为0时导致组合预测模型信息丢失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折扣的同一度、差异度、对立度转换处理方法。最后算例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5.
准循环LDPC好码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有准循环(QC)LDPC码的设计未考虑避免短环问题与校验矩阵的行相关问题.第一个问题使准循环LDPC码的误码率性能远低于随机LDPC码,第二个问题使得构造生成矩阵非常困难.为解决第一个问题,提出避免短环的准循环LDPC码的设计约束条件,根据四、六环检验结果调整校验矩阵中循环子矩阵的维数和移位因子.为解决第二个问题,提出一种不规则准循环LDPC码的设计方法,该方法将校验矩阵中的特定位置的子矩阵用零矩阵和循环矩阵置换,获得一非奇异方阵,用于构造生成矩阵.虽然在校验矩阵中采用双对角线子矩阵可解决校验矩阵的行相关问题,但是会产生低码重的码字,导致误码率性能不能随码长增加而提高.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准循环LDPC码具有良好的误码率性能.  相似文献   
56.
分数布朗运动下欧式汇率期权的定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风险偏好和均衡定价方法,考虑了标的资产服从分数布朗运动下的汇率期权定价问题.首先利用条件期望构建了条件过 程的联合密度函数, 然后,基于历史有限信息推导出分数欧式汇率期权的闭式解. 为了理解定价模型,进一步分析了赫斯特指数对定价 结果的影响. 最后,给出了基于GBP/USD期权的实证研究.不同模型的结果说明了汇率市场具有分形特性.  相似文献   
57.
设备到设备(device to device,D2D)通信允许邻近用户使用蜂窝网络频段直接通信,既能分流部分蜂窝数据,减轻基站负担,又能提升服务质量。但由于信息不对称,蜂窝网络不知道用户的类型参数,无法准确提供合理补偿,以激励用户参与数据分流。基于契约理论设计了一种分流补偿机制,首先设计蜂窝网络收益函数和分流用户代价函数及其二者的效用;然后基于用户类型参数服从均匀分布设计补偿机制,验证了该机制能满足个人理性和激励相容条件,分析了该机制的最优性能;最后与正比例补偿机制和完全信息补偿机制进行对比仿真,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分流补偿机制既能保证用户愿意参与数据分流,也鼓励用户报告自身真实的类型参数,还能获得接近于完全信息补偿机制下的效用和性能。  相似文献   
58.
针对空天高速飞行器连续稳定跟踪难题,构建了基于多智能体(multi-agent system, MAS)的多传感器协同跟踪任务规划框架,建立了面向空天高速目标协同跟踪的多传感器协同调度优化模型,并提出了基于自适应克隆遗传算法(self-adaptive clonal genetic algorithm, SCGA)的协同跟踪任务规划算法。仿真实验验证了所建立的模型、算法的合理性和优越性,对未来空天高速飞行器探测预警系统的构建具有一定的技术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59.
梁冰  陆海军  肖利萍  孙可明 《系统仿真学报》2007,19(7):1439-1441,1616
针对新邱露天煤矿矸石山附近于家沟地区地下水污染的实际情况,分析了矸石山淋滤液在地下水中的、迁移规律。在综合考虑对流、弥散、吸附解吸及存在源汇项的条件下建立煤矸石淋滤液在地下水中迁移的动力学数学模型,采用有限差分的方法对模型进行了数值求解,对不同污染强度、不同时间条件下地下水系统中淋滤液动态变化规律进行了数值仿真,预测了污染物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并结合实际水质监测数据对模拟结果进行了分析。模拟结果表明,污染物浓度变化趋势及模拟值与监测结果基本吻合,从而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和实用性,为地下水污染的治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0.
黄雪梅  肖田元 《系统仿真学报》2007,19(7):1460-1463,1629
提供多agent制造平台agent之间通讯所需的机器可理解的通讯内容语言,是构建多agent制造平台的重要内容。分析与总结出可重构装配线多agent平台对其本体模型存在提供装配制造知识及支持重构过程两方面需求,并因此将本体模型划分为通用本体与重构本体两部分.以某汽车变速器可重构装配生产线为背景,研究该环境下的具体本体建模技术。在设计了描述装配线制造知识与制造机理的通用本体基础上,通过分析可重构装配线多agent平台的重构机理,定义了由具有装配行为特征的重构动作原语组成的重构本体.构建的本体模型已应用于重构装配线多agent平台的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