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463篇 |
免费 | 382篇 |
国内免费 | 571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646篇 |
丛书文集 | 368篇 |
教育与普及 | 48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45篇 |
现状及发展 | 48篇 |
综合类 | 926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8篇 |
2023年 | 69篇 |
2022年 | 154篇 |
2021年 | 195篇 |
2020年 | 172篇 |
2019年 | 125篇 |
2018年 | 130篇 |
2017年 | 158篇 |
2016年 | 198篇 |
2015年 | 350篇 |
2014年 | 477篇 |
2013年 | 512篇 |
2012年 | 639篇 |
2011年 | 688篇 |
2010年 | 662篇 |
2009年 | 761篇 |
2008年 | 886篇 |
2007年 | 798篇 |
2006年 | 808篇 |
2005年 | 630篇 |
2004年 | 514篇 |
2003年 | 336篇 |
2002年 | 342篇 |
2001年 | 306篇 |
2000年 | 293篇 |
1999年 | 104篇 |
1998年 | 9篇 |
1997年 | 7篇 |
1996年 | 14篇 |
1995年 | 5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8篇 |
1992年 | 7篇 |
1991年 | 5篇 |
1990年 | 3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1981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在当今各国比较流行的NCD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考虑了索赔度对被保险人历史记录,进而对其相应缴纳保费的影响,同时使被保险人的保费同其所承担风险具有一致性。尤其对我国车险市场费率混乱的情况下,采用此系统更能保护被保险人的利益,提高保险人的决策水平。 相似文献
72.
研究了IGCC-甲醇联产系统的调控特性,提出了IGCC-甲醇联产系统协调控制的概念。从整体上对IGCC-甲醇联产的控制系统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3.
74.
基于任务控制的动态多传感器管理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信息融合系统平台跟踪多目标过程中的多传感器管理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任务控制的动态多传感器管理方案。根据滤波后的目标误差协方差与不同战场态势下的期望之间的差异,度量目标当前精度要求。利用模糊物元分析法,根据目标自身属性值和当前状态值,计算欧式贴近度,从而获得目标威胁度。在综合考虑传感器性能和系统资源能耗的基础上,建立了任务需求模型。依据该模型控制多传感器实现对目标的探测,寻求模型的最优解。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在保持目标跟踪精度及时效性的同时,能适当地控制资源消耗,减少系统总耗能。 相似文献
75.
76.
不完全共因失效系统动态故障树模型分析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不完全共因失效的概念,认为共因只能以一定概率作用于共因失效组的元件上,并产生一定程度的损伤。介绍了动态故障树分析方法常用的逻辑门结构,并在此基础上引入了新的逻辑门结构用于对不完全共因失效进行有效描述。指出了目前用于求解不完全共因失效系统动态故障树模型的马尔可夫链方法存在的不足,修正了现有研究给出的马尔可夫链状态转移图,并提出不完全共因失效系统失效概率的通用公式。最后给出应用实例,证明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7.
噪声干扰器对抗主动声纳有效干扰压制区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干扰器对抗主动声纳的机理和水声干扰方程,针对干扰器与舰艇目标在同一位置和不在同一位置两种配置,分别提出了干扰器有效干扰压制区域的计算方法,其中第二种配置下包括了声纳波束主瓣对准目标和主瓣对准干扰器这两种情况。以对抗平面阵声纳为例,给出了特定态势下主动声纳波束主瓣和旁瓣受干扰情况下的有效干扰压制区域。仿真结果表明,有效干扰压制区域的大小与噪声干扰器和声纳的性能以及对抗态势等因素有关,声纳波束主瓣受干扰时有效干扰压制区域较大,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8.
79.
末制导雷达目标与诱饵的联合参数估计和辨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拖曳式诱饵干扰条件下目标与诱饵的参数估计和身份辨识是制导雷达实现精确打击的前提条件。不可分辨角度范围内的目标和诱饵引起导引头雷达回波的干涉混叠,导致常规测量方法失效。当目标和诱饵处于相邻的两个匹配滤波采样点之间时,这些采样点所包含的信息将有助于参数估计的获取。通过充分挖掘两个连续匹配滤波采样点所包含的特征信息获得接收回波的概率分布,结合干扰形式和特点采用改进的粒子群优化方法从最大似然估计的角度获取目标与诱饵的对应参数,实现删除二者的身份辨识。各种条件下的仿真实验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0.
1IntroductionArrow'sproofforarrow'sgeneralpossibilitytheorem(GPT)standsontheconditionthatsocialchoiceisdefinedoverailpairsofalternativesl'l,whereas,inmosteconomicproblems,thesetoffeasiblealternativescontainsmorethantwoelements.IthasbeensuspectedthattherootoftheaggregationproblemsencounteredinthetheoryofsocialchoicedoesnotlieinthisspecialaspectofArrow'sframework.Thismotivatesthesearchfornonbinaryimpossibilitytheoremsl2].Inadelicatepaper,GretherandPlotthaveshownthatArrow'sGPTholdswhenailfini…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