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7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91篇
系统科学   121篇
丛书文集   39篇
教育与普及   5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现状及发展   8篇
综合类   1719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107篇
  2012年   107篇
  2011年   115篇
  2010年   118篇
  2009年   146篇
  2008年   135篇
  2007年   169篇
  2006年   149篇
  2005年   126篇
  2004年   96篇
  2003年   91篇
  2002年   73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71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931.
缝洞型碳酸盐岩稠油油藏以大型溶洞、溶蚀孔洞及裂缝为主要储集空间,非均质性极强,针对此类油藏,注气吞吐是一种有效的开发方式。为了探索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注气吞吐开发效果,设计并制作了适用于缝洞型油藏吞吐室内物理模拟实验装置,从换油率、产气速率、产气量等方面对比分析了4种吞吐介质(CO2、N2、先注CO2后注N2、先注N2后注CO2)的吞吐效果,分析了作用机理。实验结果表明:注气吞吐提高采收率效果显著,最低换油率的N2吞吐也能达到0.422;CO2与N2混合气吞吐中,CO2溶于原油中能使其黏度降低,N2由于重力分异作用占据缝洞高部位形成气顶,这种协同作用使得CO2与N2混合气吞吐效果好于单一注气吞吐;而在注气顺序上先注N2后注CO2吞吐效果更加明显,换油率可达0.861。缝洞型油藏注气吞吐开采是一种行之有效提高采收率的方法,先注N2后注CO2混合气吞吐可获得更显著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932.
锌污染土固化处理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利用不同固化剂处理人工制备的锌污染土,测定固化体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以评估固化体回收再利用的可能性;采用美国环保署毒性浸出程序(TCLP)进行毒性浸出实验,以评价固化剂的锌污染土壤的固化效果.结果表明,生石灰对于锌离子污染土的修复具有良好效果.加入生石灰后,固化产物强度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同时锌离子的浸出质量浓度也大幅下降,其中利用生石灰掺量(质量分数)最大的C5S5(5%水泥+5%生石灰)固化剂修复的锌污染土得到的锌离子浸出质量浓度最小值仅为3.95mg.L-1.实验证明高吸附性粘土矿物的加入也可以改善固化剂的固化效果.  相似文献   
933.
 从来自3个烤烟品种NC297、红大、K326的600株内生细菌中,以烟草青枯病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为靶标,共筛出55株拮抗菌,其对烟草青枯病菌的抑菌圈直径在1~16 mm之间.对这55株拮抗性内生细菌的16S rRNA基因序列进行RFLP分析共产生6种带型.根据RFLP带型选取16株进行16S rRNA基因序列测定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这55株拮抗性内生细菌属于Firmicutes和Proteobacteria两大类群的6个种: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subsp.plantarum,Bacillus methylotrophicus,Bacillus tequilensis,Brevibacillus parabrevis,Brevibacillus brevis和Pseudomonas aeruginosa.利用cheA基因检测方法和平板检测方法共筛选到3种具有趋化性的拮抗性内生细菌:Brevibacillus parabrevis,Brevibacillus brevis和Pseudomonas aeruginosa.  相似文献   
934.
提出一种新的利用奇异值分解来评估全参考图像质量的测度.该测度联合使用奇异向量和奇异值,试图从能量和一种新的结构来评估图像失真.理论分析表明,该测度不仅能评估图像的局部误差,而且能评价图像的全局误差.仿真实验表明,与传统的算法相比,该测度能更有效地评估失真图像,尤其是噪声图像的质量,且与人眼的主观评价更加一致.  相似文献   
935.
将细菌纤维素浸泡在模拟体液中沉积而形成的纳米羟基磷灰石/细菌纤维素复合材料(nano-HA/BC),被认为是在骨组织工程领域中理想的支架材料。从以下几方面分析nano-HA/BC在磷酸盐缓冲液(PBSl中浸泡不同时间后的降解行为及其相应的机制:材料的降解程度、nano.HA颗粒的稳定性和BC的结构变化。结果表明,nano-HA/BC在PBS溶液中浸泡-定时间后,nano-HA颗粒会逐渐溶解或脱落,水分子直接与BC纤维丝相互作用。在水分子和离子的作用下,BC的结晶度降低,BC分子链中分子间和分子内的结合力降低,甚至部分非结晶区内C-O-C键断裂。而C-O-C键的断裂是nHA/BC在PBS溶液中BC大分子降解的主要机制。研究结果对于研究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nHA/BC的体内降解行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36.
采用RT-PCR技术从本生烟中分别克隆获得水杨酸结合蛋白2(salicylic acid-bindingprotein2,SABP2)和水杨酸羧基转甲基酶(SA methyl transferase,SAMT)基因的全长序列.利用Gateway定向克隆系统,分别将SABP2和SAMT部分序列片段插入到烟草脆裂病毒(Tobacco rattle virus,TRV)载体中,构建了重组病毒载体pTRV2-NbSABP2和pTRV2-NbSAMT.将重组载体转化农杆菌GV2260,通过TRV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virus-inducedgene silencing,VIGS)系统,分别抑制本生烟SABP2和SAMT基因的表达.与TRV2空载体相比,pTRV2-NbSABP2载体浸润的植株生长矮小,叶柄基部和叶脉褐化,叶片向下塌陷;pTRV2-NbSAMT载体浸润的植株生长正常,无明显的表型改变.  相似文献   
937.
席军峰 《江西科学》2012,30(4):484-486,502
对双曲线模型公式进行了研究,将双曲线模型应用于高层建筑物沉降监测预报中,结合某高层建筑物沉降观测数据,建立了相应的双曲线预报模型。通过Matlab编程对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处理的图像显示双曲线模型与原始观测的数据曲线变化趋势一致,很好的反应了建筑物沉降的变化规律,证明了双曲线模型可以应用于高层建筑物沉降预测。  相似文献   
938.
1 000 nm以上红外波段在光纤通信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而能够在此波段响应的有机红外光敏材料数量较少,限制了有机光探测器在近红外的应用.有机光敏场效应管(OPT)集光信号的探测与放大为一体具有高的灵敏度和低的噪声.利用三氧化钼(MoO_3)和有机小分子4,4′,4″-三(N-3-甲基苯基-N-苯基氨基)三苯胺(m-MTDATA)交替热蒸发沉积形成了一种在900~1 300 nm红外波段有显著增色效应的电荷转移复合物薄膜.采用该薄膜搭配高迁移率的并五苯沟道层制备的近红外OPT具有场效应光探测性能.对器件工作的物理机制进行了阐述.这种新型有机-无机超晶格红外光敏材料可以为有机红外探测器的研究开发提供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939.
利用聚(3,4-乙烯二氧噻吩)/聚乙烯苯磺酸(PEDOT:PSS)和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制 备了一种电化学酶传感器。采用离子液体N-己基吡啶六氟磷酸盐(HPPF6)修饰碳糊电极(CILE) 作为基底电极,将PEDOT:PSS 和HRP 的混合材料修饰于电极表面得到电化学酶传感器(PEDOT: PSS-HRP/CILE)。利用红外光谱法和紫外光谱法对HRP 的活性进行了分析,采用循环伏安法(CV) 对该酶传感器的直接电化学和电催化行为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PEDOT:PSS-HRP/CILE 对三氯 乙酸(TCA)和亚硝酸钠(NaNO2)有明显的电催化行为,当TCA 浓度在0.0~300.0 mmol/L 的范围时 还原峰电流值与浓度的变化成线性关系,检测限为0.67 mmol/L(3σ)。使用此传感器成功地对药物 样品中TCA 含量进行了测定,加标回收率为94.0%~105.6%。  相似文献   
940.
设计合成了基于萘-咟啶鎓的受体分子1,通过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研究了受体分子1对9种常见的阴离子(F-、 Cl-、 Br-、 I-、 CH3COO-、 HSO-4、 H2PO-4、 ClO-4、 NO-3)的识别性能.结果发现,受体分子1可选择性的识别F-.在紫外-可见光谱中,当加入F-时,受体分子1的溶液由黄色变为无色,可实现裸眼识别,Job-曲线表明受体分子1和F-形成了1∶1型氢键络合物,结合常数为(3.05±0.15)×103 L/mol. 在荧光光谱中,加入F-后,受体分子1在403 nm处产生强的荧光发射峰,由无荧光变为深蓝色荧光,即具有荧光开启(turn-on)功效,受体分子1检测F-的线性为1.0×10-6~3.0×10-5 mol/L,最低检测限为8.5×10-6 mol/L. 核磁滴定实验表明受体分子1通过咟啶环上的C(2)-H与F-之间形成了较强的氢键作用力,而过量F-的加入会引起受体分子的去质子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