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77篇
  免费   376篇
  国内免费   235篇
系统科学   422篇
丛书文集   500篇
教育与普及   72篇
理论与方法论   61篇
现状及发展   6398篇
研究方法   799篇
综合类   10701篇
自然研究   535篇
  2015年   138篇
  2014年   161篇
  2013年   297篇
  2012年   493篇
  2011年   1048篇
  2010年   369篇
  2009年   348篇
  2008年   543篇
  2007年   643篇
  2006年   620篇
  2005年   561篇
  2004年   407篇
  2003年   329篇
  2002年   329篇
  2001年   522篇
  2000年   573篇
  1999年   419篇
  1992年   298篇
  1991年   257篇
  1990年   256篇
  1989年   232篇
  1988年   213篇
  1987年   233篇
  1986年   209篇
  1985年   253篇
  1984年   239篇
  1983年   163篇
  1982年   175篇
  1981年   157篇
  1980年   204篇
  1979年   447篇
  1978年   347篇
  1977年   372篇
  1976年   272篇
  1975年   326篇
  1974年   451篇
  1973年   384篇
  1972年   364篇
  1971年   432篇
  1970年   502篇
  1969年   427篇
  1968年   411篇
  1967年   450篇
  1966年   390篇
  1965年   305篇
  1959年   155篇
  1958年   232篇
  1957年   179篇
  1956年   138篇
  1955年   15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东营凹陷沙河街组岩性油藏的形成与分布在宏观上受多种元素的控制,这些宏观地质控制因素包括构造带类型、沉积体系域类型、储集相类型、烃源岩条件和盆地温压条件等.根据岩性油藏的自身特点分析认为,东营凹陷沙河街组岩性圈闭能否成藏主要受到4大主控元素的控制,分别为岩性油藏输导通道因素、流体动力因素、储层临界物性因素、砂体封闭性因素.经研究在牛庄洼陷发现沙河街组岩性油藏具有“三元主控”的特征.  相似文献   
992.
双酚A型聚碳酸酯结晶行为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双酚A型聚碳酸酯(PC)是一种具有优良综合性能的工程塑料,对其结晶行为的研究,有助于材料的广泛应用及深入理解高分子结晶的本质。综述了近年来PC结晶行为研究的最新工作和理论进展,包括本体、溶剂及蒸汽诱导、加入成核剂、超临界二氧化碳作用下以及与其他聚合物共混PC的结晶行为研究。  相似文献   
993.
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S变换提取行波特征频率的配电网故障定位方法。配电线路故障产生的暂态行波在波阻抗不连续点之间来回反射,从而在不同的振荡路径上形成不同的特征频率分量,根据故障路径特征频率分量的大小可以计算出故障距离。S变换是一种性能优越的时频分析方法,该文将其应用到行波特征频率的提取中,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相此基于Morlet连续小波变换方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994.
为深入了解表面活性剂溶液的性质,对其在使用和处理过程中的行为加以控制,在298K恒温下,用Na^+选择性电极法测量了不同浓度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溶液的电动势(EMF),求出了其临界胶束浓度(Cmc)及反离子结合度,进而获得了反离子与胶束结合的经验平衡常数Kass,实验数据表明,随表面活性剂浓度增大,Kass降低,反离子与胶束表面的结合逐渐弱化,在289~328K测量了SDS溶液的电导率随浓度的变化,求出了不同温度下的Cmc值,发现随温度的变化Cmc曲线存在一个最低点.由Cmc与温度T的关系,计算了胶束化热力学参数△micG^0、△micH^0和△micS^0.结果表明,△micG^0在整个实验范围内均为负值,胶束化过程可以自发进行;△micH^0的值相对于T△micS^0小很多,胶束化过程为熵驱动过程.以上特征参数的确定,可为研究表面活性剂溶液的各种应用以及处理技术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995.
研究了2(5H)-呋喃酮、5-羟基-2(5H)-呋喃酮与环戊二烯发生Diels-Alder反应,产物用FT-IR、1HNMR、MS进行了表征。该反应在水相中进行时,反应时间为0.5 h,比在有机相反应的时间大大缩短。  相似文献   
996.
钢桥面板U肋嵌补段对接焊缝在车轮荷载反复作用下容易产生疲劳裂纹;这是钢箱梁典型的疲劳细节之一,直接影响桥梁结构的安全运营和耐久性能。为探明正交异性钢桥面板顶板U肋对接焊缝的疲劳开裂特性,采用有限元模拟建立钢桥面板局部模型,研究了嵌补段U肋对接焊缝的疲劳受力特征;然后设计4个足尺单U肋试件,并结合疲劳试验开展实际结构的疲劳性能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结构应力法提出适用于预测U肋对接焊缝疲劳寿命的修正主S-N曲线,并基于扩展有限元法(XFEM)探究该细节的疲劳裂纹扩展行为。研究结果表明:轮载作用下U肋对接焊缝应力纵向影响范围为2个横隔板间距,横向影响范围为1.5个U肋间距。圆弧过渡区域所受疲劳应力幅最大,应力集中显著,是潜在的疲劳易损点。试验观测到的疲劳裂纹均起裂于圆弧过渡处,并向纵肋底缘和腹板继续扩展。基于名义应力法评估得到对接焊缝平均疲劳强度为68 MPa,接近于欧洲规范规定的71 MPa等级。与基于等效结构应力法提出的主S-N曲线相比,该研究提出的修正主S-N曲线对预测疲劳寿命较为安全保守。采用扩展有限元法可有效模拟U肋对接焊缝的扩展行为。疲劳试验和扩展有限元均表明疲劳裂纹扩展方向取决于初始缺陷的位置。当初始缺陷出现在底板时,疲劳裂纹易于沿底板方向扩展;反之当初始缺陷位于腹板时,疲劳裂纹则易于沿腹板方向扩展。  相似文献   
997.
为了预防机库火灾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且为火灾疏散研究提供更好的实验平台,本文基于Pathfinder建立大型民用机库的疏散仿真模型,根据真实人体参数设置人员性别、身高、肩宽、移动速度等属性,通过计算机模拟得出人员疏散路径和疏散时间,并参照Pathfinder模拟结果选用Unity3D引擎进行虚拟现实环境搭建、交互设计和Agent模型的构建,开发机库虚拟现实应急疏散仿真系统。在群体疏散模拟子模块中模拟8种不同起火位置的疏散情况,并在单人疏散演练子模块中,邀请10位测试者,在机库虚拟环境中选取6个不同的初始位置,进行了5轮疏散测试,结果表明:虚拟现实环境中的模拟结果与Pathfinder模拟结果接近,验证了虚拟现实疏散仿真系统模拟的有效性;单人疏散演练中测试者经过两到三轮练习,疏散时间明显缩短并趋于稳定,验证虚拟现实疏散演练系统可帮助用户提升应急疏散能力。  相似文献   
998.
听觉系统是机器人感知周围环境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精准有效地进行声源定位,可极大提高移动机器人的感知与决策能力.将声源定位应用于危险环境救援与巡检具有重要工程意义.随着深度学习的广泛应用,引入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NNs)的声源定位效果显著改善.将移动机器人声源定位研究从网络架构与改进、声音特征类型、数据仿真与增强,以及多模态信息融合四个角度进行综合对比及分析,并对技术的应用提出思考与展望.  相似文献   
999.
基于资江大新段河岸基础地质资料,运用遥感影像、实地勘测和评价指标赋分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资江大新段河岸边坡稳定性的定量评价。通过10个典型断面岸坡植被覆盖率、基岩类别、倾角、高度和岸坡冲刷状况等五个要素的赋分分析,得到资江大新段河岸处于基本稳定状态,尚属于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000.
为精细度量公共交通车厢内不同乘客位置分布下的传染病传播风险,以新冠病毒早期传播特征为例,首先,分析了我国2019—2020年新冠病毒感染爆发前后的定制公交乘客选座行为变化规律。其次,基于加权接触网络,构建了传染病扩散模型(susceptible-exposed-infectious-recovered,SEIR),并探究了不同乘客位置分布下的新冠病毒传播风险。最后,量化对比分析了优化座位分配、控制上车人数、引导个人防护等管理策略下的防控效果。结果表明,新冠病毒爆发初期,乘客自发将座间距离增大15%,降低了超30%的感染风险;在防控策略方面,除个人防护可取得显著效果外,通过控制上车人数与优化乘客座位分布,也可大幅降低公交系统内的新冠病毒扩散风险。在最优选座策略下,以现有平均班次客流为参照,乘客感染风险可下降约4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