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898篇
  免费   11391篇
  国内免费   12356篇
系统科学   5074篇
丛书文集   3310篇
教育与普及   2688篇
理论与方法论   446篇
现状及发展   792篇
研究方法   261篇
综合类   132059篇
自然研究   15篇
  2024年   395篇
  2023年   1172篇
  2022年   1688篇
  2021年   2041篇
  2020年   2214篇
  2019年   3906篇
  2018年   4188篇
  2017年   4598篇
  2016年   4859篇
  2015年   5744篇
  2014年   6868篇
  2013年   6317篇
  2012年   6241篇
  2011年   6648篇
  2010年   6582篇
  2009年   6669篇
  2008年   6607篇
  2007年   6483篇
  2006年   5270篇
  2005年   4883篇
  2004年   4442篇
  2003年   3758篇
  2002年   4018篇
  2001年   3679篇
  2000年   3187篇
  1999年   4133篇
  1998年   3517篇
  1997年   3597篇
  1996年   3168篇
  1995年   2769篇
  1994年   2698篇
  1993年   2417篇
  1992年   2085篇
  1991年   1876篇
  1990年   1584篇
  1989年   1390篇
  1988年   1168篇
  1987年   730篇
  1986年   495篇
  1985年   196篇
  1984年   64篇
  1983年   22篇
  1982年   24篇
  1977年   26篇
  1974年   10篇
  1972年   67篇
  1971年   10篇
  1970年   12篇
  1968年   14篇
  1967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91.
多晶3C-SiC薄层的淀积生长及结构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HFCVD生长法,以较低生长温度,在Si(111)衬底上淀积3C-SiC(111)薄层。用XRD、VASE、XPS等分析手段研究了薄层的结构、光学常数、组分及化学键等性能。XRD显示薄层具有明显的择优取向特征。VASE测量出薄层的折射率为2.686,光学常数随深度的变化曲线反映出薄层的多层结构。XPS深度剖面曲线表明薄层中Si/C原子比符合SiC的理想化学计量比,其能谱证明C1s与Si2p成键形成具有闪锌矿结构的3C-SiC。  相似文献   
992.
液膜法烟气脱硫试验研究:Ⅱ.促进传递机理与数学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导了二氧化硫在纯水和柠檬酸钠溶液中稳态渗透通量表达式,研究了SO2在液膜中的促进传递机理,用局部平衡理论及非平衡边界层理论推导了SO2通过膜液的渗透模型;考虑了溶液粘度、溶液的非理想性及盐效应等物理化学性质和热力学性质等因素对SO2渗透行为的影响,并将实验所得数据与模拟值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993.
TS分子筛的催化氧化性能研究:Ⅲ.苯酚氧化制苯二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自合成的钛硅分子筛(TS-1)对H2O2氧化苯酚制苯二酚反应的催化活性。对反应的温度、时间、催化剂用量、酚:H2O2等因素进行了考察:在催化剂用量为苯酚的10%、酚:H2O2(mol)为3:1时,经57℃/6h反应,H2O2的转化率和对产物苯二酚的利用率可达90%和80%,还观察到,分子筛的晶粒大小对苯酚的氧化活性影响较大,大晶粒催化剂的内表面利用率较低,从而影响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994.
以沥青砂浆材料为例,通过薄板的蠕变断裂及单轴拉伸蠕变的试验结果和数据分析,推求出沥青砂浆在不同温度下的断裂特性参数Γ和σmI1。  相似文献   
995.
扩展Hubbard模型的玻色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连续化极限情况下把量子一维格点扩展Hubbard模型变换为连续的费米场.应用玻色化方法和sine-Gordon模型的相图讨论了量子一维扩展Hubbard模型的临界现象.当模型的相互作用发生变化时,扩展Hubbard模型会历经四个不同的相,并在相区分界线处存在不同类型的相变.和以前扩展Hubbard模型相图比较,发现用玻色化方法得到的相图给出模型描述更详尽.  相似文献   
996.
55%铝—锌—1.6%硅合金镀层的耐蚀性能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在盐雾试验(NSS、ASS)、曝气试验、浸泡试验和缝隙腐蚀试验的基础上,通过与锌镀层和铝镀层的对比,研究了55%Al-Zn-1.6%Si合金镀层的耐蚀性能.镀层中富锌相的存在,导致缝隙腐蚀中的自催化酸化闭塞电池难以形成,因而该镀层的耐缝隙腐蚀性能优于铝镀层;在其他试验条件下,由于镀层表面富铝相占较大面积,使得镀层的耐蚀性高于锌镀层,接近于铝镀层.钝化处理后各镀层耐蚀性均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997.
通过测定,得出马来酸酐改性聚丙烯(MPP)是提高玻璃纤维与聚丙烯树脂界面剪切强度的关键因素,而偶联剂的变化对体系界面剪切强度的影响较少,用仪器分析证实了酸酐基团与玻璃纤维表面发生化学反应的实质,以及当界面存在改性聚丙烯时,应选择A-174TM硅烷偶联剂处理增强聚丙烯的玻璃纤维,而不是传统的A-1100TM硅烷偶联剂。  相似文献   
998.
通过对玻璃纤维与聚丙烯界面剪切强度的测量,以及对其界面结晶形态的观测,发现界面产生横晶的充分条件是界面存在较强的相互作用和样品的缓慢冷却。提出了横晶形成机理,并推断横晶的形成会导致玻璃纤维与聚丙烯树脂界面结合强度的明显下降。用观测到的横晶与基体球晶的冲击线进一步证实了横晶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999.
含磷FCC催化剂的酸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磷酸对高岭土进行处理,制取不同含磷量的活性基质,然后与分子筛、填充物等组合成FCC催化剂。在用FTIR技术和MAT试验等催化剂表征手段对其表征之后,发现酸性,酸密度和强度等与催化剂的裂化性能有很大关系;所制5种不同含磷量催化剂的酸性特征随含磷量的变化而较有规律地变化。  相似文献   
1000.
煤中前沥青烯与沥青烯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的溶剂抽出物中前沥青烯与沥青烯的质量之比随煤化程度增加而增加。原位热解红外光谱研究结果表明,它们的热稳定性与其结构参数有关,芳香度高,甲基取代结构多的前沥青烯比沥青烯的热稳定性好。前沥青烯与沥青烯在溶剂分级过程中表现出的溶解性与其结构参数无必然联系,而与其酸碱组分间的氢键强度有关。前沥青烯中酸碱组分间的氢键强度为5.15~30.9kJ/mol;沥青烯为<5.15kJ/mo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