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6774篇 |
免费 | 1643篇 |
国内免费 | 2565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2588篇 |
丛书文集 | 1170篇 |
教育与普及 | 179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212篇 |
现状及发展 | 223篇 |
研究方法 | 1篇 |
综合类 | 3660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21篇 |
2023年 | 268篇 |
2022年 | 627篇 |
2021年 | 793篇 |
2020年 | 730篇 |
2019年 | 562篇 |
2018年 | 547篇 |
2017年 | 668篇 |
2016年 | 804篇 |
2015年 | 1359篇 |
2014年 | 1889篇 |
2013年 | 2130篇 |
2012年 | 2500篇 |
2011年 | 2748篇 |
2010年 | 2722篇 |
2009年 | 2808篇 |
2008年 | 3142篇 |
2007年 | 3137篇 |
2006年 | 2889篇 |
2005年 | 2401篇 |
2004年 | 1860篇 |
2003年 | 1366篇 |
2002年 | 1385篇 |
2001年 | 1269篇 |
2000年 | 1182篇 |
1999年 | 526篇 |
1998年 | 86篇 |
1997年 | 43篇 |
1996年 | 55篇 |
1995年 | 47篇 |
1994年 | 51篇 |
1993年 | 57篇 |
1992年 | 37篇 |
1991年 | 33篇 |
1990年 | 37篇 |
1989年 | 16篇 |
1988年 | 30篇 |
1987年 | 19篇 |
1986年 | 8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6篇 |
1980年 | 8篇 |
1961年 | 1篇 |
1958年 | 1篇 |
1956年 | 1篇 |
1955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混合式教学将线上教学与传统课堂相融合,有效地提升了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本文基于信息论与编码的课程特点和学情分析,设计了具有普适性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包括课前自主学习、课中深化学习、课后拓展学习的教学过程。通过实践证明该方案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实践创新的能力,并通过面对面高效互动,实现了个性化指导和因材施教的目的,对高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推广和运用有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52.
对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5个地级县在校的藏羌少数民族初中生进行健康信念与体质健康等级的调查,运用描述性统计、LSD多重比较分析体质健康信念与体质健康等级的关系.结果表明:城镇初中生的健康信念水平高于乡村初中生,男生健康信念水平优于女生,体质健康等级为优秀的学生健康信念水平最高,依次是良好、及格(P<0.01);以特征值大于1为标准筛选出4个公因子,公因子贡献率达55.445%,公因子分别为"自我效能"、"自我表象"、"自我认同"、"效益认知",其贡献率分别为34.447%,9.447%,6.217%,5.333%;自我效能、自我表象方面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自我表象、效益认知在城乡差异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体质健康等级在"自我效能"、"自我表象"方面存有差异,其差异主要存在于优秀与良好、及格、不及格之间,表现为良好大于优秀,其次是及格大于不及格. 相似文献
53.
为取得不易离析的路面颗粒材料,开展了级配对矿质颗粒体离析的影响研究。首先通过实验研究,确定反映路面颗粒材料离析的试验方法;然后应用级配设计理论,设计不同级配参数的矿质颗粒体,根据各颗粒体离析试验结果,采用级配设计参数与表征颗粒体粒径分布的平均粒径与粒径分散系数,分析颗粒体级配与其离析程度的关系。研究发现,最大粒径相同的颗粒体,平均粒径和粒径分散系数存在离析程度最小的临界值,超出此临界值的颗粒体离析程度变大;临界值对应的级配为次级粒径颗粒填充上级粒径颗粒空隙时,留下适当空间的级配;且平均粒径和粒径分散系数存在良好对应关系,粒径分散系数随平均粒径的增大而减小。另外,对比分析了矿质颗粒体离析试验与沥青混合料施工离析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54.
本文以嘉兴职业技术学院仪器设备采购特点为例,分析指出高职院校仪器设备采购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研究提出完善高职院校仪器设备采购的若干对策与思考。 相似文献
55.
通过自由基聚合结合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羧基化改性聚丙烯腈纳米纤维膜,并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膜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和分析,探索了PAN羧基化改性后对镉离子(Cd2+)的吸附性能。研究发现PAN-COOH-a(丙烯酸与丙烯腈2:8共聚)、PAN-COOH-b(丙烯酸与丙烯腈3:7共聚)吸附量比纯PAN分别增加了65%和95%。以PAN-COOH-b为研究对象,对其热力学、动力学吸附机理进行了研究,探索了金属离子浓度、pH值、温度、循环对Cd2+吸附性能的影响。热力学结果符合Langmuir模型,预测的理论最大吸附容量为204 mg∙g-1。动力学研究表明该反应符合二级动力学模型,主要受化学吸附控制,并在5 h达到平衡。最佳吸附条件为pH = 6,T= 25℃,金属离子浓度为400 mg∙L-1。循环实验表明,PAN-COOH-b纤维膜经4次循环后仍能保持初始吸附能力的93%,表现较好的循环效果。实验结果证明该材料对废水中Cd2+净化具有较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56.
为明确不同来源良种尾巨桉(Eucalyptus urophylla×E.grandis)无性系DH32-29苗木造林后幼龄阶段(1-3 a)的生长差异,为优质苗木的选择和提质增产增效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来源清楚的尾巨桉无性系DH32-29苗木(BG)和来源不清的尾巨桉无性系DH32-29苗木(NBG)造林林分为研究对象,比较研究广西西北部、中部及南部3个区域不同苗木造林林分的胸径、树高、生物量、碳储量及生产力的差异性。结果表明:林龄为2、3 a时,尾巨桉BG林分的平均胸径、单株生物量、单株碳储量及单株生产力均显著高于NBG林分(P<0.05);BG林分乔木层生物量、碳储量及生产力整体高于NBG林分,在林龄为1 a时差异较小,林龄为2 a生时差异增大,但未达显著水平(P>0.05),林龄为3 a生时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因此,采用来源清楚的优质苗木造林增产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57.
蕨类植物是喀斯特生态系统的先锋植物,研究其对瘠薄的喀斯特地区土壤的适应策略,对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贵州省植物园内地带性黄壤、非地带性石灰土上均有分布的常见蕨类植物毛蕨[Cyclosorus interruptus (Willd.) H.Ito]、剑叶凤尾蕨(Pteris ensiformis Burm.)和金粉蕨[Onychium siliculosum (Desv.) C.Chr.]为试验材料,研究2种喀斯特土壤类型下3种常见蕨类植物氮磷养分策略的差异,及其与土壤氮磷养分供给的关系。结果表明:①石灰土上蕨类植物根系分泌的有机酸主要为酒石酸、草酸和苹果酸,黄壤上为酒石酸、苹果酸和柠檬酸,且石灰土上根系分泌的有机酸总量远高于黄壤;②与黄壤上生长的蕨类植物相比,石灰土上蕨类植物干物质积累量、氮素与磷素吸收量均较高,分别高出2.7倍、30.8%和43.8%;③2种土壤条件下蕨类植物地上部分的氮(N)、磷(P)平均含量均较地下部分高;石灰土上蕨类植物地上部分N/P为13.17,黄壤上为11.35;④2种土壤条件下蕨类植物的氮素吸收量均与土壤有效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说明蕨类植物对土壤氮素的吸收利用受土壤有效磷含量的限制。综上可知,蕨类植物在2种土壤类型上的氮磷养分利用与分配策略存在显著差异,其在石灰土上生长时对土壤养分循环的影响较黄壤上大。 相似文献
58.
通过热裂解和氢还原制备了Ni纳米颗粒,并在酸性溶液中通过液相置换合成了核壳 Ni@Pt-800。采用喷涂法将催化剂作为阴极涂层附着在质子交换膜上,阳极涂层为商业Pt/C。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射线衍射仪对催化剂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Ni@Pt-800对甲醛的响应分别是Ni@Pt和其他干扰气体的4.95倍和25倍。在0~135×10?6范围内,甲醛的氧化峰电流与浓度有着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线性回归方程为:△i=0.00103×10?6-0.006 61,相关系数为0.98。 相似文献
59.
在电镀镍过程中,添加电解液添加剂是解决镀层沉积不均匀等问题的有效策略,其中有机添加剂的应用广泛且效果显著。在基础电解液中引入了一系列具有不同烷基链长度的有机添加剂来平滑镍镀层(基于主链中碳原子的数量,分别命名为C1、C4、C8、C12、C16)。结果表明,随着烷基链长度的增加(C1、C4、C8),即极性增强,镍层变得更加光滑,这是由于添加剂吸附在阴极表面,减缓了Ni2+的迁移速率,获得了均匀的镀层。值得注意的是,在C8作用下沉积的镍层具有最小的氢渗透电流密度。但随其长度的进一步增加(C12、 C16),极性增强导致吸附性过强,引起了严重的电极极化,最终获得的镍层表面形貌粗糙。 相似文献
60.
爆炸极限实验系统研制及二甲醚/HFC125的可燃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ASTM E681-04及ANSI/ASHRAE Standard 34-2007标准,建立了一套全自动可燃性气体爆炸极限实验系统.该系统实际配气比例与设定比例的误差不超过±0.1%,配气比例的不确定度小于0.5%.对几种常见制冷剂的爆炸极限进行了测试,验证了系统的准确性.对二甲醚/HFC125混合气体的爆炸极限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加入HFC125后二甲醚的可燃性范围减小,当HFC125与二甲醚的体积比为4.6时达到临界抑爆点,但HFC125含量较低时对二甲醚的阻燃作用不明显.该测试结果为将二甲醚作为一种环保型制冷剂进行推广应用提供了安全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