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70045篇 |
免费 | 22729篇 |
国内免费 | 15474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17629篇 |
丛书文集 | 8651篇 |
教育与普及 | 1413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1390篇 |
现状及发展 | 1463篇 |
研究方法 | 34篇 |
综合类 | 277667篇 |
自然研究 | 1篇 |
出版年
2025年 | 864篇 |
2024年 | 2578篇 |
2023年 | 3116篇 |
2022年 | 5143篇 |
2021年 | 5964篇 |
2020年 | 5571篇 |
2019年 | 4337篇 |
2018年 | 4379篇 |
2017年 | 5429篇 |
2016年 | 6161篇 |
2015年 | 9956篇 |
2014年 | 13803篇 |
2013年 | 15646篇 |
2012年 | 17670篇 |
2011年 | 20075篇 |
2010年 | 19887篇 |
2009年 | 21389篇 |
2008年 | 23824篇 |
2007年 | 23666篇 |
2006年 | 21270篇 |
2005年 | 18234篇 |
2004年 | 14311篇 |
2003年 | 9847篇 |
2002年 | 10498篇 |
2001年 | 9768篇 |
2000年 | 8245篇 |
1999年 | 3485篇 |
1998年 | 517篇 |
1997年 | 319篇 |
1996年 | 365篇 |
1995年 | 294篇 |
1994年 | 267篇 |
1993年 | 280篇 |
1992年 | 196篇 |
1991年 | 188篇 |
1990年 | 132篇 |
1989年 | 108篇 |
1988年 | 80篇 |
1987年 | 89篇 |
1986年 | 65篇 |
1985年 | 35篇 |
1984年 | 21篇 |
1983年 | 19篇 |
1981年 | 49篇 |
1980年 | 40篇 |
1961年 | 3篇 |
1958年 | 2篇 |
1955年 | 53篇 |
1954年 | 2篇 |
194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以绒白乳菇菌丝体为原料,采用水提法提取其多糖,比较了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对绒白乳菇菌丝体多糖得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正交实验,确定了水提法提取绒白乳菇菌丝体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5、提取时间5.0 h、提取温度70℃;此条件下绒白乳菇菌丝体多糖的得率可达1.195%. 相似文献
102.
报到了1种好氧颗粒污泥的快速驯化方法,通过向序批式反应器中投加Phanerochaete sp.HSD的厚垣孢子,在合成废水处理过程中,7d内便可成功驯化出好氧颗粒污泥.好氧颗粒污泥基质降解动力学参数Ks为757(mg·L-1),Vmax为1.1 h-1;生长动力学参数Y为0.177 kgMLVSS/COD,Kd为0.... 相似文献
103.
文章根据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传输规约的现状,着重介绍了IEC60870-5-104规约的体系结构、规约结构和数据帧结构.结合佛子岭升压站系统对通讯设计的需求,详细阐述了IEC60870-5-104规约在配电自动化开闭所终端(DTU)与上位机组态软件通讯中的具体实现,解决了测控系统与监控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问题,实现了全双工通... 相似文献
104.
采用DaVinci技术,设计一种具有人脸检测与跟踪功能的智能监控系统.利用TMS320DM6446芯片的双核结构优势,在ARM端实现基于Linux系统的多线程应用程序,负责视频录放、用户界面控制、视频信号的网络传输、外围器件控制等;而在DSP(数字信号处理)端完成基于AdaBoost的人脸检测、基于卡尔曼滤波器和Mea... 相似文献
105.
动边界复合油藏低速非达西渗流试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渗透油气藏中常出现低速非达西渗流现象.各种增产措施的实施,使得该类油气藏的近井与远井区域的岩石和流体的性质有很大不同,因此,可以把低渗透油藏的渗流区域看作复合油藏.充分考虑启动压力梯度与动边界的影响,建立了均质复合油藏低速非达西渗流试井的数学模型,进行数值求解,并绘制了有界油藏定压条件下的典型曲线,得到了动边界的传播... 相似文献
106.
周湖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1(5):27-30
针对一类特殊的二阶差分方程,并且在合适的条件下,利用临界点理论,先引进适当的变分框架,再结合环绕方法,证明了这一类二阶差分方程至少一个周期解的存在性,推广了前人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7.
胶原基真皮支架的结构和性能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比如除胶原外的其他主要材料、支架的孔径和孔隙率以及交联度等.采用离心一冷冻法结合冷冻干燥法制备梯度孔结构的真皮支架,表征支架的孔径和孔隙率,并以细胞培养检验其生物相容性,其中采用扫描电镜对上中下3部分支架结构及孔径进行表征,并通过细胞培养生长实验检测该支架材料的细胞粘附性能,以达到表征离心力的影响.结果显示,离心力对支架的微观结构产生了影响,支架的致密程度从下到上有明显的不同,具体表现在孔径上:上层孔径52±27.8μm,中层孔径57±8.7μm,下层孔径49±40.4μm.同时,细胞粘附实验表明,致密的下层更适合细胞的粘附生长. 相似文献
108.
An in vitro feasibility study of the use of poly(ethylene carbonate) (PEC) as abiodegradable coating material for drug-eluting stents is reported, and the performance of PECis compared with that of 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 (PLGA).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 images of PEC and PLGA discs after treatment with an alkaline KO2 solution as asuperoxide source showed that the PEC maintained its integrity whereas holes and small particlesappeared during the treatment of PLGA. Sirolimus and paclitaxel were loaded into PEC andPLGA in order to study drug release performance. Attenuated total reflectance–infrared (ATR–FTIR) spectroscopy of sirolimus, PEC and the sirolimus-loaded PEC coating showed that nochemical reaction occurred between sirolimus and PEC. The results of atomic force microscopy(AFM) revealed that the mean roughness (Ra) values of the bare metal stent (BMS) and the drugelutingstent (DES) were 2.3 nm and 1.0 nm, respectively. After balloon expansion experiments, nodelamination or destruction of the PEC coating was observed. The drug release profile of sirolimuswas different from that of paclitaxel when PEC was employed as the drug carrier, and the release curves of sirolimus were different when PEC and PLGA were used as drug carriers. All theexperimental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PEC was one of the best potential stent-coating materials. 相似文献
109.
针对当前国内外刀具磨损检测的缺点和存在的问题,设计了基于机器视觉的刀具磨损检测方案,分析了刀具磨损检测的原理和识别过程,并结合图像处理的方法,采用自适应中值滤波对刀具图像进行平滑去噪,进一步得到刀具的二值化图像,再采用Canny边缘检测技术提取刀具轮廓信息.最后提出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刀具磨损检测算法. 相似文献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