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4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56篇
系统科学   66篇
丛书文集   33篇
教育与普及   12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研究方法   2篇
综合类   116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71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51.
聚乙烯醇与顺丁烯二酸酐酯化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聚合度为1700±5,水解度为88%的聚乙烯醇与顺丁烯二酸酐在二甲基甲酰胺中进行的均相酯化反应,测定了不同反应时间及不同原料摩尔比对酯化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该酯化反应属于二级反应,并得出了动力学方程式。  相似文献   
52.
文中讨论了几类非线性退缩抛物型方程组初边值问题非负解的存在性与唯一性。  相似文献   
53.
采用二苯胺为原料合成了丫啶-9-羧酸,研究了9-甲基丫啶和丫啶-9-羧酸的制备反应条件,提高了各步反应产率。  相似文献   
54.
介绍彩色显像管玻壳高温应力测试用新型高温电阻应变计的研制和有关测试技术,着重分析玻壳在排气炉中应力测试的方案、过程和结果。几个彩色显像管玻壳的高温应力测试在国内首次取得成功。测试结果表明:热应力是玻壳爆破的重要原因,而且热应力随排气过程中升降温速度加快而增大,甚至引发玻壳爆破。测试和有限元法分析都证实需要合理设计排气工艺中的升降温速度。  相似文献   
55.
对变出口截面均匀送风管道的出口截面变化规律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利用流体力学的基本方程,建立了能使风道出流流量均匀分配的变出口截面型线高度的理论计算式,讨论了影响出口截面型线高度变化的各种因素,相应的试验研究表明,理论预测值与试验结果两者相符甚好。  相似文献   
56.
空心阴极放电离子镀法沉积氮化钛涂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空心阴极放电离子镀的工作原理,KYF-600型离子镀膜机的特点,各工艺参数的选择与控制以及TiN涂层齿轮切削性能的试验与结果分析。试验表明,经镀覆TiN的高速钢齿轮刀具可提高寿命1至4倍,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57.
本文研究了用共沉淀技术制备的PZT四种菱方相组分的均匀单相多晶体的介电特性和热释电特性。实验发现。菱方—菱方相变点的极化强度的异常变化是材料组成的函数。从组成PZT90/10和PZT94/6多晶体样品上可观察到介电系数、极化强度和热释电系数随温度发生的异常变化。但对于菱方组分PZT60/40和70/30却只能观察到热释电性质的异常变化。该二组分多晶体的相转变温度范围十分宽。文中引进铁电唯象理论描述了F_(R(LT))—F_(R(HT))相变行为。  相似文献   
58.
导电的PPS(聚对苯硫醚)的电导稳定性至今未得到解决,其根本原因是掺杂剂与PPS分子之间不能形成或不能永久形成电荷传递结合物。本文以不形成电荷传递结合物的掺杂剂碘(I)作为研究对象,在化学掺杂之后进行了等离子体处理,使PPT的电导率和稳定性大幅度提高,达到强掺杂剂的程度。红外吸收和二次离子质谱分析表明,经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后,I和PPS之间形成(C_3 H_2S)~+和(HCIS)~+ 基团,电导的活化能从原始的2.0eV降低到0.2V,电导的机理是载流的热活化过程。  相似文献   
59.
华南花岗岩风化壳中稀土的存在形态及迁移富集模式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本文从化学形态角度,确立了一个RE形态分析流程,得出风化壳中RE化学形态可分为活性态,Fe,Al共沉淀态及有机结合态3种,全风化层样品中RE多数以活性态为主,但平远C剖面RE却以有机结合态占大多数,活性态、有机结合态RE与粘土矿物关系密切,而Fe,Al共沉淀态的RE与粘土矿物关系不大,原岩溶出试验表明,RE在有机介质中的溶出量一般高于无机介质,RE最大可能是呈有机无机混配络离子迁移,迁移、富集过程是络合、水解、沉淀和吸附反应同时出现,反应受pH控制,本文初步建立了花岗岩风化壳中RE往下迁移、富集的模式。  相似文献   
60.
本文通过热力学自由能函数说明了电致伸缩效应唯象理论及其在各向异性强非线性铁电晶体中的应用。实验发现,菱方相纯PZT陶瓷组分的主要场诱应变效应是电致伸缩效应,可用x—P关系的二次方律来描述。但相界附近的四方相PZT陶瓷组分和PLZT组分,压电效应分量明显增大,其电致伸缩效应已呈现明显的四次方效应。可以预期,PZST系统的主要机电耦合效应是电致伸缩效应,其电场诱导应变是极化强度的高偶次方函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