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26篇
  免费   158篇
  国内免费   249篇
系统科学   193篇
丛书文集   104篇
教育与普及   25篇
理论与方法论   19篇
现状及发展   13篇
综合类   367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81篇
  2020年   70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85篇
  2016年   95篇
  2015年   126篇
  2014年   188篇
  2013年   215篇
  2012年   206篇
  2011年   268篇
  2010年   272篇
  2009年   291篇
  2008年   327篇
  2007年   299篇
  2006年   258篇
  2005年   265篇
  2004年   194篇
  2003年   117篇
  2002年   143篇
  2001年   134篇
  2000年   123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建立了一种基于引力的新型神经网络模型 ,引入了合力作用机制 ,解决了储层流体类型划分的判定半径问题 ,克服了以往神经网络对任何输入数据都要产生响应 ,并给出一个分类结果的缺陷。改进了传统的距离计算方法 ,克服了传统方法易受单个参数突变的影响而引起误判的缺点。利用新型神经网络方法并结合测井资料 ,对某油田的储层流体性质及类型进行了识别 ,获得了很高的识别率。与径向基神经网络的判别结果相比 ,该神经网络的识别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72.
采用稀释涂布法从青藏高原采集的土样中分离得到一株具有杀蝗虫活性真菌D3-19.通过形态学观察以及ITS序列的分析,初步将D3-19鉴定为曲霉属日本曲霉(Aspergillus japonicas).室内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日本曲霉D3-19发酵液和孢子均有杀东亚飞蝗活性.其中,真菌发酵液对东亚飞蝗校正死亡率为:96h(86.67%),144h(100%).与此同时,真菌孢子悬液对东亚飞蝗的LC50(致死中浓度)为3.42×105孢子/mL.研究结果表明,3×108孢子/mL的D3-19孢子悬液对不同年龄阶段东亚飞蝗均有致死效果.其LT50(半致死时间)值分别为:羽化成虫(155h),四至五龄成虫(104.8h),三龄幼虫(54.6h),二龄幼虫(30.6h).  相似文献   
73.
实验基于主要发酵副产物的生成含量评价优选发酵毕赤酵母与酿酒酵母混合发酵对葡萄酒质量的影响。采用优选发酵毕赤酵母Z9Y-3和商业酿酒酵母F33设计同时和顺序两种接种方式启动模拟葡萄汁的酒精发酵,以酿酒酵母和发酵毕赤酵母单菌株发酵为对照。琥珀酸和乳酸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甘油采用高碘酸钠氧化法分析,挥发酸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测定。结果显示,优选菌株参与下的发酵没有显著影响酒精发酵的进程,但在发酵过程中发酵毕赤酵母生长速率低于酿酒酵母。与酿酒酵母纯发酵相比,混合发酵提高了甘油的含量,降低了挥发酸的含量,其中顺序接种的发酵过程中酿酒酵母活菌数最高,发酵毕赤酵母存活期最长(7d),发酵过程中甘油累积量最高(2.7g/L),挥发酸含量最低(0.2g/L)。不同发酵处理中,琥珀酸和乳酸含量均呈现先增后降的趋势,但其最终含量变化不显著。综上可得,优选发酵毕赤酵母和酿酒酵母的混合发酵具有应用于葡萄酒酿造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74.
放矿方案优化是放矿优化控制和放矿管理的基础。以数字矿山软件平台和VC++为工具,进行自然崩落法放矿方案优化研究。首先确定放矿方案构成要素与放矿方案优化准则;在数字矿山软件平台上构建放矿优化三维模型,确定放矿水平及放矿边界;自动确定放矿结构参数及布置放矿点,建立放矿点和放矿分层的品位计算数据搜索模型,通过品位估值确定放矿点及放矿分层的品位分布;建立基于矿山利润的放矿资源价值模型,以金属市场价格、生产成本及贫损指标为基础输入参数,计算各放矿分层的价值和利润,得到放矿点的最佳放矿高度、担负矿量和出矿截止品位,从而确定放矿优化方案,并为放矿计划编制和管理提供数据。  相似文献   
75.
中国灾害性海浪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浪灾害是海洋灾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种海洋灾害中导致人员死亡或失踪的最主要致灾因素,是各种涉海工程设计、施工和运维工作必须考虑的动力因素,是中国海洋安全与保障工作必须面对的自然灾害。通过讨论灾害性海浪的常用定义和分类,评述了有关典型灾害性海浪特性的主要研究成果,总结了主要灾害性海浪预报业务化现状,提出了灾害性海浪研究尚存的主要问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6.
近年来企业社会责任成为了全球热议的话题,学术界对于企业是否应当履行社会责任已经基本达成共识.矿产资源型企业不仅在经济发展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且易对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产生牵制作用.我国矿产资源型企业社会责任评价研究起步较晚,还未形成具有普适性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从契约型利益相关者和公众型利益相关者两个视角出发,运用SMART原则筛选出22项指标,结合层次分析法构建了矿产资源型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以兖州煤业年报数据作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其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呈W型变化.并进一步提出政府作为利益相关者、政策制定者和监管者,对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具有主推作用,且其他利益相关者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较易受到侵害,对他们的充分调动有助于形成合力,促进矿产资源型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77.
一种基于双基线旋转的改进干涉仪定位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双长基线干涉仪(DLBI)测向算法要求两根基线长度严格互质,在模糊数较大时算法性能会严重下降,且对鉴相器误差敏感.针对该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双基线旋转干涉仪(DBRI)定位算法,所提算法利用两组任意长度的基线以任意角速度反向旋转获得相位差进行定位,对鉴相器误差具有鲁棒性,且在模糊数很大时也有较高的定位精度.仿真实验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78.
[目的] 为了了解千里岩岛附近海域浮游植物状况。[方法] 以2015年秋季在该海域的监测数据为基础,并结合2013年调查数据,分析该海域浮游植物的变化情况。[结果] 2015年秋季千里岩岛海域发现浮游植物37种,由硅藻和甲藻组成,平均密度为3.23×105个/m3,监测区主要的优势种为圆筛藻(Coscinodiscus sp.)和虹彩圆筛藻(Coscinodiscus oculusiridis),多样性指数为2.13~3.42,平均为2.74。[结论] 与2013年调查数据比较,千里岩岛海域浮游植物种类数、密度和多样性指数有所增长,分析原因可能是由于调查季节不同。  相似文献   
79.
2016年春季日照港岚山港区近岸海域渔业资源浅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岚山港区近岸海域渔业资源的种类组成及分布情况,探明该海域渔业资源变化及人类活动对该海域渔业资源的影响。[方法] 以2016年5月日照港岚山港区进行的渔业资源底拖网调查资料分析该海域的渔业资源状况,并结合2012年5月调查数据分析该海域渔业资源的变化情况。[结果] 2016年5月该海域共捕获渔业资源种类46种,平均渔获量为27.63 kg/h。优势种为戴氏赤虾(Metapenaeopsis dalei)、双斑蟳(Charybdis bimaculata)、绯魚銜(Callionymus beniteguri)、口虾蛄(Oratosquilla oratoria)等。比较2012年调查数据分析日照港岚山港区海域渔业资源种类和渔获量变化均不大。[结论] 近几年该海域渔业资源群落结构变化不大,受人为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不同林地清理方式下不同培肥措施对植物多样性的作用规律,为桉树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两种不同林地清理(火烧清理和人工清理)和3种不同培肥措施(加炭C、加氮N和套种绿肥)处理试验,比较研究不同林地清理和培肥措施的独立和交互作用对桉树人工林下植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火烧清理和人工清理4年后,火烧清理林地的物种丰富度显著低于人工清理林地(P0.001);两种清理方式下加C、加N和套种绿肥均明显改变植物群落的组成和结构,但优势种保持不变,均为蔓生莠竹、弓果黍、小花露籽草和五节芒(套种绿肥中的小花露籽草除外),显著降低植物多样性指数(包括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两种清理方式各处理林下植物功能群谱完全相同,均表现为禾草植物木本植物蕨类植物藤本植物杂草植物入侵植物;两因素方差分析表明,火烧清理和人工清理条件下,加C、加N、套种绿肥处理均极显著影响林下植物多样性指数,林地清理方式与不同处理的交互作用也对林下植物多样性指数产生极显著的影响。【结论】火烧和人工清理林地及加C、加N、套种绿肥等培肥措施对林下植物多样性存在显著影响。从维护生物多样性的视角出发,在桉树人工林的经营中应尽量减少加C、加N和套种绿肥等培肥措施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