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81篇
  免费   374篇
  国内免费   648篇
系统科学   604篇
丛书文集   317篇
教育与普及   56篇
理论与方法论   27篇
现状及发展   64篇
研究方法   6篇
综合类   10129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69篇
  2022年   144篇
  2021年   183篇
  2020年   158篇
  2019年   108篇
  2018年   104篇
  2017年   121篇
  2016年   160篇
  2015年   299篇
  2014年   435篇
  2013年   476篇
  2012年   527篇
  2011年   568篇
  2010年   563篇
  2009年   604篇
  2008年   672篇
  2007年   628篇
  2006年   605篇
  2005年   502篇
  2004年   557篇
  2003年   595篇
  2002年   919篇
  2001年   817篇
  2000年   509篇
  1999年   335篇
  1998年   71篇
  1997年   79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52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14 毫秒
231.
This paper reports upon the finding of Viola baoshanensis, a cadmium (Cd) hyperaccumulator through field survey and greenhouse experiments. Average Cd concentration in the shoots and roots of V. baoshanensis growing on Baoshan lead/zinc mine in Hunan Province, China, was 1168 and 981 mg/kg, respectively, varying from 456 to 2310mg/kg in the shoots, and from 233 to 1846 mg/kg in the roots.The ratio of Cd concentration in shoot to root (DW) and that in plant shoots to total concentration in surface soil was 1.32 and 2.38, respectively. Under nutrient solution culture, biomass (DW) of V. baoshanensis exposed to 0-30 mg/L Cd insolution increased with Cd supply increasing and reached a maximum at 30 mg/L Cd. Further increase of Cd concentration (40, 50 mg/L) in solution significantly reduced biomass.Cd concentration in the shoots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Cd concentration in the culture medium. Cd concentration in the shoots reached 4825 mg/kg at 50 mg/L Cd solution. Theratio of Cd concentration of shoots to roots in V. baoshanensis was greater than 1 at all Cd treatments, with an average of 1.67 (1.14-2.22).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V. baoshanensis is a Cd hyperaccumulator plant.  相似文献   
232.
自组织视域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概述了自组织原理 ,并从自组织的角度探讨了科技创新体系实现自组织演化的机制。认为 :我国在建设区域和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过程中 ,要着重解决好科技创新体系生成的动力和条件问题 ,就是既要建立各创新主体之间既竞争又合作的互动关系 ,又要创造有利于科技创新体系健康生长的制度环境 ,尤其是要解决体制低效问题。最后 ,提出了若干启示  相似文献   
233.
浙江朱家尖岛砾石海滩沉积物分布及形态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砾石海滩是波浪作用下形成的海岸地貌类型,在浙江朱家尖岛的大乌石塘和小乌石塘两处口袋状砾石滩,采集了砾石滩不同部位的沉积物样品.根据样品的粒度分析和颗粒形态分析,发现砾石滩沉积物粒度参数及砾石形态参数在横向和纵向上的分布特征为:横向上,砾石平均粒径由陆向海递减,分选变好,扁长度及杆状程度由砾石堤顶部向海递增,球度以潮间带为最低;纵向上,大乌石塘砾石粒径由湾顶向南北两个方向递减,分选变好,球度降低,杆状程度提高,而小乌石塘砾石粒径由海滩南部向北递减,分选先变好再变差,球度减小,扁长度及杆状程度提高.小乌石塘海滩顶部砾石对应的水深为5m、周期为10s临界起动轨迹流速和临界波高分别为3.28m/s和4.84m,大乌石塘的临界起动轨迹流速、临界波高分别为3.17m/s和4.69m.砾石形态参数和平均粒径的变率分析表明,小乌石塘在横向上的磨蚀作用的效应略强于搬运作用,而在纵向上却略弱于搬运作用;大乌石塘的海滩砾石主要发生磨蚀作用,在横向上的搬运作用非常微弱,而在纵向上其效应略弱于磨蚀作用。  相似文献   
234.
对积分时滞过程提出一种非线性比例控制算法,该算法只有一个可调参数,简单且实现容易。仿真结果显示该控制结构具有良好的设定值跟踪特性,并且对时滞偏差具有很强的鲁棒性能。最后简要讨论了抗负载干扰的性能。  相似文献   
235.
提出城市交通系统是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建立一个基于Logit交通分配模型的诱导信息服从率复杂性模型,对出行者诱导信息服从率的变化特性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路径上交通量的变化呈周期性不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236.
综合集成研讨厅中的研讨信息组织模型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提出了用于支持群体研讨的信息组织模型,其目的是在以计算机为媒介的群体研讨中,使人们通过结构化的发言来提出方案并对其进行辩论,从而提高群体研讨效率和有效性,同时提供群体记忆的功能.作者认为,在任务导向的群体研讨中,每一条发言都具有一定的目的和指向性,而发言之间存在着各种性质的关系.因此,在这个群体研讨信息组织模型中,发言按其目的被分为主意、论证、疑问和资料等4类,不同的发言通过相关、支持、反对、补充和质疑等5种语义关系按其指向联系起来,这样研讨中的发言就被组织成一个动态的树结构.这个模型在作者开发的一个综合集成研讨厅的原型系统中已得到应用,实践表明它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37.
混合粒子群算法在高维复杂函数寻优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粒子群算法应用于复杂函数优化时可能出现过早收敛于局部最优解的情况,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算法结构。通过构造单个粒子的最优序列代替单一的进化方向和类似于蚁群算法信息素表的选择机制,保留了粒子的多种进化可能方向,提高了粒子间的多样性差异,从而改善算法能力。算法同时设计了最优序列的加入规则和基于粒子群聚度的最优序列动态长度控制方法。改进后的混合粒子群算法保证了算法拥有更强的搜索能力,也保留了粒子群算法高效优化的特点。仿真实验证明,混合粒子群方法相对传统方法而言具有明显的精度优势。  相似文献   
238.
针对一类带间断系数的椭圆边值问题,在非结构四边形部分下,讨论了两种二次拉格朗日有限元方程的代数多重网格法,通过利用双线性元和二次元基函数之间的表示关系,给出了一种新的网格粗化算法和构造提升算子的代数途径.数值实验表明:新的AMC法具有更好的“鲁棒”性和效率.  相似文献   
239.
舒放 《自然杂志》2005,27(5):291-294,F0004
尽管科学家为我们带来了这样或那样的惊喜,然而在这段日子里,"发现"号航天飞机的成功发射和顺利返航无疑是最让人牵肠挂肚的事了.经过了血与火的洗礼和对梦想的不懈追求,人类变得更加伟大.  相似文献   
240.
旨在从我国当代化的多样性、多元化角度来分析和探讨大众传播多层次的价值取向。通过对“以人为本”的人精神的深入思考,来看大众传播中“受众本位”意识回归的必然性,从而提出当代大众传播的一个重要取向——“世俗化”倾向。从人的需求的层次性和大众传播“平民化”、“娱乐化”的外在表现形式,论述了“世俗化”倾向的合理性。同时,也对“世俗化”倾向的极端——“媚俗化”进行了适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