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21篇
  免费   268篇
  国内免费   550篇
系统科学   366篇
丛书文集   358篇
教育与普及   297篇
理论与方法论   33篇
现状及发展   75篇
研究方法   44篇
综合类   10362篇
自然研究   4篇
  2024年   57篇
  2023年   131篇
  2022年   199篇
  2021年   223篇
  2020年   108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93篇
  2017年   122篇
  2016年   109篇
  2015年   241篇
  2014年   350篇
  2013年   290篇
  2012年   328篇
  2011年   395篇
  2010年   365篇
  2009年   391篇
  2008年   479篇
  2007年   464篇
  2006年   376篇
  2005年   385篇
  2004年   309篇
  2003年   239篇
  2002年   267篇
  2001年   283篇
  2000年   312篇
  1999年   583篇
  1998年   578篇
  1997年   593篇
  1996年   526篇
  1995年   461篇
  1994年   407篇
  1993年   323篇
  1992年   319篇
  1991年   303篇
  1990年   223篇
  1989年   239篇
  1988年   187篇
  1987年   125篇
  1986年   66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8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3年   2篇
  1972年   2篇
  1969年   4篇
  1967年   2篇
  1964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61.
用pH电位滴定法测定了以Pd2+为中心离子,以苯并咪唑邻菲咯啉(PIP)为第一配体,以甘氨酸根(gly-)、苯丙氨酸根(phe-)和亮氨酸根(leu-)为第二配体的(PIP)(Aa)+型混合配体配合物在37℃,μ(离子强度)=0 1(KNO3)乙醇/水混合介质(乙醇体积分数为10%、20%、30%、40%和50%)条件下的稳定常数lgK及表征常数ΔlgK和lgX·lgK值≥14,表明配合物具有极强的分子内键合作用,ΔlgK和lgX均大于相应的统计期望值,说明配合物获得了附加稳定性,并从分子内配体间的弱相互作用及熔化角度对配合物的稳定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2.
甘氨酸分子的电子结构和生物活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密度泛函理论法ROB3P86(6-31G*)计算出气相甘氨酸分子的8种构象,利用扩展的休克尔理论(EFT)研究了甘氨酸在生物过程中的最有效活性构象;分析分子中的原子净电荷,得出了甘氨酸分子的活性位。  相似文献   
163.
用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酰胺类化合物在溶液中的构象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酰胺类化合物分子在各种极性不同的溶剂中构象的变化并讨论了产生构象变化的原因,为进一步研究酰胺类化合物的除草活性机制及改造结构提高除草活性提供了有利依据.  相似文献   
164.
孙沂杉 《山东科学》2003,16(4):8-13
把体细胞胚胎发生现象看作开展生物学理论研究的良好模型,介绍了运用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原理与技术进行研究的成果,特别是体细胞胚胎发生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5.
胡枝子属与米口袋属花粉亚显微形态特征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山东胡枝子属6种植物花粉与米口袋属4种植物花粉的亚显微形态特征,并对两属进行了比较分析.它们韵花粉从赤道面观均呈近长球形,极面观呈三裂圆形;具三条萌发沟;花粉粒的大小,极轴长27.2~19.5μm,赤道轴宽21.3~11.8μm.两属植物花粉的大小、表面纹饰、花粉粒萌发沟的沟裂宽度均有明显差别。研究结果表明,胡枝子属和米口袋属花粉的亚显微形态特征支持传统分类中的属、种级水平的分类。  相似文献   
166.
为了运用现代计算机控制技术改进传统手工操作的中药配药方式,开发出了中药智能配药系统.提出了一种能快速、有效地确定配药系统控制策略的方法:利用模块化结构建立系统配药的仿真模型,同时运用OPenGL技术使该模型可视化,基于此模型分析适用于该系统的控制算法并最终确定一种较优的控制策略.运用此方法,给出了一种适用于中药智能配药系统的控制优化算法——有限动态规划法.它综合考虑了动态规划法术取最优解及其时间、空间复杂度随问题规模大小变化的特点,能够在有效控制算法膨胀的前提下,求出系统取药的优化路径,同时讨论了其优化路径与理论最优路径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7.
对利用SPOT5卫星数据制作正射影像图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并以扬中市为例,对使用正射影像图辅助更新土地利用基础图件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此方法易于掌握,辅助更新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8.
基于三维有限差分束传输法(FD-BPM)对平面光波导器件中的关键元件之一-平面锥形模斑转换器作了深入的研究,对线性和数种非线性侧面边界的模斑转换器进行了数值仿真和对比,分析了平面锥形模斑转换器侧面边界函数对耦合损耗的影响,以及模斑转换器中模场分布随传输距离的变化,确定了不同长度的平面锥形模斑转换器的最佳侧面边界,指出长度在200-1000μm范围内具有余弦边界的平面锥形模斑转换器性能最佳,并且发现,光纤中的出射光进入模斑转换器以后,光波模式会逐渐发生变化,并最终转化为单模。  相似文献   
169.
用数字化模型代替三维实体模型,将内圆磨床主要大件的BP神经网络模型放入数据库信息管理系统,应用较简单的使用方法实现了零件结构的再修改、灵敏度分析及优化.根据所提出的方法,通过从数据库信息管理系统中调用桥板的数据文件,对其进行结构参数修改、灵敏度分析及以第1阶扭转频率最高为目标的设计变量自动搜索寻优计算,结果表明将BP神经网络模型与数据库信息管理系统结合是实现零件快速反应设计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0.
通过求偏导技术将反分析的参数误差分别表示为模型误差与测量误差的函数,利用这些函数研究了模型误差与测量误差在力学参数反分析神经网络方法中的传递过程以及影响反分析结果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说明:输入变量的选择严重影响力学参数反分析的精度,选取力学参数灵敏度大的测点位移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变量,可以减小模型误差与测量误差对反分析结果的影响.这对提高力学参数反分析的实用性与可信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