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06篇
  免费   267篇
  国内免费   535篇
系统科学   379篇
丛书文集   361篇
教育与普及   291篇
理论与方法论   32篇
现状及发展   72篇
研究方法   44篇
综合类   10225篇
自然研究   4篇
  2024年   67篇
  2023年   124篇
  2022年   193篇
  2021年   223篇
  2020年   107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93篇
  2017年   113篇
  2016年   112篇
  2015年   232篇
  2014年   348篇
  2013年   287篇
  2012年   321篇
  2011年   392篇
  2010年   368篇
  2009年   390篇
  2008年   484篇
  2007年   462篇
  2006年   376篇
  2005年   380篇
  2004年   303篇
  2003年   234篇
  2002年   270篇
  2001年   283篇
  2000年   309篇
  1999年   575篇
  1998年   565篇
  1997年   572篇
  1996年   520篇
  1995年   450篇
  1994年   405篇
  1993年   318篇
  1992年   313篇
  1991年   294篇
  1990年   221篇
  1989年   239篇
  1988年   185篇
  1987年   125篇
  1986年   66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6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3年   2篇
  1972年   2篇
  1969年   4篇
  1967年   2篇
  1964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31.
Tan L  Li X  Liu F  Sun X  Li C  Zhu Z  Fu Y  Cai H  Wang X  Xie D  Sun C 《Nature genetics》2008,40(11):1360-1364
The transition from the prostrate growth of ancestral wild rice (O. rufipogon Griff.) to the erect growth of Oryza sativa cultivars was one of the most critical events in rice domestication. This evolutionary step importantly improved plant architecture and increased grain yield. Here we find that prostrate growth of wild rice from Yuanjiang County in China is controlled by a semi-dominant gene, PROG1 (PROSTRATE GROWTH 1), on chromosome 7 that encodes a single Cys(2)-His(2) zinc-finger protein. prog1 variants identified in O. sativa disrupt the prog1 function and inactivate prog1 expression, leading to erect growth, greater grain number and higher grain yield in cultivated rice. Sequence comparison shows that 182 varieties of cultivated rice, including 87 indica and 95 japonica cultivars from 17 countries, carry identical mutations in the prog1 coding region that may have become fixed during rice domestication.  相似文献   
432.
最优资金流施工进度计划的风险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以合成事件技术为基础,研究进度计划中非关键路径对于关键路的时间干扰问题,定义了安全使用时差的新概念,以便对松驰时间和资金最佳运用情况作出可靠的风险决策。  相似文献   
433.
采用有限元法计算了E型方杯的挠度及应力分布,并从应力差计算出了压敏电阻设置的最佳位置.  相似文献   
434.
许多机械装置如钟表、玩具等都采用弹簧来驱动,其能量的存储与释放是通过弹簧内部原子间距的变化来实现的。但是这种原子间距的变化(即弹性变形)所能存储的体能量密度相对很低,如何提高能量的转换效率以及材料存储的能量密度是当前材料科学理论和实验研究共同关注的一个问题。本研究利用金属钨单晶纳米线在加载时独特的孪晶变形行为,提出了一个可以在纳米尺度下高效存储与释放机械能的新原理,并据此设计了相应的纳米装置——纳米弹簧。与块体弹簧不同,本文提出的纳米弹簧通过表面原子的重构来实现能量的存储与释放。进一步的计算还表明,由于金属钨孪晶界面的移动阻力非常小,金属钨纳米弹簧的能量转换效率可以达到98%;同时该纳米弹簧存储的体能量密度可以超过钟表发条的1600倍,并具有30%的应变以及3GPa的驱动应力。  相似文献   
435.
一种基于分形理论的语音分割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音是由混沌的自然音素组成的,而分形可以很好地为成混沌状态的自然音素建模.语音波形具有分形特征,将分形用于改善语音识别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语音的特性决定了每一个音素展现其固有模式,因此相邻音素之间的分维值不同.通常求取语音波形的分维值轨迹可把人的发音分割成句子、词、甚至音素.实验证明,该方法在语音分割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36.
用大时宽带宽信号是提高雷达距离、速度及其联合分辨性能的最常用方法之一。频率编码脉冲是一种大时宽带信号,具有良好的距离分辨性能和较窄的瞬时带宽。推导了频率编码脉冲信号及步进频率脉冲信号的模糊函数,分析了其距离、速度分辨性能及其相应关系,并就有效解决其距离-速度联合测量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37.
船舶压载水外来生物入侵传播的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世界范围内目前正在使用的或正在研究的治理船舶压载水外来生物入侵的技术手段和治理措施等进行了比较详细地阐述,提出控制船舶压载水的排放以及研究较为有效的压载水治理方法是解决压载水携带外来物种入侵性传播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38.
提出并建立了一种新型的快速分析平面光波光路器件传输特性的2D时域有限元束传播法(FE-TD-BPM)模型.与常规时域差分格式的有限元束传播法相比,在时域实现了一维有限元(FEM)离散化处理,基于完全匹配层(PML)边界条件给出了全有限元离散化模型.为了验证算法的精度以及速度,模拟分析了直脊波导以及波导光栅,并且与已有文献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算法无条件稳定、计算速度快,与常规时域差分格式的有限元束传播法相差在0.002%以内,并节省了约70%的机时.  相似文献   
439.
HSLWAC梁收缩和徐变预应力损失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5根高强轻骨料混凝土梁、1根低强轻骨料混凝土梁和1根普通混凝土梁进行了持续1年的预应力损失试验,并进行了与普通混凝土对比的收缩和徐变材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相同强度的轻骨料混凝土的早期收缩小于普通混凝土,后期收缩大于普通混凝土;相同强度的轻骨料混凝土徐变系数小于普通混凝土;轻骨料混凝土梁的预应力损失比普通混凝土梁的预应力损失大.结合编制的混凝土结构时随性能分析程序,基于材料收缩徐变试验进行分析,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采用多种规范方法对所做试验和文献的预应力损失进行了分析对比,建议了高强轻骨料混凝土梁预应力损失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440.
U-bearing sandstones from the Dongsheng deposit in Ordos Basin contain abundant C15-C18 fatty acids. The fatty acids may have been derived from modern and ancient organisms including organisms from the intervals of U mineralization. A certain amount of i15:0, a15:0, a17:0 fatty acids coexist with small amounts of i17:1ω7c and 10me16:0, characteristic biomarkers of Desulfovibrio and Desulfobacter sp., respectively. This indicates the existence of sulfate-reducing bacteria (SRB) in the sandstones. The presence of sulfur-oxidizing bacteria (SOB), such as Beggiatoa and Thioploca, is indicated by significant amounts of 16:1ω7c and 18:1ω7c fatty acids. The existence of the SRB in the deposit, as inferred from the fatty acids, is consistent with results from fossilized microorganisms and isotopic compositions of ore-stage pyrite. This suggests that the environment may have been favorable for the SRB to grow since ore formation (9.8-22 Ma). The bacteria may have degraded hydrocarbons directly, or indirectly utilized hydrocarbons degraded by oxic microbes in the deposits. This process may have produced 12C-rich calcite and prominent baseline humps of unresolved complex mixtures (UCM), and 25-demethylated hopanes and tricyclic terpanes. The existence of sulfur-oxidizing bacteria and sulfate-reducing bacteria in the deposit may have resulted in bacterial sulfate reduction to sulfide, re-oxidization of the sulfide to sulfate and subsequent reduction of the sulfate to sulfide. This assertion is supported by ore-stage pyrite with δ34S values as low as-39.2‰, and the lightest sulfate (about 11‰) measured during the Phanerozoic, a difference of more than 4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