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1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55篇
系统科学   61篇
丛书文集   22篇
教育与普及   17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研究方法   4篇
综合类   881篇
自然研究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73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对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的监督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外部和内部董事在风险态度上的差距,在监督的力度上也存在差距,讨论了董事会对企业高级管理人员(CEO)的监督问题。利用委托代理理论,通过对管理人员能力的判断,分析了内部和外部董事在监督上的这种差异,得出了内部和外部董事对管理人员的监督频率,及各种因素对监督强度的影响关系。利用Black-Scholes的期权计算公式,给出CEO工资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92.
诗是最凝练、最富有表现力的艺术形式,是语言的精华,诗的格律是由无数诗人的长期创作实践而形成的一套诗创作声律方面的格式和规则。格律的各种要素,使人们在听觉上,视觉上和意念上对诗歌产生综合的美感。平仄及音步的程式能使诗产生抑扬之美,用韵规则可使诗具有回环之美。  相似文献   
93.
考虑到铁路信号设备抗干扰的特殊性 ,在对铁路现场电气化铁道干扰及设备有关数据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了计算机联锁设备在电源谐波、共地阻抗耦合、输入和输出电路耦合、数据通信方面的抗扰度检测项目和等级要求 .同时提出了测试方法 ,以评估受试设备的抗干扰性能 .  相似文献   
94.
研究者对认知负荷的分类进行了细化,增加了相关认知负荷的概念;将认知负荷的产生机制与图式建构理论相结合;认知负荷的测量方法主要有利用产生式来测量认知负荷、自我报告心理努力、脑电测量技术、快速评估测验等;专长水平和媒体呈现方式等都是个体认知负荷的影响因素.认知负荷研究的最新成果为教学模式、教学计划、教学软件等的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95.
针对本校图书馆现用自动化管理系统(ULIS)的特点及其不足进行开发性改造,具体介绍了对本院数据库的书目数据重组思路,操作程序及其结果。从而进一步完善了原系统的馆藏管理功能。  相似文献   
96.
本文发展了两种确定近光速运动物体视觉外形的简法。一种是直接根据洛伦兹变换所得出的解析法;另一种是使用图解法。这些方法的特点是简单易行,不需要更多的数学和相对论方面的知识。  相似文献   
97.
阳浮床水处理,再生中省去“正洗”工序,可节约用水,提高工效,且不同水水质。  相似文献   
98.
司春燕 《科学之友》2008,(1):112-112
分析了高校国有资产授权经营模式中高校、资产经营公司、各类子公司三方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为高校资产经营公司组建与规范化运营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99.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深刻的战略视野,把创新、科技、文化放在国家、民族发展全局的重要战略位置,围绕创新、科技、文化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重要阐释。习近平新时代文化和科技创新重要论述表明,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创新,即文化和科技创新是一种耦合创新、系统创新、全面创新,可以激发创新领域其他方面的创新;精湛的艺术推动文化创新发展,科技的创新也能推动文化创新发展;在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过程中,在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中国文化适应协调、融合发展的过程中,文化和科技创新的作用尤为显明;运用科技创新手段,可以促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同当代中国文化相适应、相协调,挖掘出、弘扬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激活其内在的生命力、感召力、影响力。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