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6篇
  免费   76篇
  国内免费   148篇
系统科学   187篇
丛书文集   110篇
教育与普及   42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现状及发展   23篇
研究方法   3篇
综合类   2411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98篇
  2014年   118篇
  2013年   124篇
  2012年   135篇
  2011年   144篇
  2010年   134篇
  2009年   136篇
  2008年   134篇
  2007年   147篇
  2006年   133篇
  2005年   101篇
  2004年   85篇
  2003年   101篇
  2002年   134篇
  2001年   100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98篇
  1998年   73篇
  1997年   68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4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针对沥青路面长大纵坡路段车辙病害比较突出的现象,为最大限度降低路面的早期破坏,提高耐久性,以沥青混凝土AC-20为基础,通过对矿料级配进行优化设计,得到了一种抗永久变形能力更强的紧密骨架密实结构;选取BMF(北美孚)和浙江石金GBF两种玄武岩纤维,分别采用掺量0.2%、0.3%和0.4%进行车辙试验,分析不同纤维掺量对沥青混合料高温抗变形能力的改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优化设计后的SAC粗集料断级配是一种抗高温永久变形能力很强的矿料级配;玄武岩纤维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得到提高,当纤维掺量在0.2%~0.3%时增长率比较快,掺量超过0.3%时增长率开始下降;AC_20沥青混合料玄武岩纤维BMF最佳掺量为0.35%,GBF最佳掺量为0.31%。研究成果可为长大纵坡路段沥青路面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2.
根据农田氮、磷流失的途径,通过测试土壤中的全氮和有效磷的含量研究塑料大棚的耕作方式是否能够有效抑制农田氮磷的流失.经测定,下雨前后棚内TN由1.207 g/kg变化到1.209 g/kg,P由70.9 mg/kg变化到70.84 mg/kg;而下雨前后棚外TN由1.194 g/kg变化到1.102 g/kg,P由69.63 mg/kg变化到66.29 mg/kg,相比之下棚外土样的氮磷含量雨后有更明显的减少,证明塑料大棚对抑制农田氮磷的流失是有一定作用的.还指出了此种耕作模式在控制水体富营养化中存在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93.
III族氮化物半导体具有宽的直接带隙,很强的极化电场,优异的物理特性,是发展高频、高温、高功率电子器件和光电子器件的优选材料.同时,III族氮化物半导体有很长的电子自旋弛豫时间以及很高的居里温度,也成为近年来半导体自旋电子学研究的重要材料体系之一.本文介绍了用量子输运和自旋光电流方法对Gain基异质结构中载流子的量子输运和自旋性质的研究进展.对III族氮化物半导体中的能带结构,子带占据和散射,自旋分裂及自旋轨道耦合机制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94.
通过岩芯观察、测井相、沉积物粒度、砂体空间展布规律和现代河流沉积模式类型等分析研究,指出研究区塔贝尔凹陷在沉积期湖盆水体浅,基本上以满盆砂为特征,且入湖水流在向湖推进过程中,携砂能力强,沉积物供给速率远大于可容纳空间增长速率,因此目的层段表现为下细上粗反旋回为特征的地层堆积样式。同时,综合利用岩芯相、重矿物组合和砂地比等资料,进一步对塔贝尔凹陷沉积体系平面展布特征进行厘定。研究结果表明,下白垩统铜钵庙组主要发育扇三角洲和湖泊两种沉积相类型,并得到了新一轮钻井的确认和证实。为下一步勘探布井以及后续滚动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5.
火山岩气藏储层岩性岩相变化快,气水关系复杂,若配产不合理,会造成能量损失、储层伤害、井底积液甚至水淹等问题,严重影响气井产能和气藏采收率。徐深气田单井控制储量小,产能低,开采过程中压力下降快,产量递减快,产水现象普遍。传统的单因素配产方法已不能满足生产需要。根据系统试井产能分析、节点系统分析、出水动态分析、单井动态储量分析以及携液临界流量和底水锥进临界产量的计算,以能量合理利用、压降均衡、采气速度均衡、有效控水、携液安全为原则,综合考虑地层压力、井底流压、生产水气比等对配产界限的动态影响,对气井配产进行优化,形成了一套适合火山岩气藏气井开采的多因素动态配产方法。  相似文献   
996.
Urban forest has undergone rapid development in China over the last three decades because of the acceleration of urbanization.Urban forest thus plays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carbon sequestration at a regional and national scale.As one of the most urbanized cities in China,Shanghai showed an increase of forest coverage from 3% in the 1990s to 13% in 2009.Based on CITY-green model and the second soil survey of Shanghai,the forest biomass carbon(FBC) was estimated to be 0.48 Tg in the urban area and,forest soil organic carbon(SOC)(0-100 cm soil depth) is 2.48 Tg in the urban and suburban areas,respectively.These values are relatively within the median and lower level compared with other Chinese megacities,with the FBC of 0.02 Tg in Harbin to 47.29 Tg in Chongqing and the forest SOC of 1.74 Tg in Nanjing to 418.67 Tg in Chongqing.For the different land-use types in Shanghai,the SOC density ranges from 13.8(tidal field) to 38.6 t ha-1(agricultural land).On average,the forest SOC density(31.5 t ha-1) in Shanghai is lower than that in agricultural lands(38.6 t ha-1) and higher than that in lawns(26.5 t ha-1) and gardens(21.3 t ha-1).In Shanghai,the SOC density in newly established urban parks is generally lower than that in older parks.In the northern and southeastern suburban areas(e.g.,Baoshan,Yangpu,and Nanhui districts),greenspace SOC density i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entral commercial areas(Hongkou,Putuo,Changning,and Zhabei districts) and in newly developed district(Pudong District).Uncertainties still exist in the estimation of urban forest carbon in Shanghai,as well as in other Chinese cities.Thus,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are also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相似文献   
997.
美国印地安纳大学是美国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高等学府之一。其休闲、公园与旅游专业设置于公共卫生学院中,该专业能够授予休闲学理学学士、休闲理论硕士及休闲行为哲学博士学位,该专业在美国同类专业中名列前茅。休闲、公园与旅游专业本科阶段课程体系较为完善,共设有五个专业方向。课程由通识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方向必修与选修课程、任意选修课构成。其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对处于探索阶段的中国休闲体育专业课程建设有一定的借鉴作用。通过对其进行研究,提出适用于我国休闲体育专业课程建设的建议,为今后休闲体育课程体系的研究奠定基础,促进我国休闲体育专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98.
本文提出了一种对封闭空间图形椭圆的拆分方法,完成对空间中"三点确定的椭圆形"的拆分;提出拆分步长和输出步长两个不同的概念,分别确定拆分坐标点和输出坐标点,拆分方法结合变圆心角增量等步长的椭圆插补算法,通过改变拆分过程中每一个拆分周期所走过的圆心角增量来保证拆分步长的稳定,再根据输出步长,可输出不同精度要求的各点坐标。该算法运算简单、拆分稳定,可任意改变输出步长,灵活性较大,具有较好的实时性。  相似文献   
999.
利用金刚石压腔(DAC)和原位同步辐射X射线衍射(XRD)技术, 研究天然黑柱石单晶室温下的高压结构稳定性和压缩性, 实验最高压力为39.5 GPa。实验中观察到黑柱石在19.2 GPa 时从斜方晶系α相(空间群Pnam)转变为单斜晶系β相(空间群P21/a), 转变过程中晶胞体积没有明显的不连续变化。利用Birch-Murnaghan状态方程, 对黑柱石单胞体积随压力的变化关系(P-V)进行拟合, 得到α相黑柱石状态方程参数为K0=118(4) GPa, V0=671.9(5) A3, K0′=6.6(7); β相黑柱石初始相变压力Pr=19.2 GPa, 状态方程参数为Kr=157(3) GPa, Vr=599.3(6) A3, Kr′=4 (固定)。此外, 确定了α相和β相黑柱石的轴压缩系数, 并从化学组成和晶体结构压缩性各向异性的角度讨论相变机理。  相似文献   
1000.
为探讨不同品种马铃薯加工鲜湿面条的适宜性,从流变学特性、烹调特性、质构特性等方面分析了13个马铃薯主栽培品种全粉原料对鲜湿面条产品品质的影响,并研究了马铃薯全粉糊化特性与鲜湿面条品质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13个马铃薯品种中布尔班克全粉在糊化过程中具有较高的膨胀度、耐剪切能力、热稳定性、硬度、凝胶强度、峰值时间和糊化温度,由其制作的面团筋力最强,且鲜湿面条产品烹调特性、质构特性等指标优于其他品种,因此认为,13个主栽培品种中布尔班克适宜加工为马铃薯鲜湿面条。相关性分析表明,马铃薯全粉的峰值黏度与鲜湿面条品质显著相关,可以作为筛选加工鲜湿面条的马铃薯品种的重要指标。本研究旨在为马铃薯鲜湿面条品质评价和加工鲜湿面条的马铃薯专用品种的筛选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