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50篇
  免费   122篇
  国内免费   257篇
系统科学   143篇
丛书文集   117篇
教育与普及   178篇
理论与方法论   12篇
现状及发展   40篇
研究方法   24篇
综合类   3910篇
自然研究   5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83篇
  2021年   96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88篇
  2014年   142篇
  2013年   127篇
  2012年   163篇
  2011年   165篇
  2010年   142篇
  2009年   189篇
  2008年   216篇
  2007年   207篇
  2006年   146篇
  2005年   139篇
  2004年   115篇
  2003年   123篇
  2002年   165篇
  2001年   163篇
  2000年   126篇
  1999年   232篇
  1998年   167篇
  1997年   162篇
  1996年   162篇
  1995年   132篇
  1994年   121篇
  1993年   111篇
  1992年   89篇
  1991年   86篇
  1990年   73篇
  1989年   64篇
  1988年   73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6年   2篇
  1969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5年   1篇
  194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江苏如东近海绿潮藻分子检测与类群演替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2007 年以来, 中国青岛、连云港、如东等黄海沿海连续4 年爆发绿潮现象, 尤其2008 年青岛爆发了世界最大规模绿潮, 造成了严重的生态危害. 2009 年, 我们对江苏省如东海域绿潮藻进行了调查和监测, 选取紫菜养殖架和防波堤坝上的11 个固着样品以及海区15 个漂浮样品, 对其ITS及5.8S rDNA 和叶绿体rbcL 基因序列进行了分子系统发育和类群演替分析. 结果显示, 如东沿岸堤坝和紫菜养殖筏架具有大量固着生长的浒苔类绿潮藻, 其海区漂浮绿潮藻团出现时间也最早,并逐渐北移; ITS 序列分析将如东样品聚为5 个类群, 即Ulva compressa 类群(6 个样品)、Ulva linza-procera-prolifera (LPP)复合体类群(12 个样品)、Ulva flexuosa 类群(3 个样品)、Blidingia sp.类群(3 个样品)以及Urospora spp.类群(2 个样品), 而rbcL 序列较为保守, 26 个样品只聚为4 个类群.DNA 序列分析表明, 如东海区漂浮与固着绿潮藻类群构成相同, 亲缘关系较近, 漂浮绿潮藻优势类群先后出现次序为: U. compressa, U. flexuosa 及LPP, 最终漂浮种与2008 年黄海绿潮优势种的ITS 序列完全相同. 本研究为今后黄海绿潮溯源及其预测防控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32.
运用了生态学、经济学的办法,在彭阳县退耕还林还草的大前提下,对于彭阳县的各种状况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以农林牧复合体系为指导的生了一条果园复合经营脱贫致富的新路子。态农业,并论证了其可行性,分析了三种模式综合所能带来的生态经济效益,开创  相似文献   
133.
任斌  汪渊  王玉珍 《自然杂志》2000,22(5):259-264
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各种疾病前列,其确切病因尚不明确.目前公认的最重要的危险因子是高血脂、高血压、吸烟及糖尿病.然而,肺炎衣原体可能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潜在致病病原体.众多的血清流行病学研究、动物模型、细胞及分子水平的研究和抗生素干预临床试验都提示肺炎衣原体与动脉粥样硬化及其相关疾病(如冠心病)密切关联.肺炎衣原体作为动脉粥样硬化病因及其致病机制的阐明将为公共卫生学与临床医学领域的发展翻开新的一页.  相似文献   
134.
河南省大豆品种灰色布局决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运用作物灰色育种学原理,对1996~1997年河南省大豆品种区域试验资料进行了品种中心灰靶布局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河南省不同生态类型区大豆品种灰色布局决策,并对品种区域试验中应当引起重视的问题进行了讨论。表2,参5。  相似文献   
135.
The autosomal recessive disorder Shwachman-Diamond syndrome, characterized by bone marrow failure and leukemia predisposition, is caused by deficiency of the highly conserved Shwachman-Bodian-Diamond syndrome (SBDS) protein. Here, we identify the function of the yeast SBDS ortholog Sdo1, showing that it is critical for the release and recycling of the nucleolar shuttling factor Tif6 from pre-60S ribosomes, a key step in 60S maturation and translational activation of ribosomes. Using genome-wide synthetic genetic array mapping, we identified multiple TIF6 gain-of-function alleles that suppressed the pre-60S nuclear export defects and cytoplasmic mislocalization of Tif6 observed in sdo1Delta cells. Sdo1 appears to function within a pathway containing elongation factor-like 1, and together they control translational activation of ribosomes. Thus, our data link defective late 60S ribosomal subunit maturation to an inherited bone marrow failure syndrome associated with leukemia predisposition.  相似文献   
136.
针对基于工作流的进销存管理系统中存在的异常问题,提出了一个基于Agent的工作流异常处理模型,建立了异常监测、分析、处理机制,采用ECA规则建立了异常规则库,利用Agent的自学习性解决系统中出现的不可预测的异常,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和可适应性,增强了系统处理异常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7.
白腐菌对焦化废水中吲哚的降解及其机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选用白腐菌BP降解吲哚,研究了白腐菌在不同培养基中对两种浓度吲哚的降解过程和机理,以及吲哚的降解与白腐菌漆酶酶活、生物量、培养基pH值的关系.结果显示不同培养基中白腐菌可去除99%以上的吲哚;吲哚去除率与白腐菌漆酶活率具有较好的相关性,白腐菌漆酶活率达到最高时,可去除97%以上的吲哚;高浓度吲哚会抑制白腐菌的生长,同时也激发了白腐菌漆酶的产生,秸秆滤出液能促进白腐菌的生长和漆酶活力的增长;白腐菌BP最适pH值为6~7,pH值在5~8之间对吲哚都具有较强的降解能力;在HPLC谱图3~6 min之间出现的新物质可能有氧化吲哚和靛红.  相似文献   
138.
Agent-based scheduling refers to applying intelligent agents to autonomously allocate resources to jobs.Decentralized agent-based scheduling approaches have ach...  相似文献   
139.
基于Unity3D研制了一种由地面控制终端、机器人本体和三维仿真系统3部分组成的水下机器人半实物仿真系统,为水下机器人开发过程中的性能测试、控制算法分析和人员操作培训提供了仿真和测试平台。该系统采用同一地面控制终端作为三维仿真系统和机器人控制系统的统一指令输入源,以实现虚拟对象和机器人本体的同步工作,可对系统进行实时监测、调参。采用多目视觉技术对机器人位置采集,对传感器数据进行卡尔曼滤波处理。机器人运动仿真试验结果表明,机器人实际运动路径和仿真规划路径基本相同,该系统动态响应性和控制系统同步性较好。  相似文献   
140.
Expanded granular sludge bed (EGSB) reactor and bioaugmentation were employed to investigate biohydrogen production with molasses wastewater. The start-up experiments consisted of two stages. In the first stage (0~24d) seeded with activated sludge, the butyric acid type-fermentation formed when the initial expanding rate, organic loading rate (OLR), the initial redox potential (ORP) and hydraulic retention time (HRT) were 10%, 10.0 kg COD/(m3·d), - 215 mV and 6.7 h, respectively.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second stage on day 25, the novel hydrogen-producing fermentative bacterial strain B49 (AF481148 in EMBL) were inoculated into the reactor under the condition of OLR 16. 0 kg COD/(m3·d), ORP and HRT about - 139 mV and 6.7 h, respectively, and then the reaction system transformed to ethanol-type fermentation gradually with the increase in OLR. When OLR, ORP and HRT were about 94.3 kg COD/(m3·d), -250 mV and 1.7 h, respectively, the system achieved the maximum hydrogen-producing rate of 282.6 mL H2/L reactor· h and hydrogen percentage of 51%~53% in the bioga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