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8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15篇
系统科学   11篇
丛书文集   6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107篇
研究方法   7篇
综合类   433篇
自然研究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4年   9篇
  1981年   6篇
  1979年   7篇
  1977年   8篇
  1975年   4篇
  1974年   6篇
  1973年   5篇
  1972年   4篇
  1971年   9篇
  1970年   12篇
  1969年   4篇
  1968年   5篇
  1967年   6篇
  1966年   7篇
  196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51.
Due to complexities and genetic heterogeneities of biological phenotypes, robust computational approaches are desirable to achieve high generalization performance with multiple classifiers, perturbations of the data structures, and biological interpretation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tend our developed ensemble decision approach to distinguish multiple heterogeneous phenotypes and to elucidate the underlying molecular bridges that intertwine the subtypes. Our work identifies the significant molecular mechanisms (disease-relevant genes and functions) that underpin the complex molecular mechanisms for distinction between multiple phenotypes. Feature genes and hierarchical gene cores identified by our method have achieved high accuracy in the classification of multiple phenotyp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analysis strategy is feasible and powerful in the classification of biological subtypes and in the explanation of the molecular connections between clinical phenotypes. Biological interpretations with Gene Ontology revealed concerted genetic pathways for some lymphoma subtypes.  相似文献   
552.
ZrO2掺杂TiO2纳米粉的共沉淀法制备及相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离子掺杂对晶体相变的促进或抑制作用,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Zr^4+掺杂量分别为0,2%,5%,7%,10%和13%(摩尔分数,余同)的纳米TiO2,研究Zr^4+掺杂对TiO2从纳米锐钛矿型向金红石型转变的影响,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显示所制备的锐钛矿型TiO2的颗粒直径在10~20nm之间,经X射线衍射研究发现,少量的Zr^4+掺杂抑制了锐钛矿晶粒的长大,将锐钛矿开始向金红石转变的相变温度从750℃提高到850℃.锆可与TiO2反应生成化合物ZrTiO2,为避免该化合物的生成,Zr^4+掺杂量不宜超过10%.  相似文献   
553.
低温烧结3Y-TZP陶瓷的力学性能和耐磨性能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研究了低温烧结 3Y_TZP的烧结性能、力学性能以及耐磨性能 .经成型后的ZrO2(x(Y2 O3 ) =3% )在常压、12 5 0~ 145 0℃温度下 2h烧成 .由于该粉料有很高的烧结活性 ,在 130 0℃低温烧成下就获得了相对密度大于 99%的烧结体 ;在 140 0℃烧成温度下3Y_TZP获得最佳的力学性能和耐磨性能 ,其抗弯强度、断裂韧性和维氏硬度分别达到95 3MPa ,9.1MPa·m1/2 和 12 .7GPa .应力诱导相变是主要的增韧机理 .  相似文献   
554.
多功能宽离子束形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了多功能宽离子束形成的物理过程,给出了均匀束、会聚束及球状发散束的设计原则和方法,并列举了实例和测试方法.其中球状发散束则为首次提出的.这些宽离子束均已应用于离子束直接淀积、离子束溅射淀积及离子束辅助镀膜技术等薄膜工艺,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55.
各向异性对断块油藏地层压力分布及油井井底压力有明显影响。针对无限大两夹角扇形断块油藏,建立了
考虑断层闭合的单相不稳定渗流模型,利用坐标变换及数值计算得到不同生产时间各向异性断块油藏地层压力及油
井井底压力,分析了不同生产时间、断层夹角和渗透率强度系数对地层压力及油井井底压力影响。通过分析得出:各
向异性油藏压降损失在方向上存在差异,地层压降更多发生在主渗透率方向上;断层夹角越小,断层边界对生产影响
越大,地层及油井井底压力值越低;油井井底压力随渗透率强度系数变化不呈现出单调变化关系,存在先减小后增大
趋势。  相似文献   
556.
本文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微机局部网络及其系统的基本概念;第二部分介绍了Trans——Net局部网络的主要性能及其功能;第三部分是全文的重点,这部分详细地叙述了在办公自动化(OA)环境下T——Net局部网络的应用、功能开发及扩充的十七条命令;第四部分以发文命令为例介绍了程序框图及其执行过程。  相似文献   
557.
添加羧甲基纤维素稳定酸性乳饮料胶体体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蛋白质化学与胶体化学的原理出发,根据生产实际情况,系统地探讨应用羧甲基纤维素稳定酸性乳饮料胶体体系的条件,提出解决酸性乳饮料沉淀问题的方法.结果表明,正确控制调酸混合顺序、混合温度、搅拌速度、混合液浓度等条件,有可能形成粒径足够小的羧甲基纤维素-酪蛋白颗粒的复合体,确立胶体体系稳定的基础.通过对羧甲基纤维纱素加量、体系pH值等溶液条件的正确控制,能确保形成稳定的羧甲基纤维素-酪蛋白复合体,有效地阻止酪蛋白颗粒间的聚焦沉淀,正确控制以上因素所生产的酸性乳饮料十分稳定  相似文献   
558.
应用微分几何语言和加权余量法导出电磁场统一边值问题的广义变分公式,用一静电场实例验证了统一广义变分公式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559.
金属卟啉类化合物特性及光催化机理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卟啉及金属卟啉类化合物的合成、性质及相关应用,重点综述了卟啉及金属卟啉类化合物的光电特性和光电化学性质,包括光致电子转移、光激发能量转移和高价金属卟啉氧化物种形成等,归纳了其光催化作用机理,包括光致电子转移产生的对分子氧的活化机理(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机理)、光激发能量转移导致基态三线态氧活化产生的单线态氧机理和高价氧化物种对分子氧和H2O2的活化产生具有高氧化活性自由基机理,并对异相光催化体系及光催化应用作了概括.  相似文献   
560.
残余奥氏体对高铬白口铸铁磨料磨损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改变高铬白口铸铁(15Cr-2Mo-1Cu)的热处理工艺,得到一系列残余奥氏体数量在0~60%范围内变化的基体组织;考察了残余奥氏体对低应力、高应力和有冲击载荷存在的动载磨料磨损特性的影响;运用X射线新方法测定了各种磨损后残余奥氏体诱发马氏体转变的数量、层深及分布梯度.研究结果表明:残余奥氏体对耐磨性的影响与磨损系统和残余奥氏体的稳定性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