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85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128篇
系统科学   739篇
丛书文集   1151篇
教育与普及   523篇
理论与方法论   31篇
现状及发展   1032篇
研究方法   1323篇
综合类   7536篇
自然研究   11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30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649篇
  2011年   829篇
  2010年   236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741篇
  2007年   748篇
  2006年   942篇
  2005年   955篇
  2004年   755篇
  2003年   698篇
  2002年   641篇
  2001年   526篇
  2000年   749篇
  1999年   254篇
  1998年   63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54篇
  1993年   78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67篇
  1990年   44篇
  1989年   59篇
  1988年   43篇
  1987年   52篇
  1986年   64篇
  1985年   67篇
  1984年   61篇
  1983年   57篇
  1982年   65篇
  1981年   46篇
  1980年   25篇
  1979年   32篇
  1971年   34篇
  1970年   61篇
  1959年   206篇
  1958年   369篇
  1957年   271篇
  1956年   221篇
  1955年   219篇
  1954年   249篇
  1953年   152篇
  1952年   174篇
  1951年   113篇
  1948年   7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世间万物有生有灭,无一例外。大约50亿年前,太阳系星云的崩溃形成了原始的星球和行星体系。我们的地球也应运而生。20亿年后,地球上有了生命。从此,千千万万种生物体经历了出现、昌盛和衰亡的过程,它们的一席地位只有化石才能作证。几千万年前,我们的祖先也登上了舞台,翻开了地球  相似文献   
102.
热带雨林是世界森林资源最丰富资源之一,不仅生物物种丰富,能提供各种珍贵木材和其他许多食物原料、工业原料、燃料、药物,而且蕴藏着难以估计的基因资源。热带雨林这种资源不只种类多,而且数量大,生产潜在力再生力强大。许多科学上估计这种多种价值是当前人类最珍贵的最大量的资源所在。  相似文献   
103.
104.
引言众所周知,人口多、环境消耗大是我们面临的重大问题。我将考虑问题的一方面,这方面一直伴随着人们对于文明舒适的追求。因为这种追求远为巨大的部分,以无机矿物和建筑材料的形态,终归来自大地,并与生态系统(土壤、动植物等)紧密相联。开采和其他活动引起生态系统破坏成了文明的必然部分,的确并不奇怪。仅我们英国的荒废土地已扩展到340,000公顷,这个过程可能还在继续。  相似文献   
105.
经济发展速度大多数对于未来能源需求的估算都把世界经济的年增长率定为百分之三。在这个基础上,1980到2000年间基本能源需求的增长幅度,看来将为百分之三十到五十,或者会更大一些。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取决于石油价格的能源价格。有一项具有代表性的估算指出:从剔除了通货膨胀这一财政因素后看,从1977~2000年,能源的价格大体上要增加一倍。  相似文献   
106.
历史上有几个时期,地球上所有的生命都消失了。这种现象发生最强烈的一次是六千五百万年以前,包括恐龙在内的所有的动植物突然从地球上消声匿迹。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样巨大的灾变?曾经广泛流行的碰撞理论认为,罪魁祸首是陨石、彗星一类的天体。在此之后,加利福尼亚大学柏肯利分校的物理学家Richard A.Muller以及他的同事们又提出了一种理论,奈梅希斯(Nemesis,希腊神话中的复仇女神)理论,该理论认为:在围绕太阳旋转的天体中,有一颗“死星”,正是这颗“死星”导致了发生周期惊人准确的群体消亡现象。无论上述哪一个理论被证实,我们都必须重新认识太阳系,重新认识太阳系的生命活动周期。这篇文章描述了两个理论的诞生过程,作者Muller还提供了鲜为人知的科学家工作和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107.
雷达的历史     
用无线电传输中的反射或再辐射的能量探测飞机和其它物体的设想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几十年在几个国家已经出现。美国、英国、法国、荷兰、意大利、日本和俄国都能谈一些在这期间他们国家的各自发展。但一般公认:从1935年起英国的工作是最朝气蓬勃的、富有创造性的和最有成效的。其原因可在约翰逊(Johnson)博士的名言中找到答案:“先生,当一个人知道他处于两周内被绞死的时侯,就会惊人地集中他的精力!”五十年后,让我们回忆当时在英国集中精力的原因以及产生的一些效果。原因来自纳粹德国的威胁日益增加,而且特别是在1934年的夏季空军演习中暴露了我们防御的缺陷,英国容易受到德国空军的空袭,这些都说明为了探测飞机,特别在夜间探测飞机,需要比光和声音更好的手段。当然这并没有直接导致雷达的发明。纳粹的威胁刺激了航空部科学研究的领导人威姆佩里斯(Wimpe-ris),他请斯劳(Slough)无线电研究站的主管人瓦特逊-瓦特(Watson-Watt)探讨向飞机发射更大能量的无线电波,通过加热机组人员使他们不能忍受的可能性的研究。瓦特逊-瓦特将计算任务交给他的助手。威尔金斯(Wilkins)立即表示:从数量级上说,这个方案是不能实行的。当他把这个意见向瓦特逊-瓦特报告时,瓦特逊-瓦特说:“好吧!那末如果致死的电波不可能实现,我们能如何帮助他们?”后来威尔金斯写道:“我回答的大意是:据我了解,邮电工程师已经注意到,当飞机飞近他们的通讯接收机所在地时,甚高频接收受到干扰。这种现象可以用来探测敌机。”在这次谈话里,在英国军用雷达即使不是产生,但可以说它已在酝酿。实际上,这方面早就有一些设想。著名的有:在1931年的布特门德(Betement)和波拉德(Pollard),甚至在1925年乔治五世在皇家协会的会议上就有些设想。但大多数由于缺乏政府支持,这些都得不到发展。  相似文献   
108.
没有认识主体的认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刊去年第8期译载Popper的一篇文章时,曾提到他的第三世界理论。这引起了一些读者的兴趣。本文是他在一次国际学术会议上的演说(1967,8,25;载Objective Knowledge,Oxford,1975),第一次系统阐述了他的这个理论。特译载于此,以饷读者。 Popper提出,人类的主观思维(他所谓第二世界)借物质存在(第一世界)而创造了一个思想的客观内容的世界。它类似于动物所创造的蛛网、蜂窝等。但它是客观的,并不是人类有意创造的,不是合乎目的的;它又是自主的,有自己的发展规律,并反馈于第二世界。就科学说,它包括科学问题、猜测、讨论、批判、论据等等,主要是通过试探性理论和批判谬误而自我发展。传统哲学,柏拉图和黑格尔承认精神的客观性,但神秘化了;经验论只研究主观思维,根本离开了认识论的主题。 Popper是一个反对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家,但他的许多观点又包含着许多辩证法因素,这就更值得我们认真研究了。  相似文献   
109.
1 .INTRODUCTIONMultiple classifier fusion or combination has prov-enitself a powerful tool for achieving high classifi-cation accuracy with moderately discri minatingclassifiers .If only output class labels are availablethe voting fusion[1]is often used as a decisionlevelfusion. However ,the main drawback of the votingfusion is that all classifiers are considered equallyreliable and this maylead to a confident decisiontobe changed by a less reliable classifier . A possibleway of overcomin…  相似文献   
110.
    
1 .INTRODUCTIONHigh-accuracy headinginformationis ani mportantparameter which is used to ensure the security ofships and the kilter of the weapon systems . One ofthe main factors which affect the precision of navi-gation devices’heading information is initial erec-tion error and drift error of the devices . Dynamicinitial calibrationin dockis al ways a difficult prob-lem when navigation devices are first installed orthe ships are mooring. This results a series ofharmful effects such as 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