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86篇
  免费   299篇
  国内免费   486篇
系统科学   434篇
丛书文集   231篇
教育与普及   144篇
理论与方法论   54篇
现状及发展   47篇
研究方法   23篇
综合类   7435篇
自然研究   3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79篇
  2022年   177篇
  2021年   184篇
  2020年   135篇
  2019年   87篇
  2018年   129篇
  2017年   159篇
  2016年   148篇
  2015年   307篇
  2014年   338篇
  2013年   383篇
  2012年   405篇
  2011年   430篇
  2010年   369篇
  2009年   418篇
  2008年   454篇
  2007年   415篇
  2006年   375篇
  2005年   338篇
  2004年   300篇
  2003年   253篇
  2002年   358篇
  2001年   321篇
  2000年   244篇
  1999年   262篇
  1998年   167篇
  1997年   192篇
  1996年   145篇
  1995年   124篇
  1994年   131篇
  1993年   86篇
  1992年   109篇
  1991年   78篇
  1990年   57篇
  1989年   68篇
  1988年   54篇
  1987年   34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7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51.
The nuclear capsid protein gene (vp39) ofBombyx mori 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 (BmNPV) was amplified successfully by PCR technique and inserted into pGEM 3zf(+). The 5′ and 3′ terminal area of the amplified vp39 gene were sequenced with silver-staining dideoxy method. Bmvp39 gene was sub-cloned into the expression vector pRSET-A, and transformed intoE. coli BL21. This gene was highly expressed by IPTG induction. SDS-PAGE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expressed protein is about 38 kd, and the expressed amount reached maxium in 4 h with IPTG induction.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and the Doctoral Foundation of Edn carto Committee Liu Deli: born in 1954, Doctoral Candidate from Huazhong Normal University To whom correspondence should be addressed: (027-7882712-2938)  相似文献   
52.
花生油磷酸酯加脂剂的研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以花生油为原料,经酯交换,磷酸化制备新型皮革加脂剂,并研究了其单一及复配后的加脂性能。  相似文献   
53.
马尔柯夫链状预测的概率计算及拓广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提出了一种马尔柯夫链状预测中的概率计算新方法:状态划分矩阵法;具有模糊状态的马尔柯夫链的概率计算公式,并用实例计算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54.
为探讨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后体内出现的自身抗体的病理意义及其引起的自身免疫的发生机制。方法:对161例HCV感染者进行了八种自身抗体(抗核抗体、类风湿因子、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抗甲状腺微粒体抗体、抗双链DNA抗体、抗RNP抗体、抗Sm抗体、抗精子抗体)的检测。结果:有52例检出69项次自身抗体,自身抗体检出率为32.3%,显著高于健康人对照组(P<0.005)(未计抗精子抗体)。结论:HCV感染可能是诱发自身免疫反应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5.
建立缺陷型重组腺病毒载体介导的胸苷激酶基因治疗系统(Adtk/ACV),进行离休和活体治疗大鼠C6脑胶质瘤研究.将质粒pAdtk与pJM17共转染腺病毒包装细胞──293细胞,同源重组后制备纯化的Adtk并以PCR证实;Adtk对离休C6细胞的杀伤作用随着Adtk滴度和ACV剂量增加而增强,并有旁观者效应,而未转染C6细胞和AdLacZ转染C6细胞均未被杀伤;扫描电镜下见Adtk/ACV处理的细胞呈明显病理改变;ACV可有效杀伤Adtk/C6细胞.在大鼠脑立体定向仪引导下于右额叶接种2×106个C6细胞,分别于第3,6,8和10天原位注射Adtk,同时腹腔注射ACV(100mg/(kg·d-1)),3d组、6d组、8d组大鼠成活期在90d以上,组织学检查未发现肿瘤细胞.10d组成活期(28.5±4.6)d,而C6未治疗组和AdLacZ/ACV治疗组成活期分别为(1.8±3.1)d和(14.0±2.2)d.本文建立的Adtk/ACV在离体和活体水平对大鼠C6脑胶质瘤有强烈的杀伤作用,效果确实,应用方便,ACV价格便宜,有潜在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6.
在PKI(PUBLIC Key Infrastructure)技术广泛用于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的今天,对网上的资源进行授权服务的需求变得越来越迫切.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技术RBAC(Role_based Access Control)有效地解决了权限管理的复杂性,降低了管理开销,还能为管理员提供一个较好的安全政策的环境.本文提出了一种将PKI技术与RBAC技术相结合的方案,实现了基于身份认证的安全访问控制.  相似文献   
57.
本文系统研究了南方红豆杉(Taxus chinensisvar.mairei)扦插育苗中穗条来源对生根率的效应。结果显示,采条母树龄、穗条年龄和穗条采自的树冠部位均对扦插生根率影响较大。本研究3年龄实生苗优于胸径10-20 cm的母树,后者又优于胸径30-40 cm的母树,胸径50 cm以上的最差,且差异显著。在母树龄和树冠部位一样的条件下,1年龄穗条的生根率显著高于2年龄穗条,树冠中部穗条优于上部,下部穗条生根率最低。采用3年龄实生苗为采条母树,并采集树冠中部的1年龄穗条,其最高生根率可达98.7%。研究结果为扦插繁殖中穗条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8.
根据1997~2003年温州区域环境噪声的监测数据以及相关影响因素的数据,采用两次残差修正GM(1,1)对2010年前温州区域环境噪声进行预测,并进行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为一级模型,进行中、短期预测精度高,相对误差仅为±0.2%,预测结果可为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59.
卟啉杀虫剂对稻蝗的毒杀作用及机理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太原晋源区的中华稻蝗为材料,用以5-氨基乙酰丙酸(ALA)为主要成份的卟啉杀虫剂作用蝗虫,7d内处理组雄虫全部死亡,而对照组雄虫死亡数约为一半,雌虫死亡数在低浓度下无明显差异.用荧光检测法和考马斯亮蓝蛋白测定法对试虫作进一步的毒性分析,发现卟啉杀虫荆作用于蝗虫后,导致雄虫体内每克组织蛋白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A分析组平均降低73.049mg/g,B分析组降低106.271mg/g.雌虫体内每克组织蛋白含量与对照组相比下降不显著,A分析组平均降低22.741mg/g,B分析组为6.640mg/g.由此得知,卟啉杀虫剂对试虫的作用效果与试虫体内每克组织蛋白含量呈相关关系.此外,分析表明,卟啉杀虫荆作用于试虫后,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试虫体内每毫克蛋白原卟啉Ⅸ(PpⅨ)的含量普遍提高,这一点与Constantin A.Rebeiz的部分实验结果基本吻合.同时还发现,A分析组中雄虫平均每毫克蛋白PpⅨ含量处理组比对照组高0.351gg/mg,雌虫的高0.277pg/mg,前者比后者多0.074pg/mg.B分析组中雄虫平均每毫克蛋白PpⅨ含量处理组比对照组高0.171μg/mg,雌虫的高0.103μg/mg,前者比后者高0.068μg/mg.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卟啉杀虫剂对试虫的作用效果与试虫体内每毫克蛋白中PpⅨ含量呈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卟啉杀虫剂对试虫的作用效果是由PpⅨ的光敏毒性引起的.  相似文献   
60.
Mo/CuZSM-5的微波辐射法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助微波辐射,制备出一系列具有不同Cu^2+交换度的Mo/CuZSM-5催化剂,并探讨了交换液浓度、固液比、微波强度以及微波加热时间对交换度的影响.研究了不同交换方法、不同交换度下的催化剂对甲烷无氧芳构化反应的催化效果,并进一步对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实验结果表明:交换液浓度和固液比对交换度有较大的影响;与室温离子交换法相比,微波辐射下的离子交换速率和交换度大幅度提高.对不同催化刺样品催化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催化活性与Cu^2+含量密切相关,Cu^2+的适量引入有助于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测试结果表明:微波辐射离子交换并未改变分子筛载体的结构;Cu^2+的引入促使更多的活性物种分布在催化剂外表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