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2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65篇
系统科学   71篇
丛书文集   21篇
教育与普及   19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现状及发展   11篇
研究方法   3篇
综合类   1069篇
自然研究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根据地貌变化,在研究区共施工7个场地33个钻孔,对其中2个代表性钻孔的213个岩芯孢粉样品,采用孢粉谱定量分析法,通过孢粉百分比图式、浓度图式将其划分出若干孢粉组合带,并结合C14和光释光测年数据,揭示了漳州地区第四纪以来的气候演化过程.8.5 ka以来气候演化基本与我国南方区气候演化一致,以温暖气候为主,经历了由温暖偏干到温暖偏湿波动变化的7个阶段.植被经历了中亚热带含针叶树的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混交林→北亚热带灌草丛→中亚热带含松、柏树的常绿阔叶林→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南亚热带含针叶树的常绿阔叶林→南亚热带含针叶树的灌草丛→南亚热带针叶林-灌丛的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62.
解变分不等式的交替方向法每一步需要解一个(几个)变分不等式子问题,算法的有效性受这些子问题的影响很大.本文提出了一个解线性变分不等式的简单的交替方向法. 在每一步迭代中,只需要做矩阵-向量乘法和到简单集合的投影,使得算法的效率得到保证.在适当的条件下证明了算法的全局收敛性.初步的数值结果表明,我们的新算法较原有同类算法有所改进.  相似文献   
63.
对磨削、铣削加工得到的淬硬钢SKD11表面完整性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比干磨削和干铣削加工工件表面层的金相组织.发现干铣削时,铣刀后刀面磨损引起的铣削温度升高对工件表面完整性有很大的影响.随着加工温度升高,工件表面逐渐产生回火马氏体,这是造成工件表面硬度下降的主要原因.进一步的试验表明,如果选用合适的刀具和加工参数,可以得到较好的表面完整性;如果采用较小铣刀的磨钝标准可以避免出现回火马氏体.对淬硬钢进行精加工时,以铣代磨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64.
NaCl、Na2SO4对盐芥生长和生理胁迫效应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用含有0、100、150、200mmol/L NaCl和Na2SO4的Hoagland培养液处理盐芥幼苗,处理一定时间后测定其鲜重、干重、离子含量、质膜透性、Na /K 比值、光合速率等的变化.结果表明:两种盐处理都能抑制盐芥的生长,并且Na2SO4处理比相同浓度的NaCl处理抑制更明显;盐芥肉质化程度降低;盐芥地上部及根部Na 含量远远高于对照,并且盐主要积累在地上部.这些结果说明盐芥不是稀盐盐生植物,也不是拒盐植物,推测其耐盐机制可能建立在基础生理生化的代谢上.  相似文献   
65.
容栅数显卡尺同步显示软件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容栅式数显卡尺同步显示装置的硬件、软件设计.该同步显示装置是把数显卡尺RS232接口输出信号送入以8051单片机为基础的信号处理电路,配以数据接收、数据处理、数据显示等软件,实现测量信号远距离传输,该装置在机床标尺等数显装置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66.
The Louzidian normal fault occurs as the eastern detachment fault of the Kalaqin metamorphic core complex. Field observations and microstructural analyses reveal that the Louzidian-Dachengzi ductile shear zone developed in its lower-plate was genetically related to sinistral strike-slips and extensional faulting. Two samples from this ductile shear zone yield 40Ar-39Ar plateau ages of 133 Ma (Bi) and 126 Ma (Kp), which are concordant with their isochron ages. The plateau age of 133 Ma (Bi) records the formation age of the ductile shear zone. The inconsistent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arlier strike-slip ductile shear zone and the later normal fault makes the Kalaqin Quasi-metamorphic core complex distinctive from Cordilleran metamorphic core complex. These ages provide important geochronological data for putting constraints on the formation age and genesis of such ductile shear zones.  相似文献   
67.
Two ductile shear zones trending EW and NNE respectively not only controlled the tectonic framework of the northern North China, but also constrained the geodynamic background for gold mineralization in this region. Field observations and microstructural analyses reveal that the EW trending ductile shear zones are mainly contributed to dextral compressional deformation resulting from top-to-the-southeast oblique thrust shearing, whereas the NNE trending ones are genetically related to sinistral strike-slip and extensional faulting. One sample from the former yielded an 40Ar–39Ar plateau age of (219± 4) Ma (Bi) and two samples from the latter gave 40Ar–39Ar plateau ages of (116± 2) Ma (Bi) and (127±3) Ma (Bi). These ages provide constraints on the top-to-the-southeast oblique thrusting event occurring in Late Triassic and the sinistral extensional and strike-slip faulting event which occurred in Early Cretaceous.  相似文献   
68.
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要素研究,是当前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LUCC)研究的热点和关键问题之一。长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迅速,耕地非农占用量大,经济发展与耕地保护的矛盾突出。运用相关分析、主成份分析和回归分析等,通过对典型区原锡山市耕地数量、质量变化驱动要素的定量分析,探讨了县域耕地变化的驱动要素,为进一步研究整个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耕地变化提供借鉴,为合理利用和保护耕地服务。  相似文献   
69.
137Cs应用于我国土壤侵蚀研究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37Cs示踪法技术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长期的土壤侵蚀估算中,但主要局限于水蚀研究领域,在风蚀方面进行的研究则较少。土壤风蚀是导致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地退化和区域环境恶化的最重要原因之一。探讨、研究格进一步完善^137Cs技术在土壤侵蚀方面的研究,尤其是在我国西部风蚀地区土壤侵蚀中的应用,可以提供独立的土壤侵蚀和堆积的数据以及空间分布,对初步测算区域风蚀速率、风蚀时间序列和反映环境变化,为我国西部地区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环境整治以及生态建设提供定量的科学依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初步论述了^137Cs技术在我国土壤侵蚀研究中的进展,探讨了其在西部风蚀地区土壤风蚀研究现状、应用前景和需要注意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0.
作者以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提出了我国南方山区另一种荒漠化——石漠化问题,从阐释什么叫沙漠化和荒漠化入手,论述了我国石漠化土地分布情况,形成原因与严重后果,并提出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