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8篇
  免费   133篇
  国内免费   161篇
系统科学   167篇
丛书文集   55篇
教育与普及   5篇
理论与方法论   7篇
现状及发展   17篇
综合类   225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97篇
  2014年   113篇
  2013年   127篇
  2012年   128篇
  2011年   142篇
  2010年   168篇
  2009年   186篇
  2008年   186篇
  2007年   214篇
  2006年   171篇
  2005年   151篇
  2004年   116篇
  2003年   95篇
  2002年   85篇
  2001年   83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41.
利用无机锌盐和硫粉分别为锌源和硫源,在水热条件下合成微米级的硫化锌(ZnS)球形颗粒,X射线衍射分析(XRD)表明所得的(ZnS)为立方晶体结构。考察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以及不同锌源对产品形貌的影响。扫描电镜(SEM)显示材料为微米级球形颗粒,且这些颗粒是由超细颗粒自组装而成。添加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后得到了由纳米级薄片组成的花状ZnS,从热力学对反应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球形和花状ZnS材料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942.
采用RT-PCR、Western blot、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了CSD在小鼠副性腺器官中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显示,CSD在小鼠副性腺器官中都有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CSD主要定位于精囊腺的高柱状上皮细胞、前列腺的腺上皮细胞和尿道球腺的腺上皮细胞中。结果表明雄性副性腺器官可以通过CSD合成通路参与牛磺酸的合成。  相似文献   
943.
为了解人工湿地种植的3种植物凋落物分解特征,采用网袋法,通过1 a的凋落物分解实验,研究了人工湿地3种植物(美人蕉、狭叶香蒲和梭鱼草)凋落物储量、凋落物分解动态及其对水位降低的响应.结果表明:美人蕉、狭叶香蒲和梭鱼草3种植物凋落物储量分别为1 887.83、1 073.25、2 358.86 g·m-2;分解1 a后,3种凋落物年分解率各自为63.5%、46.5%、61.1%,且它们之间存在差异显著(p<0.05).通过Olson 经典指数模型拟合的3种凋落物分解方程,表明了美人蕉凋落物分解速率最高(k=0.063),其次为梭鱼草(k=0.047),最小为狭叶香蒲(k=0.032);湿地植物立枯期间,模拟3种植物美人蕉、狭叶香蒲、梭鱼草的枯落物(叶)在立枯期间的分解速率比枯落物死亡后放置地表的分解速率各自减少6.9%、8.6%和6.9%.人工湿地岸带,水位降低,美人蕉、狭叶香蒲、梭鱼草3种植物凋落物的分解速率分别较水淹条件下增加了33.8%、42.5%和69.6%.这些结果表明气候变暖,可能降低湿地岸带水位,进而增强湿地碳释放.  相似文献   
944.
针对供应链金融模式下信用风险评价精度受信用特征子集与模型参数影响的问题, 提出一种粒子群协同优化信用风险评价模型. 该模型在充分论证供应链金融风险特征指标体系的基础上, 利用二进制粒子群算法优选特征子集, 并对支持向量机(SVM)参数协同优化. 对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评估进行实验, 并与传统径向基支持向量机和主成分分析特征抽取方法对比, 结果表明, 该模型优选的特征子集和SVM参数能显著提高信用风险评价精度.  相似文献   
945.
为明确玉足海参(Holothuria leucospilota)和花刺参(Stichopus variegatus)的骨片结构及营养成分,本研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玉足海参和花刺参的骨片,采用国家标准测定其营养成分。结果表明,玉足海参的骨片类型为桌形体、扣形体、穿孔板体,花刺参的骨片类型为桌形体、花纹样体、C形体。营养测定结果显示,玉足海参与花刺参含量最多的成分是水,分别为93.83%和96.63%,差异显著(P<0.05)。干物质中,粗蛋白质含量分别为52.90%、53.10%,灰分含量分别为36.80%、35.47%,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粗脂肪含量分别为1.15%、0.89%,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盐分含量分别为15.32%、23.16%,还原糖含量分别为0.63%、0.76%,总糖含量分别为1.74%、1.14%,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本研究的结果丰富了玉足海参和花刺参基础生物学资料,同时营养分析结果表明2种海参均为高蛋白低脂的优质食品,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可以对其进一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946.
地热资源评价是贯穿地热勘查和开发全程的一项工作。不同地热勘查和开发阶段资料的丰富程度不同,评价方法也不同。体积法在地热调查初期或大区域地热资源评价中应用广泛,此时数据较少并呈现较大的空间变化,可结合蒙特卡罗等随机模拟和风险评价方法计算。然而当地质结构较为复杂时,热储温度和体积不易确定。本文基于体积法,通过地质建模求取热储温度和体积,并采用蒙特卡罗法进行模拟,对雄县地区3000 m以浅砂岩和碳酸盐岩热储的地热资源储量进行了评价,可为区域地热资源静态储量的评价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47.
作为未来能源新星的地热资源逐步受到青睐,其中,浅层地热能的利用至关重要。本文介绍了微动探测技术,针对城市地下空间浅层地质结构探测、浅层储量评价精度等不同的实际应用问题和现实工程需求,以迷你阵列微动探测方法为基础,用于精细识别浅层地质结构,获得岩土层厚度信息,精细化评价地热储量。此外,利用数据拟合技术建立地球物理参数与土体热导率的经验关系,预测测试目标区的土体热导率。青岛即墨区的案例,说明了此方法在地热资源开发利用中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948.
回灌是水热型地热资源开发的必由之路。但是,回灌冷水可能会引起热突破,致使开采井水温降低,热田寿命缩短。为此,需要对热田区开采井与回灌井进行合理布局,以实现地热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本文基于地热系统数值模拟平台(OpenGeoSys),采用面向成本的地热田采灌井布局优化方法,充分考虑热田地热地质特征、水文地质特征以及生产的实际需求,输出给定采灌情景下的热储温度与压力的变化,并利用成本核算模型,综合考虑热储压力和温度变化所产生的附加成本,以成本最低为优化目标,给出最优采灌模式。本文以牛驼镇地热田为例,对比了雄县地区群井开采背景下,对井采灌与集中采灌的经济成本。结果表明,对井采灌模式下,热田中心热储压力下降较小,但温度下降较大;集中采灌模式下,热田中心热储压力相对较大,温度下降相对较小。对其进行成本核算表明,在50年的开发寿命以内,采用对井模式产生的成本为1.4×108元,采用集中采灌模式则为6×107元,优于对井采灌模式。本文所采用的优化算法,适用性广,有助于地热田的可持续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949.
为了支持中深层地热资源取暖产业化发展,寻找热资源储量大且易于开发利用的地热聚集区和研发相应的高效率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关键技术至关重要。经过20年的探索与实践,在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我们完善了地热系统源通储盖分析理论原理和地热储层聚热机理的识别方法。在华北牛驼镇凸起上确定了首个大型岩溶热储,并且提出了二元聚热模式,在原有模式上发展为沉积盆地中低温对流-传导复合型地热系统。这是在华北克拉通独特地质构造-热背景上形成的渤海湾盆地特大型地热聚集系统。这个以中上元古界雾迷山组碳酸盐岩为主体的岩溶热储,储层厚度大,温度高、储层孔渗性好、水质优、易开采、好回灌。针对这类热地热资源可持续开采而研发的采灌优化设计技术和动态监测与数值模拟技术,形成了一整套热储开采技术。我们基于政、产、学、研相结合的思路,自2009年起,在河北雄县实施了百万平方米级中深层水热型地热清洁取暖示范工程。经过5年左右的建设,与2014年被国家能源局认定为“雄县模式”,并向全国推广。该项目超过了冰岛的雷克雅未克地热取暖项目,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同类地热取暖工程。经过5年以上的运行监测和检验,项目实现了百分之百回灌的高质量发展标准,是真正意义上的地热清洁取暖示范工程。基于大华北地区和全国同类热储的对比研究,我们发现类似的热储还有很多,技术推广应用的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950.
使用植皮手术后小鼠的淋巴细胞作为研究目标,针对其动态形变提出一种局部形变特征,用于提取细胞形变过程中的时序信息和空间信息.该特征提取算法被应用在淋巴细胞形变数据集上,并与多个基于图像特征的形变度量算法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局部形变特征能根据形变特性准确分类细胞,在度量和分类细胞动态形变方面比基于图像特征的算法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