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7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87篇
系统科学   90篇
丛书文集   59篇
教育与普及   51篇
理论与方法论   6篇
现状及发展   14篇
研究方法   5篇
综合类   180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128篇
  2007年   87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71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89篇
  1996年   85篇
  1995年   66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51.
针对传统车载交通信息数据发布系统存在操控复杂、用户体验效果差、响应时间过程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驾驶行为识别的车载交通信息数据实时发布系统。在车联网环境下,设计车载交通信息数据实时发布系统的硬件部分,其主要包括ARM处理器、GPS接收模块、行车记录信号采集模块、接口模块、存储器、车载网络、报警模块等。通过层次分析法对主因子决策权重进行分析,对驾驶行为特征进行提取,提取结果即为驾驶行为识别结果,根据识别结果和交通安全调查结果得到影响驾驶员行为的关键组成因子,实现对异常汽车运行信息和异常驾驶行为信息进行警报处理。实验结果表明,所研究系统易于操控,并具有良好的人机交互体验,能够减轻驾驶员心理负担,提高驾驶安全性,且响应时延低。  相似文献   
952.
目的探讨慢性肝病患者肝穿活检组织病理学特征.方法筛选106例符合慢性肝病组织穿刺活检标本,所有标本行HE染色、Masson染色、网状纤维染色及D-PAS特殊染色,并评估肝穿组织炎症活动度及纤维化程度.结果 106例肝穿刺活检组织中检测出慢性肝炎86例,肝炎性早期肝硬化13例,肝炎后肝硬化7例,其中3例合并肝癌.在86例慢性肝炎中,轻度慢性肝炎44例,中度慢性肝炎33例,重度慢性肝炎9例.106例慢性肝病中,G1S0 12例,G1S1 39例,G2S2 26例,G3S3 19例,G4S4 10例.结论肝穿刺病理检查对评估肝组织活动度和肝纤维化分期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53.
学校教育生态特指教师工作和成长的学校环境,是教师在学校从事教育教学和其它工作的外部条件要素及其与各要素直接或间接相关的各种现象的集合。本研究通过对某高校教学问题的调查,探讨了学校教育生态对教师及其教学工作的影响,发现为教师发展营造一个和谐、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是学校整体目标得以实现的关键之所在,也是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最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54.
首先,从全生命周期视角出发,对我国能耗增长的根源进行了剖析;其次,剖析了节能的基本概念和内涵,指出应重点区别建设型能耗和运行型能耗;最后,总结了中长期节能的战略目标,以及制度节能、系统节能、技术节能3类实现措施,并对系统节能开展了住宅寿命问题的案例分析。  相似文献   
955.
针对多机器人系统的增强学习问题,为提高机器人的学习速度和充分利用通信范围内其他机器人的增强学习的经验和结果,给出了2类基于局部加权k近邻时间差分的多机器人系统的交互式学习策略.对于机器人之间通信无时滞情形,基于环境感测和任务信息状态描述的局部加权k近邻状态选择方法,机器人通过对自身和通信范围内其他机器人Q值表的比较和分析,对其自身的Q值表进行优化迭代更新.在此基础上,分别给出了基于全局通信条件下和局部通信条件下多机器人系统的异步的互增强学习方案.最后,通过仿真实验进一步验证了所提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56.
为解决轻钢结构承载能力低、敲击空鼓、防火防腐等诸多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中间支撑轻钢灌浆墙体,其龙骨截面形式为多肢组合截面.开展了竖龙骨和立柱龙骨的轴心受压试验,并进行了精细化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在轴心荷载作用下,竖龙骨和立柱龙骨主要发生整体弯曲屈曲破坏,且伴随有畸变屈曲现象,二者出现的先后顺序不同.立柱轴压承载力达到127kN,可以作为墙体体系中的主要受力构件.ABAQUS有限元软件可以精确地模拟出冷弯薄壁型钢组合截面龙骨的极限承载力和破坏模式,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通过调整长细比及有效截面面积,对现行规范中轴压构件承载力计算方法进行修正,得到了竖龙骨与立柱轴压承载力的合理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957.
以某城市城区主要功能区表层土壤0~10cm中As、Cd、Cr、Cu、Hg、Ni、Pb、zn8种化学元素在采样点处的含量和背景值为基础,利用插值方法,给出主要观测区域内8种主要化学元素的空间分布;并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及聚类分析探究污染原因,建立了城市表层土壤化学元素污染传播的核回归模型.利用该模型对化学元素的污染趋势进行模拟仿真,形象化展示了化学污染传播的动态过程.  相似文献   
958.
基于时序结构KICA和OCSVM的过程故障检测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核独立元分析故障检测方法中,快速独立元分析法易受分离矩阵初值影响且没有考虑数据的时序结构信息,Mahalanobis距离型监控量会导致故障检测率的降低。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基于时序结构核独立元分析和单类支持向量机的故障检测方法,将核独立元求解问题转化为核白化数据时延协方差矩阵加权和的特征值分解问题,采用提取的独立元建立单类支持向量机统计模型,构造监控统计量来检测过程故障。独立元信号提取实验和田纳西-伊斯曼(TE)过程故障检测实验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利用数据的时序结构信息,避免分离矩阵初值对独立元提取的影响,能够有效缩短故障检测的延迟时间,提高故障检测率。  相似文献   
959.
Private data leakage is a threat to current integrity verification schemes of cloud components. To address this issue, this work proposes a privacy-enhancing Structural Integrity Verification(SIV) approach. It is made up of three processes: proof organization, proof transformation, and integrity judgement. By introducing a Merkle tree technique, the integrity of a constituent part of a cloud component on a node is represented by a root value. The value is then masked to cipher texts in proof transformation. With the masked proofs, a structural feature is extracted and validated in an integrity judgement by a third-party verification provider. The integrity of the cloud component is visually displayed in the output result matrix. If there are abnormities, the corrupted constituent parts can be located. Integrity is verified through the encrypted masked proofs. All raw proofs containing sensitive information stay on their original nodes, thus minimizing the attack surface of the proof data, and eliminating the risk of leaking private data at the source. Although some computations are add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time overhead is within acceptable bounds.  相似文献   
960.
Usually, only crystalline basement is strong enough to store the massive strain energy that can be released in a damaging earthquake. By contrast, sedimentary cover is weak, because of its relatively high porosity and fluids. Therefore, it generally cannot accumulate enough energy for strong earthquakes. On January 31, 2010, a M5.0 earthquake occurred near the border of Suining and Tongnan in China. It excited strong short-period Rayleigh waves Rg, indicative of its shallow focal depth. The focal depth is constrained to less than 4 km, most probably in the range of 1-3 km, by modeling amplitude dependence on the frequency and waveforms of teleseismic depth phases (pP, sP). Because the local Mesozoic sedimentary cover is about 6 km thick, this earthquake should have occurred in the sedimentary cover. Though some shallow earthquakes with magnitudes up to M4 occur in Paleozoic sediments, this earthquake is the first M5 event studied in Mesozoic sedimentary cover. This event provides a rare opportunity to study seismogenic processes of damaging earthquakes in sedimentary basi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