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7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87篇
系统科学   90篇
丛书文集   59篇
教育与普及   51篇
理论与方法论   6篇
现状及发展   14篇
研究方法   5篇
综合类   180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128篇
  2007年   87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71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89篇
  1996年   85篇
  1995年   66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水镁石纤维水泥混凝土工作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水镁石纤维的加入使水泥混凝土的流动性差,导致其无法充分发挥其增韧作用的问题,通过混凝土坍落度试验,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分别研究了水镁石纤维等级、用量、减水剂种类、减水剂纤维比等因素对水泥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水镁石纤维混凝土影响程度最大的是水灰比和纤维长径比(水镁石纤维等级),其次是减水剂纤维比,影...  相似文献   
942.
影响织物遮光性的因素很多,包括外部条件、织物本身因素等.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影响织物遮光性的织物基本参数,包括织物的厚度、紧度、面密度、纱线线密度以及颜色等进行了研究,并提取了3个主因子——紧密度因子、重度因子和厚度因子,结合颜色因子,这些主因子可以很好地代表有关参数的信息,并能对织物遮光进行解释.其中紧密度因子代表织物紧度、经纬密等信息,表征了织物空隙的多少,通过影响直接透射光等影响遮光性.重度因子代表有关织物面密度、经纬纱线密度信息,厚度因子主要代表织物厚度,通过影响光线在织物中光程的变化影响织物的遮光性.颜色因子代表的颜色相关信息,通过染料对可见光的选择性吸收和反射等作用,影响织物遮光性.  相似文献   
943.
在海洋环境下,为有效地将微弱的轴频电场信号提取出来,本文在对小波包熵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小波包熵的船舶轴频电场信号消噪方法.首先使用小波包变换对测量信号进行多子带分解,并将各子带分成几个子区间;然后计算各子带不同子区间的小波包熵,利用最大小波包熵自适应地选择各子带的阈值;最后对各子带的小波包系数进行阈值处理,并利用处理后的小波包系数对信号进行重构.通过实测数据和仿真数据对该消噪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此方法在低信噪比情况下能较好地将微弱的轴频电场信号从环境背景噪声中分离出来.  相似文献   
944.
西藏是一个生态资源丰富的地区,旅游业是其支柱产业,如何实施旅游业中的生态保护,即生态旅游,是决策者应该关注的重点。文章认为,在开发生态旅游的政策制定过程中,必须关注自然生态环境、经济与文化等方面的成本收益分析,只有全面进行成本收益分析,才能实现经济、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45.
为了了解眉斑并脊天牛(Glenea cantor)纤维素酶的性质,选取以木棉树(Bombax ceiba)为食的眉斑并脊天牛为研究对象,按照IUPAC的标准测定方法,测定和定位眉斑并脊天牛肠道中的内切-β-1,4葡聚糖酶、纤维二糖酶以及滤纸酶活力,考察内切-β-1,4葡聚糖酶的最适pH值和最适温度.结果表明:在眉斑并脊...  相似文献   
946.
提出了一个新的高效科学计算软件框架,介绍了该软件框架中减少资源使用量的方案.该方案指出了云计算环境中科学仿真实验存在的有效浪费和无效浪费,可以通过采用动态资源管理和资源监控技术减少这2种资源浪费,从而实现资源的最小化.为该方案设计了一个原型系统,结合科学仿真实验用户使用资源的统计数据对该方案进行了探讨,使用方案后最大可以将资源的使用量降低50%.  相似文献   
947.
提出了面向大型飞机设计的气动模拟软件CCFD的架构和实现方法.对于复杂流场建模和高分辨率湍流数值模拟,CCFD采用对比分析各种计算模型和提高计算网格分辨率的方法来得到高精度的模拟结果和更精细的流场模型.CCFD在并行编程模型、负载平衡、通信重叠等多个方面针对万核级的大规模并行计算进行了改进.同时,CCFD实现了批处理作业、双模式控制参数设置、计算过程监控等功能的用户友好操作界面.通过在"天河一号"上进行的测试可以看出,随着并行规模从128核增加到近万核(8 192核),作业的运行时间稳定降低,加速比稳定增加.  相似文献   
948.
药用植物是我国极其宝贵的自然资源之一,开展药用植物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DNA分子标记技术作为一种新的遗传标记技术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药用植物研究的许多领域中.本文简要介绍了DNA分子标记在药用植物研究中一些常见技术(如RAPD、RFLP、AFLP、SCAR、ISSR、SNP等),同时对分子标记技术在药用植物种质资源鉴定、药用植物遗传多样性、药用植物亲缘关系鉴定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较详尽的阐述.最后,对DNA分子标记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49.
The electrochemical oxidation capabilities of two high-performance electrodes, the boron-doped diamond film on Ti (Ti/BDD) and the lead oxide film on Ti (Ti/PbO2), were discussed. Hydroxyl radicals (·HO) generated on the electrode surface were detected by using p-nitrosodimethylaniline (RNO) as the trapping reagent. Electrochemical oxidation measurements, including the chemical oxygen demand (COD) removal and the current efficiency (CE), were carried out via the degradation of p-nitrophenol (PNP) under the galvanostatic condition.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an indirect reaction, which is attributed to free hydroxyl radicals with high activation, conducts on the Ti/BDD electrode, while the absorbed hydroxyl radicals generated at the Ti/PbO2 surface results in low degradation efficiency. Due to quick mineralization which combusts PNP to CO2 and H2O absolutely by the active hydroxyl radical directly, the CE obtained on the Ti/BDD electrode is much higher than that on the Ti/PbO2 electrode, notwithstanding the number of hydroxyl radicals produced on PbO2 is higher than that on the BDD surface.  相似文献   
950.
The Al2O3-(W,Ti)C composites with Ni and Mo additions varying from 0vol% to 12vol% were prepared via hot pressing sintering under 30 MPa. The microstructure was investigated via X-ray diffraction (XRD)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equipped with 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metry (EDS). Mechanical properties such as flexural strength, fracture toughness, and Vickers hardness were also measured.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in phases Al2O3 and (W,Ti)C were detected by XRD. Compound MoNi also existed in sintered nanocomposites. The fracture modes of the nanocomposites were both intergranular and transgranular fractures. The plastic deformation of metal particles and crack bridging were the main toughening mechanisms. The maximum flexural strength and fracture toughness were obtained for 9vol% and 12vol% additions of Ni and Mo, respectively. The hardness of the composites reduced gradually with increasing content of metals Ni and M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