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5篇
系统科学   77篇
丛书文集   4篇
教育与普及   22篇
理论与方法论   10篇
现状及发展   8篇
研究方法   4篇
综合类   28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51.
水稻光敏与温敏核不育基因之间互作效应与利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育不育期败育彻底、不育性稳定的光、温敏不育系是目前两系法杂交稻制种安全可靠的重要保证.本研究利用光敏不育系7001S与安全型温敏不育系广博S,广培S杂交,将农垦58S光敏不育基因与安农S温敏不育基因重组在一起.进行了重组体的不育性和不育稳定性研究.安农S核不育基因使得重组型光敏不育系的不育性变得非常稳定,不同来源的重组型光敏不育系互交杂种F2代光敏不育株率达70%以上,容易从中筛选到不育起点温度低的重组型光敏不育系.将光敏不育基因回交转移到广博S和广培S中,得到与广博S或广培S相似的重组型光敏不育系光广博S,光广培S,其不育起点温度提高.用光广博S(或光广培S)为父本与广博S(或广培S)杂交产生了不育起点温度极低的温敏不育F1代;用广博S与其重组型温敏不育近等基因系光温广博S杂交,其F1代不育起点温度也很低.研究表明,光敏不育基因与温敏不育基因重组,能够解决光敏不育系难获得和败育不彻底的问题;短日高温下,光敏不育性对温敏不育性表现上位作用;控制农垦58S不育类型不育起点温度表达的遗传因子与安农S不育类型的很可能不同,建立安全型温敏不育系的带有光敏不育基因的近等基因系(重组型光敏不育系或者重组型光温敏不育系),用其作为父本与安全型温敏不育系杂交,其F1代可代替安全型温敏不育系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252.
本文从再入大气层弹道导弹弹头运动的解析解着手,找出了在再入点参数一定的情况下,决定弹头运动状态的唯一因素是弹头的弹道系数。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设计弹头伴随重诱饵的方法。按此方法设计诱饵,可使得在整个再入段,诱饵即使不带小型发动机调整姿态,也能保持与弹头相同的运动状态,以此达到掩护弹头突防的目的。  相似文献   
253.
智能化雷达辐射源型号识别及其实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国内雷达辐射源型号识别普遍采用数据库比较查询的缺点,提出和实现了一种用雷达辐射源体制和用途识别专家系统与数据库比较查询相结合进行智能化雷达辐射源型号识别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显著地提高雷达辐射源型号识别的准确度,对于参数不全、参数发生畸变的雷达辐射源,其识别精度较采用直接数据库比较查询法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254.
最近, 用高温超导单晶Bi2Sr2CaCu2O8+x 制备本征结器件从而实现太赫兹辐射源的研究有较大突破, 而本征结器件的样品制作仍需细致而深入的研究. 为此我们首先借助于单晶硅, 制作了矩形的高台(mesa)结构, 观测了在不同离子加速电压和不同离子束入射角度下, 氩离子铣的刻蚀速度和刻蚀形成台阶侧壁的形貌, 给出了一种刻蚀速率高、台阶侧壁陡峭、对样品损伤小的刻蚀方案, 用此方法加工出的高温超导本征结器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得到太赫兹辐射信号.  相似文献   
255.
王卫  李承祥  盛六四 《科学通报》2011,56(31):2567-2573
以KrF 准分子激光器为光源, 利用MAPLE(matrix-assisted pulsed laser evaporation)技术制备了磺基水杨酸掺杂聚苯胺(PANI/SSA)薄膜, 利用红外光谱(FTIR)、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X 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X 射线衍射(XRD)对薄膜结构和组成进行了分析研究. 结果显示, 在基质分子的保护作用下, 复合材料的有机结构得到了有效的保护, 但聚苯胺的分子量和与掺杂有关的结构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实验结果同时显示, SSA 掺杂的PANI 薄膜具有一定的晶态结构.  相似文献   
256.
电场调控载药丝素蛋白微球的制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永利  吕强  李明忠  张冰  朱鹤孙 《科学通报》2011,56(13):1013-1018
通过控制丝素蛋白在溶液中的构象, 在低于1 wt%的浓度条件下, 获得由纳米或微米球组成的丝素蛋白电凝胶, 并通过调节制备参数, 初步实现了丝素蛋白微球在200 nm~3 μm之间的尺寸调控. 以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牛血清蛋白(FITC-BSA)作为模型药物, 载药实验结果表明, 在电场作用下, 随着丝素蛋白在正极自组装形成微球, 带有负电荷的药物在正极富集, 并包覆进丝素蛋白微球, 初始载药率可达75%以上, 药物能在120 h内缓慢均衡释放. 考虑到温和的制备条件(低压电场、室温或者低温、水环境)、丝素蛋白的可降解性及其同药物的良好相容性, 电场调控制备丝素蛋白微球体系有望成为缓释带负电荷的蛋白质和基因药物的优良载体.  相似文献   
257.
纳米材料的安全性研究及其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颖  陈春英 《科学通报》2011,56(2):119-125
随着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 人们接触不同种类的纳米材料的机会大大增加. 纳米材料与人体接触会不会引起不良的后果? 纳米材料对环境是否有危害? 当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与人类的关系越来越紧密的时候, 其引起的伦理学、社会和法律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本文就纳米安全性研究以及相关的一系列伦理学问题, 结合国内外各研究机构的实验结果和流行病学调查资料, 从纳米材料本身的安全性、纳米材料合成及使用过程中涉及的其他物质与纳米材料的共同作用、纳米材料暴露的安全性评价、纳米材料的风险评估以及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的有力监管5 个方面, 简要阐述如何正确认识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58.
 通过测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西北寒燥证模型外周血中炎症因子IL-1β、IL-8、IL-10、TNF-α含量的变化,揭示COPD西北寒燥证模型全身炎症反应状态。利用气管滴注弹性蛋白酶结合熏烟的方法建立COPD模型,在此基础上施以寒燥环境应激以建立COPD西北寒燥证模型。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adsordent Assay,ELISA)法测其外周血血清中IL-1β、IL-8、IL-10、TNF-α含量。结果表明,大鼠血清中弹性蛋白酶加熏烟加寒燥组(酶加CS加寒燥组)的IL-1β含量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模型组IL-8、IL-10、TNF-α含量较空白对照组虽有增高趋势,但3组均不具有统计学差异。故而认为,西北寒燥证(寒燥)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主要以增加血清中IL-1β含量为主,提示西北寒燥证具有加重COPD全身炎症的趋势,方域特色COPD的治疗应引起重视;西北寒燥证参与了COPD的发病,但其不是COPD中较重的证型,应尽早对其加以调控和预防。  相似文献   
259.
 目前致密砂岩油气藏的储层评价与试油气效果不好,测井解释符合率低,根本原因是没有准确求取储层的含油气饱和度。目前对致密砂岩进行储层饱和度求取,基本沿用以前评价常规砂岩储层的方法,这些方法的关键都在于高质量岩电参数的获取。由于致密砂岩孔隙度较小、孔隙结构复杂,该类储层的岩电参数获取比较困难,一般都借用同区域渗透率、孔隙度较高储层。本文根据致密砂岩的特点,选用气驱实验研究其岩电参数的变化规律。研究发现,在本文研究的致密砂岩岩心中,岩性系数b、饱和度指数n与中高孔渗储层差别较大。在孔隙度为5%—10%的致密砂岩岩心中,不同含水饱和度范围内其bn不同,在高含水段,b基本在1左右,n在1.3—14.1之间;在低含水段,b在1.4—2.9之间,n在0.5—1.7之间。由于高含水段的含水饱和度均大于90%,因此解释时应重点关注低含水饱和度的bn选取。利用实验结果对该岩心所在气田的4口井进行解释,证实本次实验结果更符合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260.
特低渗透油藏产量递减及水驱特征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低渗透油藏具有低孔隙度、低渗透率等特点,且存在启动压力梯度,且普遍发育微裂缝,常规产量递减规律和水驱特征曲线不能很好地反映特低渗透油藏的生产特征。本文从渗流理论出发,结合生产数据,研究了特低渗透油藏的产量递减和含水上升规律。研究表明,进行特低渗透油藏的产量递减和水驱特征曲线分析时,必须考虑启动压力的影响;并且特低渗透油藏产量递减分为两个递减阶段,用两条递减曲线拟合能得到较好效果;而用水驱特征曲线法时,对高含水已关井进行含水恢复,能够真实反映油藏含水水平,并可以进行最终采收率预测。本研究成果对特低渗透油田实施挖潜措施和调整提供决策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