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11篇
  免费   463篇
  国内免费   626篇
系统科学   544篇
丛书文集   367篇
教育与普及   224篇
理论与方法论   40篇
现状及发展   48篇
研究方法   34篇
综合类   11343篇
  2024年   70篇
  2023年   117篇
  2022年   237篇
  2021年   252篇
  2020年   171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121篇
  2017年   108篇
  2016年   166篇
  2015年   285篇
  2014年   408篇
  2013年   399篇
  2012年   483篇
  2011年   531篇
  2010年   532篇
  2009年   582篇
  2008年   630篇
  2007年   630篇
  2006年   560篇
  2005年   510篇
  2004年   405篇
  2003年   331篇
  2002年   356篇
  2001年   411篇
  2000年   351篇
  1999年   527篇
  1998年   449篇
  1997年   436篇
  1996年   405篇
  1995年   378篇
  1994年   319篇
  1993年   250篇
  1992年   244篇
  1991年   216篇
  1990年   183篇
  1989年   148篇
  1988年   149篇
  1987年   90篇
  1986年   43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60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一种用于PLC的模拟量/开关量转换电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世钧 《河南科学》1992,10(3):271-274
本文以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在某大型远洋测量船上首次成功的应用为例,提出一种简便、实用、可靠的模拟量/开关量转换电路。  相似文献   
12.
本文是苄基氯制备工艺技术分析的文献综述。  相似文献   
13.
用光学显微术研究了奥氏体化温度对30、40、60、T8、T12钢马氏体组织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奥氏体化温度越高,获得板条马氏体的量越多,奥氏体化温度超过某个临界值时,中高碳钢均可获得全部板条马氏体组织。钢的含碳量越高,获得全部板条马氏体的临界奥氏体温度越高。在该温度以下淬火时,30、40、60钢先形成板条马氏体,后形成片状马氏体;T8、T12钢先形成片状马氏体,后形成板条马氏体  相似文献   
14.
建立了树型生产系统的一类资源分配问题的数学模型和计算法,并给出一般网络简化为树型网络的树化变换。然后建立了一般生产系统资源分配问题的网络优化算法。  相似文献   
15.
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与日益发展的高等教育需要之间的唯一出路,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一场深刻革命。  相似文献   
16.
在考察针刺穴位治疗作用的基础上,根据现有的实验事实,将人体经络的观念和经改进后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的观念统一起来,提出人体经络是具有敏感节点和功能连接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假说。人体经络的复杂网络不仅是遍及全身的系统,而且可以通过敏感节点及其功能连接对身体起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7.
文章主要从货币资金的制度性管理和理财性管理入手,讨论如何建立全面的企业货币资金管理,并针对当前电信行业的货币资金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8.
工程中常用的几种氧化沟及其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介绍了当今工程中常用的几种氧化沟技术的特点及其发展历程,主要包括Carrousel氧化沟、Orbal氧化沟、交替式氧化沟以及一体化氧化沟。  相似文献   
19.
权重分析系统   总被引:45,自引:1,他引:44  
本文利用加权模糊区间统计方法,对决策指标权重进行了讨论,并引入关联度的概念讨论了各专家的偏离度及一致性。  相似文献   
20.
The three-dimensional crystal structure of the Escherichia coli methionine repressor, MetJ, complexed with a DNA operator fragment is described in an accompanying article. The complex exhibits several novel features of DNA-protein interaction. DNA sequence recognition is achieved largely by hydrogen-bond contacts between the bases and amino-acid side chains located on a beta-ribbon, a mode of recognition previously hypothesized on the basis of modelling of idealized beta-strands and DNA, and mutagenesis of the Salmonella phage P22 repressors Arc and Mnt. The complex comprises a pair of MetJ repressor dimers which bind to adjacent met-box sites on the DNA, and contact each other by means of a pair of antiparallel alpha-helices. Here we assess the importance of these contacts, and also of contacts that would be made between the C-helices of the protein and DNA in a previous model of the complex, by studying mutations aimed at disrupting them. The role of the carboxy-terminal helix face in operator binding was unclear, but we demonstrate that recognition of operator sequences occurs through side chains in the beta-strand motif and that dimer-dimer interactions are required for effective repress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