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3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55篇
系统科学   31篇
丛书文集   16篇
教育与普及   32篇
理论与方法论   20篇
现状及发展   8篇
研究方法   5篇
综合类   91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介绍了微波辐射计设计原理及各组成部分,采用8031单片机控制微波辐射计的整个工作过程,实现微波辐射计增益波动的自动补偿,并在航空试验中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22.
最大乘积型Fuzzy文法与自动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对最大乘积型Fuzzy文法与乘积型Fuzz自动机的关系作了详细讨论得出两个重要的结论;由给定的最大乘积型Fuzzy正规文法可构造出一个最大乘积型Fuzzy自动机,使得它们接受的语文集相等,反之亦然。  相似文献   
23.
本文提出采用多层前向网及改进的BP算法,对经Canny最佳边缘检测算子处理噪声图象后得到的高、低门限图进行不连续轮廓的并行“修补”,能够较快地得到信噪比高的边缘图象.  相似文献   
24.
多效唑对大豆化学调控诱导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以黑农33大豆为供试材料,在不同时期用多效唑(PP333)处理后,大豆植株矮化,茎粗、节间缩短、结荚高度下降,叶质良好,叶绿素含量增加,光合速率增强,多项生理生化指标和酶活性明显优化,因此生长发育功能加强,器官衰老延缓,表现产量提高,种子内蛋白质含量增加,品质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25.
研究了淀粉接枝丙烯酸制备高吸水树脂的新工艺.结果表明,在淀粉接枝丙烯酸的共聚物中填充一定量的糊化淀粉,进行热交联,由于二者的协同作用,使树脂的吸水率不仅不降低,而且还稍有提高.树脂中淀粉含量明显增加,成本大幅度降低,有利于高吸水树脂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6.
热处理在果蔬贮藏保鲜方面的应用与机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综述热处理在果蔬采后防腐保鲜方面的应用及其作用机理的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7.
改性聚合硫酸铁的制备及其絮凝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介绍了一种改性聚合硫酸铁的制备方法,并测试了改性聚合硫酸铁的絮凝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改性聚合硫酸铁的絮凝沉降效果极为优越,与传统的絮凝剂如聚合硫酸铁和碱式氯化铝等相比,改性聚合硫酸铁的絮凝性能是最好的。  相似文献   
28.
研究在同一发样中同时测定含量相差很大的铜、铁、锌、钙的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方法 .方法简便、快速 ,精密度和准确度高 ,已分析了大量实际样品 ,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9.
为了研究大鼠在不同麻醉深度下大脑活动的变化,探测麻醉深度对其脑电信号(EEG)的影响,采用KC复杂度和谱熵对不同麻醉深度下的EEG及其4个主要频段信号进行了复杂性分析.结果发现:随着麻醉深度的加深,EEG的KC复杂度和谱熵的值都随之减小,反之亦然,且KC复杂度在区分麻醉深度的变化方面比谱熵更为灵敏、准确;在麻醉状态下,delta频段是EEG信号的优势频段,正是它的动态变化主导了EEG信号的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30.
Efficient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s) with violet blue emission were fabricated using blends of copolymers of paraphenylene-co-silafluorene (PSiF6-PPP) and polymer of poly (9,9'-alkyl-3,6-silafluorene) (PSiFC6C6). The performances of the devices are sensitive to the blend ratio. When the mass ratio of PSiF6-PPP to PSiFC6C6 is 1 : 3, the highest external quantum efficiency is 1.96% at luminance of 105 cd.m2, its electroluminescent (EL) spectrum peaks at 398 nm and full width at half maximum is 67 nm. The improvements of the device performances were due to the energy transfer from PSiFC6C6 to PSiF6-PPP and the balanced injection of electrons and hol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