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8篇
  免费   92篇
  国内免费   125篇
系统科学   85篇
丛书文集   69篇
教育与普及   50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18篇
研究方法   14篇
综合类   2116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110篇
  2010年   81篇
  2009年   95篇
  2008年   102篇
  2007年   87篇
  2006年   93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101篇
  2002年   123篇
  2001年   86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109篇
  1998年   71篇
  1997年   89篇
  1996年   68篇
  1995年   66篇
  1994年   59篇
  1993年   60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52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44篇
  1988年   41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7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从内陆螯虾壳中提取甲壳素,对该生物质进行资源化处理得壳聚糖(CTS).微波条件下精制得到高反应活性壳聚糖,脱乙酰度和黏均相对分子质量分别大于84%和3×105.将苯甲醛衍生物作为侧基引入该生物高分子链,研究壳聚糖深度脱乙酰化和生成Schiff碱的反应条件.以精制CTS为原料,以侧基接枝率为指标设计正交试验,筛选出高接枝率3,4-亚甲二氧基苯甲醛(胡椒醛)修饰壳聚糖(Hel-CTS)--(1,4)-2-(3,4-亚甲二氧基-苯甲)-亚胺-2-脱氧-β-D-葡聚糖的合成条件为:反应温度40℃,CTS与胡椒醛质量比为1:2,pH值为6.0,合成时间10 h.对Hel-CTS的结构和性能利用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和差示扫描量热(DSC)等手段进行了表征.以黏度法结合重量分析法,半定量估算出Hel-CTS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4.97×105.  相似文献   
32.
在中国新时期“先锋小说”的板块上,马原写下了亮丽的一笔。这主要不是依赖他作品的内容,更多的则是他那恶作剧般小说叙述的“陌生化”形式。其最大的意义在于他有意识地创作了“活页小说”,形成类似“元小说”的效果。但马原最终被读者抛弃与他最初被读者接受一样,都是因为“形式”,这是他个人的悲剧,也是中国新时期“先锋小说”的悲剧。  相似文献   
33.
常压蒸馏塔模拟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根据常减压炼油装置在线模拟分析与优化控制的需要,研究了常减压蒸馏塔模型建立及求解方法,设计开发成功该装置的严格在线模拟分析优化系统.结合实际工艺流程,通过研究分析原油常压蒸馏塔的结构特点,提出了模拟常压蒸馏装置的模块法收敛求解新策略,即把该装置分解为精馏、吸收、闪蒸等模块的流程组合,克服了现有模拟方法的局限性,可方便地将已有的数学模型、解算方法等成熟模块应用于常压塔的模拟分析,准确有效地进行装置的严格在线模拟与优化.  相似文献   
34.
通过粘度、电导率、表面张力以及紫外吸收光谱等手段,研究水溶性中性聚合物聚乙烯醇(PVA)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PVA与CTAB之间有一定的相互作用,从而使体系表现出异常的粘度行为,显示出一定的电粘效应,并导致其混合溶液的最大紫外吸收峰发生了红移,未观察到PVA的加入对CTAB溶液表面张力和临界胶束浓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35.
用数字化模型代替三维实体模型,将内圆磨床主要大件的BP神经网络模型放入数据库信息管理系统,应用较简单的使用方法实现了零件结构的再修改、灵敏度分析及优化.根据所提出的方法,通过从数据库信息管理系统中调用桥板的数据文件,对其进行结构参数修改、灵敏度分析及以第1阶扭转频率最高为目标的设计变量自动搜索寻优计算,结果表明将BP神经网络模型与数据库信息管理系统结合是实现零件快速反应设计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6.
合成了四种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22H45N(CH3)2C2H5Br(二十二烷基乙基二甲基溴化铵),C22H45N(CH3)2C4H9Br(二十二烷基丁基二甲基溴化铵),C22H45N(CH3)2C8H17Br(二十二烷基辛基二甲基溴化铵),C22H45N(CH3)2C12H25Br(二十二烷基十二烷基二甲基溴化铵),并考察了其对Rh-TPPTS[TPPTS:P(m—C6H4SO3Na)3]催化的水—有机两相长链烯烃氢甲酰化反应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该体系中添加含有疏水长链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后,反应性能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37.
提出一种利用SPIHT算法进行图像分层压缩的编码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图像平滑技术将图像分解为平滑部分和轮廓部分,然后以一定的编码率分别对它们进行编码.实验结果表明,合理分配各层的编码率,能够获得视觉效果比单独采用SPIHT编码更好的编码图像.  相似文献   
38.
With the development in the field of tissue engineering,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biomaterials and cells has been deeply studied. Viewing the cells seeded on the surface of materials as an organic whole, cell cycle and apoptosis are analyzed to deepen the study of cell compatibility on biomaterials, while cell prolifer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are studied at the same time. In this paper, hyaluronic acid is incorporated into the chitosan-gelatin system. Propidium iodide (PI) was used in cell cycle analysis and the double-staining of cells with annexin-V and PI was applied in cell apoptosis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 that incorporated hyaluronic acid shortens the adaptation period of cells on the material surface, and then cells enter the normal cell cycle quickly. In addition, added hyaluronic acid inhibits cell apoptosis triggered by the membranes. Therefore, hyaluronic acid improves the cell compatibility of chitosan-gelatin system and benefits the design of biomimetic materials.  相似文献   
39.
40.
As the third summary report of ODP Leg 184 to the South China Sea (SC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evolution of the East Asian monsoon and the SCS basin. A multi-proxy approach, involving geochemistry, micropale-ontology, pollen and other analyses, was adopted for reconstructing the evolutionary history of the East Asian monsoon, which was characterized by a series of paleo-climate events especially at 8, 3.2, 2.2 and 0.4 Ma. The new record indicates similar stag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ast and South Asian monsoons, with an enhanced winter monsoon over East Asia being the major difference. The rich spectrums of monsoon variability from the southern SCS also reveal other characteristic features of the low latitude ocean. Evidence for the evolution of the SCS includes the hemipelagic Oligocene sediments, implying the existence of deep water environments during the early seafloor spreading stage of the SCS basin. The four major unconformities and some remarkabl ediagenetic features in upper Oligocene deposits indicate the strongest tectonic events in the region. From a careful comparison of lithologies and sedimentation rates, we conclude that the prominent differences in sedimentary environments between the southern and northern SCS were established only by ~3 M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