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50篇
  免费   183篇
  国内免费   332篇
系统科学   281篇
丛书文集   289篇
教育与普及   272篇
理论与方法论   27篇
现状及发展   65篇
研究方法   38篇
综合类   7787篇
自然研究   6篇
  2024年   60篇
  2023年   123篇
  2022年   167篇
  2021年   169篇
  2020年   108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75篇
  2017年   85篇
  2016年   91篇
  2015年   212篇
  2014年   250篇
  2013年   241篇
  2012年   268篇
  2011年   284篇
  2010年   315篇
  2009年   336篇
  2008年   360篇
  2007年   342篇
  2006年   277篇
  2005年   289篇
  2004年   195篇
  2003年   168篇
  2002年   171篇
  2001年   203篇
  2000年   271篇
  1999年   453篇
  1998年   450篇
  1997年   455篇
  1996年   380篇
  1995年   314篇
  1994年   328篇
  1993年   251篇
  1992年   202篇
  1991年   227篇
  1990年   167篇
  1989年   153篇
  1988年   126篇
  1987年   86篇
  1986年   30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5篇
  1979年   4篇
  1977年   2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3篇
  1968年   2篇
  1967年   2篇
  1966年   2篇
  1964年   3篇
  196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利用室内模拟海水加速腐蚀试验及电化学分析,研究了Nb微合金化对Cu-Cr-Ni-P系低合金高强钢耐海水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含Nb钢与不含Nb钢组织均由铁素体和珠光体构成,但Nb微合金化后钢中珠光体组织减少且晶粒细化明显,其在模拟海水介质中的平均腐蚀速率与不含Nb钢相比,降低了约12%,阳极腐蚀电流密度也有所降低。由此可见,在Cu-Cr-Ni-P系低合金高强钢中加入Nb元素有助于提高其耐海水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102.
为研究与防控炼铝固废赤泥堆放造成的地下水污染,从山东省某炼铝固废堆厂采集了赤泥样本,首先通过室内污染物浸泡试验,研究了赤泥在不同浸泡时间和不同比例条件下污染物的浓度变化;然后,运用去离子水进行了土柱淋滤试验,模拟了降雨条件下赤泥堆土淋滤液在下渗过程中污染物的迁移情况。结果表明,浸泡液中F-的浓度最高可达54.1mg/L,超标53倍;SO42-的浓度可达259.57mg/L,已超出III类水标准,Al3+可达29.20mg/L,超标57倍;浸泡水量相较于浸泡时间对赤泥中组分的浸出影响更显著;淋滤液中F-、Na+、Al3+和TDS的浓度整体呈现先增大后逐渐减小的趋势,其原因主要是发生了离子交换反应以及生成了CaF2和MgF2。在自然降雨条件下赤泥中的Mg2+和Fe3+不易随淋滤液迁移进入包气带造成污染,因此赤泥污染防控时,应将F-、Al3+、SO42-等污染成分作为主要防控对象。  相似文献   
103.
孟军辉  胡睿  马诺  周健  刘莉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2,22(26):11698-11704
为通过机翼弯度变化实现对无舵面飞机的控制、改善其气动性能,需要协调结构变形、力学承载和轻质设计三者之间的关系。针对传统机械驱动机构造价高、重量大和智能材料驱动机构承载能力弱的缺陷,通过承载/变形一体化设计方法,充分考虑机翼气动载荷的特点,协调配置机械驱动机构与智能材料驱动机构,结合拓扑优化设计,提出一种无舵面飞机变弯度机翼承载/变形一体化设计方案。结果表明,无舵面飞机可在不同飞行环境下改变机翼弯度以承受多种载荷条件,对提高飞机的飞行性能、飞行效率和适应飞行环境的能力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4.
岩溶台地高压富水特长隧道精细化勘察应在收集和分析区域地质资料、前期勘察成果、前人研究成果及类似工程案例的基础上,找出主要的水文与工程地质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调绘和地球物理探测,在此基础上构建地质模型,并采用有针对性的水文地质钻探、工程地质钻探、现场监测与测试及数值仿真等方法与手段,对地质模型进行验证、丰富与优化。以G59呼北高速张家界—官庄段沅古坪隧道为研究对象,为了查明岩溶台地高压富水特长隧道的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条件,在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测绘、地球物理探测、地质钻探及工程评价等方面进行了精细化勘察的探索与研究,提出了精细化勘察技术思路。根据精细化勘察技术思路,细分隧道区域的地下水系统,划为17个地下水系统,隧道穿越9个地下水系统。采用空气潜孔锤(down-the-hole, DTH)-孔内电视复合方法查清了大湖村段水文地质结构,在此基础上,采用解析法和数值法预测了隧道涌水量,隧道涌水量在150 mm降雨量条件下为26.93×104 m3/d,评价了突水突泥风险,在大湖村岩溶泉系统及柏杨坪岩溶地下河系统为高风险区。  相似文献   
105.
60只1日龄的SPF 鸡随机分为两组,来评价添加外源性抗菌肽对其肠道黏膜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内的上皮内淋巴细胞数量从第21日龄起,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2)自21日龄起,在抗菌肽处理组可以见到明显的肥大细胞,而在对照组少见(p<0.05).3)抗菌肽的处理能显著增加各段肠道内杯状细胞的数量(p<0.05).4)使用抗菌肽处理后,能提高各段肠道的sIgA的表达.添加外源性的抗菌物质,能显著提高SPF鸡的肠道黏膜免疫参数,并且有助于进一步深入了解抗菌肽对肠道黏膜免疫的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106.
为提高水稻施肥便捷和精准的生产管理能力,实现实时监测和决策一体的可视化定量施肥,利用高分一号卫星遥感(GF-1)影像数据,研究了以多种典型植被指数的水稻分蘖期、拔节期和抽穗期等关键生育时期的氮素营养诊断模型,临界诊断植被指数值和定量追肥模型,并实现了氮素营养诊断和定量施肥推荐的可视化表达。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水稻关键生育时期分蘖期、拔节期和抽穗期的最优植被指数临界诊断值分别为-0.384、0.658和0.782;根据水稻氮肥效应曲线的分析得到的总施氮量(298.4 kg/hm~2)和最佳经济施肥量(285.5 kg/hm~2);综合水稻施氮总量与最优植被指数值线性关系、最佳施肥量、最高施肥量可得定量追肥模型。水稻关键生育时期的氮素营养诊断和定量模型的建立,实现了定量施肥可视化表达。  相似文献   
107.
一种适用于胡杨叶片非变性蛋白质提取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适用于胡杨叶片非变性蛋白质的提取方法,以采自内蒙古额济纳旗天然胡杨林中胡杨成熟叶片为材料,采用咪唑法、Bis-Tris法、Tris-HCl法和新构建的Tris-SSAD法4种非变性蛋白质提取策略,分别用于提取胡杨叶片蛋白质样品;随后进行第一维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1~(st)-DE:Native-PAGE)。相比之下,只有Tris-SSAD法获得了清晰、条带数目较多的Native-PAGE图谱,且结合第二维变性凝胶电泳(2~(nd)-DE:SDS-PAGE)可成功分离出较多蛋白质复合体亚基或相互作用蛋白质分子,证明了Tris-SSAD法非变性温和提取特性。研究建立并优化了适用于胡杨叶片的非变性蛋白质提取方法,为后续进一步分析蛋白质与蛋白质相互作用及蛋白质复合体功能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08.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北太平洋盂Ⅱ热带环流变异及其对我国近海动力环境的影响”借助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综合调查船“东方红2号”,于2008年9月中下旬进行了深海大洋科学考察,在西太平洋黑潮源地和吕宋海峡成功布设潜标,形成了较完整的潜标观测阵列,并在东海陆架处布设海床基ADCP(acoustic doppler current profiler,声学多普勒水流剖面仪)测流系统。这标志着我们首次构建了由副热带北太平洋和我国边缘海所构成的大洋一边缘海动力系统的多点同步长期观测系统,为认识这一大洋一边缘海动力系统的能量物质交换提供了关键的观测支撑,同时也是我国深海大洋动力环境调查的一次重要探索,为我国深海大洋动力环境长期观测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9.
生物炼制是以生物可再生资源为原料生产能源与化工产品的新型工业模式。认识并利用微生物广泛的物质分解转化与卓越的化学合成能力,将微生物改造成为高效的生物炼制细胞工厂,使生物炼制逐步取代传统石油炼制,对于降低化石资源消耗、最终实现工业原材料来源的战略大转移、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构建生物炼制细胞工厂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介绍了有关生物炼制细胞工厂的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并对生物炼制细胞工厂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作为工业生物技术的核心支撑技术之一,生物炼制细胞工厂必将在解决资源、能源问题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0.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DFT) study of reaction between vanadium trioxide cluster cation (VO3^+) and ethylene (C2H4) to yield VO2^+ + CH3CHO (acetaldehyde) and VO2CH2^+ + HCHO (formaldehyde) is carried out. Structures of all reactants, products, intermediates, and transition state in the reaction have been optimized and characterized. The results show unexpected barriers in the reaction due to the existence of a η^2-O2 moiety in the ground state structure of VO3^+. The initial reaction steps combining ethylene adsorption, C=C activation and O-O cleavage are proposed as rate limiting processes. Comparison of reactions of VO3^+ + C2H4 with VO3 + C2H4 and VO2^+ + C2H4 in the previous studies is made in detail. The results of this work may shed light on the understanding of C=C bond cleavage in related heterogeneous catalysi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