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30篇
  免费   333篇
  国内免费   552篇
系统科学   472篇
丛书文集   324篇
教育与普及   150篇
理论与方法论   46篇
现状及发展   46篇
研究方法   13篇
综合类   8964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86篇
  2022年   170篇
  2021年   209篇
  2020年   167篇
  2019年   114篇
  2018年   129篇
  2017年   162篇
  2016年   143篇
  2015年   331篇
  2014年   417篇
  2013年   504篇
  2012年   576篇
  2011年   572篇
  2010年   591篇
  2009年   615篇
  2008年   679篇
  2007年   591篇
  2006年   581篇
  2005年   530篇
  2004年   378篇
  2003年   316篇
  2002年   312篇
  2001年   316篇
  2000年   244篇
  1999年   214篇
  1998年   153篇
  1997年   134篇
  1996年   113篇
  1995年   112篇
  1994年   111篇
  1993年   81篇
  1992年   79篇
  1991年   63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38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21.
Large conductance, Ca2+-activated potassium (BK) channels are widely expressed throughout the animal kingdom and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many physiological processes, such as muscle contraction, neural transmission and hearing. These physiological roles derive from the ability of BK channels to be synergistically activated by membrane voltage, intracellular Ca2+ and other ligands. Similar to voltage-gated K+ channels, BK channels possess a pore-gate domain (S5–S6 transmembrane segments) and a voltage-sensor domain (S1–S4). In addition, BK channels contain a large cytoplasmic C-terminal domain that serves as the primary ligand sensor. The voltage sensor and the ligand sensor allosterically control K+ flux through the pore-gate domain in response to various stimuli, thereby linking cellular metabolism and membrane excitability. This review summarizes the current understanding of these structural domains and their mutual interactions in voltage-, Ca2+ - and Mg2+ -dependent activation of the channel. Received 25 September 2008; received after revision 23 October 2008; accepted 24 October 2008  相似文献   
322.
设计了一种基于RSA体制的数字移动通信系统的用户身份认证方案.其安全性基于大整数的分解难题,能抵抗包括网内攻击的多种攻击.用户请求采用预计算的方式,有效减少了实时计算量,满足移动通信系统中用户请求的实时性要求.与基于离散对数的方案相比,本方案用户端和网络中心的计算量与存储量少,能高效实现连续请求.理论分析表明:本方案安全性高,计算复杂性和通信量低,网络中心存储量低,符合数字移动通信系统要求.  相似文献   
323.
在质量加权坐标系下用离散变量表示(DVR)方案研究了H2O基电子态2种特殊振动模式的振动光谱.计算中应用多项式函数拟合从头算结果得到的内坐标系下的基态解析势能面,经坐标变换得到质量加权坐标系下的相应势能面.分子的哈密顿形式在质量加权坐标下给出.用H2O振动能级的计算验证算法的可行性,从而为二维多光子电离光电子能谱的模拟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24.
针对一类受到未知外部干扰的多智能体系统,在迭代学习控制框架下,结合自适应控制,首先设计了具有微分型参数自适应律的时变增益,同时,为了补偿未知外部干扰,设计了辅助控制器;通过构造复合能量函数,基于类Barbalat引理,证明了区间[0,T]上的完全一致性.其次,借助坐标变换,将编队问题转化为一致性问题.最后,通过一个仿真...  相似文献   
325.
综合环境费用的概念与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分析了环境费用的概念及估价方法后 ,针对环境费用较难以估量的问题 ,提出了综合环境费用的概念 ,并在投入占用产出的框架内 ,给出了三种计算方法 .在综合环境费用的基础上 ,给出了衡量环境破坏程度的相对指标 -环境破坏度的概念 ,并对其计算方法进行了研究 .  相似文献   
326.
流行词“吃货”的多角度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吃货"最早出现在清代小说中,指光吃不干活的人,带有贬义色彩。近年来,"吃货"一词被广大美食爱好者广泛传播,用于自称和互称。"吃货"一词的词义已发生明显变化,指"喜欢吃各类美食的人,有品位的美食爱好者";词义附带的感情色彩逐渐趋于中性甚至褒义。而导致这些变化的原因主要是人们对"吃"观念的改变,网络语言环境的高度自由化以及使用网络语言的从众心理。  相似文献   
327.
基于结构层贡献率的沥青路面抗车辙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环道试验及德国汉堡车辙试验方法,研究在中面层使用改性沥青对路面结构和组合结构抗车辙性能的影响,包括对结构层贡献率和对沥青层剪切流动变形的影响;探讨在中面层添加纤维对路面结构抗车辙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面层使用改性沥青,能提高路面结构的整体抗车辙性能;使剪切流动变形由95.2%下降至84.4%;中面层变形贡献率达到60%以上,应该重视提高中面层的抗车辙能力;对于中面层采用普通沥青的结构,在中面层添加纤维可明显减少整个结构车辙深度,但对于中面层已采用改性沥青的结构,添加纤维减少车辙的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328.
以煤焦油沥青为原料,浓硫酸和浓硝酸为氧化剂,利用溶胶-凝胶方法制备水性中间相沥青.将水性中间相沥青溶解于氨水中得到水相炭基凝胶,经过乙醇与水交换后进行常温干燥和热处理制备纳米炭粉.利用FT-IR光谱、TG、XRD和TEM等分析手段对水性中间相沥青、纳米炭原粉以及纳米炭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采用常温干燥方法制备纳米炭粉是可行的,制得的纳米炭粉粒度均匀、规则,形状近似于球形,平均粒径为20 nm左右,其炭结构为无序的乱层石墨结构.在沥青与混酸氧化过程中,主要发生硝化、氧化、磺化反应;纳米炭原粉的热解过程分为脱醇脱水、预热解、强烈热分解和结构重排等四个阶段.  相似文献   
329.
青藏高原植物物候的变化及其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植物物候是植物生活史的周期性循环事件。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下,青藏高原植物物候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近年来,青藏高原的物候初始期变化总体表现为返青期和初花期提前、枯黄期推迟的趋势,而果实期则保持相对稳定;增温延长了生长季,主要是通过延长开花等繁殖物候而实现的。青藏高原的物候变化主要受温度、水分和放牧的驱动,暖湿化和适度放牧有利于植物提前或延长物候期,而暖干化则延迟或缩短物候期。物候变化对植物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农牧区生产以及旅游业(如赏花节)等都会产生显著的影响。然而,目前青藏高原植物物候研究仍然十分缺乏,尤其是物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影响研究更少。针对当前青藏高原物候研究存在的问题给出了一些建议:在未来的研究中应该尽可能从生理尺度到生态系统尺度的不同视角来研究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物候的影响,以及物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反馈。  相似文献   
330.
Plague is a pandemic human invasive disease caused by the bacterial agent Yersinia pestis. We here report a comparison of 17 whole genomes of Y. pestis isolates from global sources. We also screened a global collection of 286 Y. pestis isolates for 933 SNPs using Sequenom MassArray SNP typing. We conducted phylogenetic analyses on this sequence variation dataset, assigned isolates to populations based on maximum parsimony and, from these results, made inferences regarding historical transmission routes. Our phylogenetic analysis suggests that Y. pestis evolved in or near China and spread through multiple radiations to Europe, South America, Africa and Southeast Asia, leading to country-specific lineages that can be traced by lineage-specific SNPs. All 626 current isolates from the United States reflect one radiation, and 82 isolates from Madagascar represent a second radiation. Subsequent local microevolution of Y. pestis is marked by sequential, geographically specific SNP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