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78篇
  免费   399篇
  国内免费   609篇
系统科学   432篇
丛书文集   327篇
教育与普及   282篇
理论与方法论   68篇
现状及发展   71篇
研究方法   52篇
综合类   11348篇
自然研究   6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119篇
  2022年   198篇
  2021年   216篇
  2020年   164篇
  2019年   98篇
  2018年   124篇
  2017年   135篇
  2016年   148篇
  2015年   294篇
  2014年   383篇
  2013年   419篇
  2012年   421篇
  2011年   465篇
  2010年   418篇
  2009年   491篇
  2008年   541篇
  2007年   526篇
  2006年   432篇
  2005年   411篇
  2004年   320篇
  2003年   307篇
  2002年   316篇
  2001年   325篇
  2000年   307篇
  1999年   599篇
  1998年   529篇
  1997年   521篇
  1996年   550篇
  1995年   481篇
  1994年   468篇
  1993年   320篇
  1992年   310篇
  1991年   299篇
  1990年   226篇
  1989年   230篇
  1988年   202篇
  1987年   124篇
  1986年   69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72年   2篇
  1970年   3篇
  1969年   1篇
  1968年   1篇
  1967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71.
沥青路面再生机微波加热机理及数值模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开口微波场中沥青混凝土路面微波加热机理的探讨,从麦克斯韦波动方程、热力学微分方程出发,建立了开口微波场中微波透射沥青混凝土路面材料时的三维有源非稳态加热模型.利用热力学第一边界条件,选用时域差分法求解耦合的麦克斯韦波动方程及热力学偏微分方程组,得到了各种加热条件下沥青混凝土路面材料中的温度场.实验发现,数值计算的结果与实验结果相当吻合,验证了沥青混凝土路面三维有源非稳态微波加热模型的正确性,为开发可用于沥青混凝土路面再生等大尺寸复合电介质微波加热设备提供了理论基础、设计方法和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72.
采用热压工艺制备-系列CoAlO的靶材,在Gatan682型PECS+RIBE系统上,于25℃下Ar气氛中沉积到Si(100)衬底基片上,得到颗粒膜.测量了电阻和磁电阻性质,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测量样品的面内晶粒尺寸CoAlO薄膜的化学组成,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测量.研究了化学组成对CoAlO颗粒膜隧道磁电阻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得到的颗粒膜是由2~3nm的C0氧化物分布在AlOx母相中,在室温下可显示磁性,通过ALOx阻挡层具有比较大的隧道磁电阻效应(达-6%);随温度升高,化学组成对隧道磁电阻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973.
基于NS-2仿真软件,对3种典型的移动自组网路由协议DSR,AODV,DSDV,设计出不同的仿真场景,进行仿真并获取数据;通过考察传输时延、路由开销及传输成功率等性能指标,对3种路由协议进行综合评测,指出各自的适用环境与特点。  相似文献   
974.
基于博弈论的复合标底投标策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使项目投标者能够中标并获得较高的收益,需要讲究投标方法和策略。在文献[1]的基础上,本文把投标者成本分布从简单的[0,1]上的均匀分布推广到更为一般的密度函数为f(x)的分布函数F(x),研究并建立了信息对称下的博弈报价模型,得出了在一般分布下投标者应采取的最优报价水平。  相似文献   
975.
阐述基于CPS标准的南方电网联络线功率与频率偏差的控制模式和考核办法,分析目前南方电网CPS考核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并从AGC的管理、控制策略、运用方法以及调度员调节等方面提出一系列有利于提高南方电网的CPS考核水平和频率质量的建议.  相似文献   
976.
利用停时和鞅论技巧导出了保险公司在初始盈余为u(u≥0)的条件下的最终破产概率及其Lundberg上界,并结合实例说明它的应用.  相似文献   
977.
Bacillosporin C,D及3个Xanthones类化合物:1,3,6-三羟基-8-甲基-Xanthone,Griseoxanthone C,Sterig-matocystin是中国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SBE-14的次级代谢产物,Bacillosporin C和D是一类含7个环结构特殊的化合物,是首次从海洋真菌分离得到,其药理活性未见报道。药理活性试验结果表明Bacillosporin C和D有强的抑制KB细胞活性,Griseoxanthone C有强的抑制Hep2细胞的活性,Sterigmatocystin只有弱的抑制Hep2细胞的活性。  相似文献   
978.
By Wei formula in pressure coordinate, the stratosphere-troposphere mass exchange (STME) is diagnosed globally for 44 years from 1958 to 2001 using the European Center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 (ECMWF) reanalysis datasets. Regions of mass flux into the stratosphere are found over Indonesia, bay of Bangladesh and the mid-west coast of South Africa. Compensating mass outflow from the stratosphere appears mainly over mid-latitudes near large-scale troughs. Upward and downward transport of mass at the middle and high latitudes accompany with each other. Mass flux into troposphere is stronger in autumn and winter than in spring and summer. Strong downward mass flux into the troposphere occurs in eastern Asia the whole year with nearly stable sites. Although the area of eastern Asia accounts for only 5.6% of that of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NH), its net mass exchange reaches 15.83% of that of the NH, which means that research on STME of eastern Asia is greatly important to that of the NH and even the global areas. Air across the tropopause enters more from stratosphere to troposphere than that from troposphere to stratosphere, which is possibly related with systematic bias of the assimilated datasets and with persistent rise of the tropopause height. Contributions of the mass exchange and the mass flux exchange in the NH and southern hemisphere (SH) on their latitudes increase from equator to pole, with larger contributions in the NH. Mass exchange and mass flux exchange per areas at high latitudes are larger than that at low latitudes, which means greater mass exchange efficiency at high latitudes.  相似文献   
979.
以石刁柏嫩茎为外植体诱导初始愈伤组织,以初始愈伤组织诱导胚性和非胚性愈伤组织,对3种不同类型愈伤组织进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3种不同类型愈伤组织在形态和结构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别.  相似文献   
980.
18世纪英国的经验派美学家最早从主体自身出发提出审美不涉及利害的思想。这一思想最早由夏夫兹博里提出,哈奇生、艾迪生、休谟、伯克等人继承了审美无关利害的思想。在英国经验派美学的影响下,康德将"审美无利害"确立为一种美学原则。英国经验派美学提出的"审美无利害",体现了审美现代性的分化性特征。英国经验派美学家以此改变了单纯以德国理性派来研究美学的现代起源的观点,其地位和作用由此得到突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