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14篇
  免费   180篇
  国内免费   310篇
系统科学   292篇
丛书文集   138篇
教育与普及   17篇
理论与方法论   12篇
现状及发展   16篇
综合类   372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69篇
  2021年   88篇
  2020年   76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95篇
  2015年   137篇
  2014年   209篇
  2013年   258篇
  2012年   252篇
  2011年   295篇
  2010年   294篇
  2009年   291篇
  2008年   336篇
  2007年   329篇
  2006年   301篇
  2005年   226篇
  2004年   183篇
  2003年   121篇
  2002年   132篇
  2001年   131篇
  2000年   102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201.
本文主要利用引入矩阵变量对幂级数进行了推广。  相似文献   
202.
对山西省农村实用人才资源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农村实用人才存在着总量不足、结构不平衡、效能低、发展环境有待改善等问题,并提出了山西省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3.
 采用电刺激大鼠颈动脉血栓形成和结扎大鼠下腔静脉方法评价虎杖苷(polydatin,PD)的抗血栓形成作用;应用玫瑰花结试验和Born比浊法观察PD对血小板与中性粒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显示:PD对电刺激大鼠颈动脉及结扎大鼠下腔静脉引起的血栓形成具有明显的对抗作用;PD明显抑制凝血酶引起的血小板与中性粒细胞间的粘附作用和肉豆蔻佛波醇(N-formyl-methiongl-leucyl-phenylalanine,fMLP)激活的中性粒细胞悬液引起的血小板聚集作用,其半数抑制浓度(medi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分别为51.9,307.6μmol/L.本实验提示PD有明显的抗血栓形成作用,其机制与阻抑血小板与中性粒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4.
以FeCl3为催化剂,环境友好的30%H2O2为氧化剂,研究了对甲氧基苯甲醇的催化氧化,考察了影响反应的各种因素,实现了最优条件下其他醇的催化氧化.结果表明,用30%H2O2氧化醇时,FeCl3是较好的催化剂,在温和条件下,一系列醇都可被氧化成相应的羰基化合物.  相似文献   
205.
研究给定位移下筒体支承力的有限元通用解法. 该法针对筒体结构重复性强的特点, 引入多重子结构技术, 使筒体有限元计算的工作量大大减少;通过将筒体轴线偏差转化为筒体支承力计算中的给定位移, 灵活地计入轴线偏差对支承力的影响;通过定义等效密度, 将窑皮、扬料板等的重力引起的载荷自动转化到其作用区域的体积上, 大大减小了载荷处理的工作量. 以中铝公司河南分公司2号窑为例, 应用均匀设计法设计给定位移下筒体支承力的计算方案, 并进行一系列有限元数值计算. 通过对数值计算结果的回归分析, 得出筒体垂直方向支承力、水平方向支承力与轴线偏差的关系式.  相似文献   
206.
目的研究自制聚丙烯腈螯合纤维用于Cu(Ⅱ)离子的吸附,考察pH值对Cu(Ⅱ)离子吸附性能的影响。方法以聚丙烯腈丝为原料,经醇解、肼解及胺肟化反应来制备多配位螯合纤维,并用于对铜的吸附,对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进行了理论分析。结果制备了一种多配位的螯合纤维,用红外和扫描电镜对螯合纤维进行了表征。该多配位螯合纤维在pH为4时,对Cu(Ⅱ)离子的饱和吸附量为137.5 mg/g,且具有较好的吸附行为,随着温度升高吸附速率加快,同一温度下,浓度增大吸附速率减小。结论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能较好地描述该化学吸附过程。  相似文献   
207.
一种结构化P2P系统的拓扑匹配算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针对结构化P2P系统提出了基于事件驱动的拓扑匹配算法。在该算法中,节点加入系统时依据系统全局信息找到与该节点最近的节点作为邻居节点;当有节点离开或者加入系统从而导致系统覆盖网络拓扑结构发生变化时,只有受影响的节点做出适当的调整。事件驱动算法不是只利用系统全局信息或者只利用系统局部信息,而是二者的结合,从而减少了算法带来的开销。在CAN系统上的仿真试验表明事件驱动算法可以使系统的平均逻辑链路延迟/平均物理链路延迟降低65%左右,而用SAT-match与界标簇算法结合的方法只能降低50%左右。同时,算法带来的开销也是非常小的。  相似文献   
208.
雷良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22(7):18-22,27
不管对科学发现进行语义分析,还是对科学发现活动本身进行历史探究,我们都会发现,科学发现除了具有社会、历史和心理上的属性外,它在本质上乃是新假说的产生、选择、修正、接受和解释的逻辑过程,其逻辑机制正是皮尔士与汉森等所倡导的溯因推理。而且,现代认知科学的新成果促进了溯因推理形式的不断完善,人们意识到在新假说产生与选择中背景理论与背景知识的重要作用,创新了溯因推理的推理形式,令人满意地回答了溯因推理何以能够以及如何能够成为科学发现的逻辑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9.
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SnO2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运用溶胶-凝胶法合成前驱物Sn(OH)4胶体,在不同温度下加热分解得到一系列纳米SnO2试样,并用X-射线衍射(XRD)图谱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表征不同温度下热处理得到试样的结构和形貌,研究了分解温度与产物粒径大小之间的关系以及微晶生长动力学。  相似文献   
210.
位于三峡水库腹心地段的小江支流上游的开县,水库消落区面积约占三峡库区消落区总面积的15%,而且三面包围新县城,情况极其特殊。特别在夏季,水库水位下调时,由于水库淹没地带地势平坦,水流流速缓慢,水位下降后库内各种污染物很容易停留在库岸的消落区内,在高温中极有可能产生异臭,滋生病菌、寄生虫和蚊蝇,导致流行病发生。为治理消落区的环境问题,2006年4月,开县正式启动了"水位调节坝工程",以"筑坝蓄水"(即以"湖区"取代"消落区")的方式治理开县消落区的环境问题。本文就开县"湖区"水环境的保护问题进行了重点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