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25篇
  免费   199篇
  国内免费   316篇
系统科学   289篇
丛书文集   104篇
教育与普及   33篇
理论与方法论   8篇
现状及发展   17篇
综合类   4289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135篇
  2021年   117篇
  2020年   128篇
  2019年   108篇
  2018年   105篇
  2017年   147篇
  2016年   142篇
  2015年   203篇
  2014年   268篇
  2013年   262篇
  2012年   337篇
  2011年   344篇
  2010年   328篇
  2009年   300篇
  2008年   337篇
  2007年   301篇
  2006年   252篇
  2005年   211篇
  2004年   147篇
  2003年   94篇
  2002年   102篇
  2001年   96篇
  2000年   93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1年   1篇
  195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51.
Multi-hierarchical Mo-12Si-8.5B-x Zr B_2(x=0,0.5,1.0,1.5,2.5 wt%)alloys consisting of three ultrafine-grained(UFG,0.47–0.81μm)phases of Mo_5Si B_2(T2),Mo_3Si and Mo solid solution(α-Mo)were prepared by mechanical alloying following hot pressing.Microstructure observations showed that the intermetallic phases(Mo_3Si and T2)distributed dispersedly in the continuousα-Mo matrix associated with the homogeneously embedded nanoscaled particles(10–225 nm)in the grain interiors and at the grain boundaries.The Mo-12Si-8.5B-x Zr B_2alloys exhibited monotonically increasing compressive strength to 3.13 GPa with increasing content of Zr B_2,and the fracture toughness increased about 27%and reached at 11.5 MPa m~(1/2)at 1.0 wt%Zr B_2,rendering the Mo-12Si-8.5B-1.0 wt%Zr B_2alloy possessing the best combine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high strength and high toughness.The underlying reason for the superior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Mo-12Si-8.5B-x Zr B_2alloys is that the dispersedly distributed nanosized particles in the UFG multi-phased-matrix can not only effectively block the dislocation motion to increase the strength but also store the dislocations to increase the strain hardening ability during mechanical deformation.  相似文献   
952.
953.
浅地层步进变频探地雷达合成孔径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合成孔径成像是一种常用的改善方位分辨率的方法。连续波步进变频雷达平均发射功率较高而且可以实现较大的相对带宽,所以在探地应用中可以获得较高的分辨率和较深的探测深度。针对浅地层步进变频探地雷达回波信噪比很低的特点,利用时域回波图像所呈现的双曲线,提出了一种曲线适配的合成孔径成像算法。通过对实测数据处理,证明所提算法在步进变频探地雷达中比传统的合成孔径算法能得到更好的方位分辨率,而且明显增强了目标图像的信噪比。  相似文献   
954.
孔琳 《实验室科学》2007,(5):181-182
本文阐述了实验队伍建设的重要性,探讨了实验队伍建设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955.
为满足富氢气氛下煤直接液化基础数据的需要,选择大港常三柴油为溶剂,利用自建的循环法气体高压溶解度测定装置,测定了甲烷在柴油中高压溶解度数据(273.45~293.75 K,1.79~8.06 MPa).利用n-d-M-LP法及C-G法计算了柴油平均结构和特性参数,利用Peng-Robinson状态方程回归实验数据得到CH4-柴油的交互参数,并估算了同条件下溶解度数据,结果表明,估算值与实验值吻合较好,甲烷的逸度与其溶解度有很好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956.
应用电生理学方法,研究了[H~+]对从克氏螯虾离体第一触角内侧枝记录的触角神经动作电位的影响.结果表明,[H~+]对该神经动作电位的发放具有抑制作用.在一定范围内,H~+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当pH值低于渔业水体最高允许酸度(pH 6.5)时,表示该电位的放电频率与作用时间(1~5×256×1000ms)关系的回归直线方程的b值等于或小于-0.083,而F_5/F_1比值等于或小于0.69,与pH7.0比较,差异显著(p<0.05,或p<0.01);当b≤-0.181或F_5/F_1≤0.25时,水体的酸度已达到强酸水平(pH2).这说明把pH6.5作为渔业水体的最高允许酸度是合适的.  相似文献   
957.
防区外攻击仿真框架和攻击动作链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地攻击仿真系统包括诸多子系统。各个子系统通过仿真框架有机组合成仿真系统。本文主要针对防区外攻击任务特点,讨论其仿真框架的建立,根据任务剖面设计出攻击机防区外攻击的典型动作链。最终建立起防区外攻击的仿真系统。通过一个攻击机实施防区外攻击的算例,总结出导弹发射前后攻击机的动作链特点,对空地武器发射平台与空地导弹的配合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58.
党的十六大会议,明确肯定了我国民营经济的重要地位.今后,在我国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民营经济将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就中小型民营企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投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对策等方面进行研讨,以寻求发展中小型民营企业更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59.
云南恩洪盆地煤层气异常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省恩洪盆地是我省煤层气的主要集聚地之一。鉴于煤层气采样数据的空间性特点,文章利用趋势面方法和剩余分析对煤层气进行异常分析,识别煤层气富集区域,为煤层气的勘探和开发提供定量依据。  相似文献   
960.
考察了不同反应时间及硅源前驱体添加量对纳米零价铁@介孔氧化硅(NZVI@mSiO_2)结构的影响。采用以1,1,1-TCA为模式氯代烃的模拟污染地下水,考察了铁剂量与有机质(NOM)含量对NZVI@mSiO_2吸附去除和吸附-降解去除氯代烃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正硅酸乙酯(TEOS)后,以300 r/min速度搅拌4 h便可获得结构稳定的NZVI@mSiO_2;不同TEOS添加量可调控NZVI@mSiO_2的mSiO_2壳层厚度;铁剂量的升高促进NZVI@mSiO_2对1,1,1-TCA的吸附-降解去除;NOM通过吸附桥连和网捕卷扫作用降低mSiO_2悬浮液的稳定性,但因其引入的新的吸附位点及降低体系pH,从而促进对氯代烃的吸附去除与吸附-降解去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