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397篇 |
免费 | 240篇 |
国内免费 | 115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98篇 |
丛书文集 | 94篇 |
教育与普及 | 72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17篇 |
现状及发展 | 18篇 |
研究方法 | 7篇 |
综合类 | 2445篇 |
自然研究 | 1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1篇 |
2024年 | 38篇 |
2023年 | 28篇 |
2022年 | 41篇 |
2021年 | 57篇 |
2020年 | 26篇 |
2019年 | 16篇 |
2018年 | 27篇 |
2017年 | 32篇 |
2016年 | 35篇 |
2015年 | 60篇 |
2014年 | 78篇 |
2013年 | 74篇 |
2012年 | 77篇 |
2011年 | 92篇 |
2010年 | 100篇 |
2009年 | 100篇 |
2008年 | 109篇 |
2007年 | 134篇 |
2006年 | 106篇 |
2005年 | 106篇 |
2004年 | 88篇 |
2003年 | 76篇 |
2002年 | 73篇 |
2001年 | 78篇 |
2000年 | 86篇 |
1999年 | 126篇 |
1998年 | 97篇 |
1997年 | 115篇 |
1996年 | 103篇 |
1995年 | 89篇 |
1994年 | 100篇 |
1993年 | 79篇 |
1992年 | 59篇 |
1991年 | 60篇 |
1990年 | 56篇 |
1989年 | 37篇 |
1988年 | 34篇 |
1987年 | 22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2篇 |
1981年 | 1篇 |
1978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7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纳米粒子作为润滑油添加剂能够表现出极好的摩擦学性能,在润滑油中具有良好的分散稳定性和润滑性能,具有更低的摩擦系数,更好的抗磨性能,适合在高载荷、长时间工作状况下使用,在摩擦学领域起到重要作用。介绍了纳米润滑粒子的制备和应用现状,概括了纳米润滑粒子的摩擦学性能和机理,并提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72.
73.
实验报告撰写改革尝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我们通过改革植物生理学实验报告的撰写形式,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学生查阅资料、实验操作及撰写科技论文的能力,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4.
采用了SnCl2·2H2O为还原剂,丁二酰二酰肼(SDH)为N3-离子提供体,在室温下制备[99mTcN]2+中间体,然后与2-(4-吗啡啉代)乙基氨荒酸盐(MPEDTC)发生配体交换反应得到放射化学纯度大于90%的99mTcN-MPEDTC配合物.该配合物是一种体外稳定性良好的脂溶性电中性物质.小鼠体内生物分布结果表明:99mTcN-MPEDTC配合物在小鼠心肌和脑中摄取量均不高,且靶与非靶比值偏低,不适合作为心脑显像剂,为寻求新型心脑显像剂,该配合物的结构需要进一步修饰. 相似文献
75.
产品设计的核心是为人服务,因此,探究产品设计的本质说到底应当是以探究人类情感体验为目标。产品的交互设计正是通过将人与产品的认识理解深化,寻求情感体验的共鸣,使产品实现功能体验和精神享受的同一化。意识和行为是人类思维和情感的内隐表现和外在表达。将意识与行为相互渗透参与到产品设计中,是将人类最本质的核心内容传达到产品中,追求思维心理和情感需要的共鸣。 相似文献
76.
龚家骧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9(2):28-32
本文从Cartan联络CΓ、Berwald联络BΓ和Rund联络RΓ所共有的非线性联络G出发,得到了一些不同于G的非线性联络以及这些非线性联络所确定的半对称度量Finsler联络,其中之一是Wagner联络。 相似文献
77.
本试验研究了湿干间隙处理对辣椒种子活力及生理生化的效应。试验结果表明,湿干间隙处理能有效抑制辣椒种子可溶性物质的外渗,增加种子内蛋白质的合成,使其芽期过氧化氢酶活性增强、高峰期提前,从而有效地提高了辣椒种子活力。 相似文献
78.
利用中药渣栽培平菇高产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了利用中药渣为主料,以木屑埋菌棒方式栽培平菇的生产技术。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可就地取材,成本低,质量好,产量高。 相似文献
79.
研究了完全不互溶双液系的气一液平衡相图,得出了完整的压力(P)-组成(X)图和温度(T)-组成(X)图,并对图中曲线的性质作了详细的讨论. 相似文献
80.
陈功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2,(2):117-120
近代是我国书籍装帧迈入现代化的革新时期,五四时期可谓是开启近现代书籍装帧新纪元的分水岭,具有开风气之先的作用,这一时期基本上奠定了我国近代书籍装帧的发展方向。这集中体现在书籍装帧理念的现代转向,为迈向现代装帧作了思想准备;书籍装帧艺术化,装帧设计元素趋于完备,为迈向现代装帧作了学科化的准备;装帧队伍文人化,为迈向现代装帧作了人才上的准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