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512篇
  免费   2200篇
  国内免费   2840篇
系统科学   3239篇
丛书文集   2039篇
教育与普及   2103篇
理论与方法论   540篇
现状及发展   1099篇
研究方法   170篇
综合类   58349篇
自然研究   13篇
  2024年   240篇
  2023年   710篇
  2022年   1097篇
  2021年   1149篇
  2020年   847篇
  2019年   361篇
  2018年   1168篇
  2017年   1333篇
  2016年   1076篇
  2015年   1520篇
  2014年   2162篇
  2013年   2130篇
  2012年   2490篇
  2011年   3450篇
  2010年   3232篇
  2009年   3267篇
  2008年   3661篇
  2007年   3738篇
  2006年   2463篇
  2005年   2328篇
  2004年   1780篇
  2003年   1561篇
  2002年   1621篇
  2001年   1655篇
  2000年   1726篇
  1999年   2676篇
  1998年   2371篇
  1997年   2409篇
  1996年   2215篇
  1995年   1987篇
  1994年   1737篇
  1993年   1467篇
  1992年   1303篇
  1991年   1184篇
  1990年   1003篇
  1989年   896篇
  1988年   735篇
  1987年   458篇
  1986年   231篇
  1985年   88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6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91.
从我国炼油厂中选择不同的石油馏份,考察其作为稀释剂用于铜萃取工艺的可能性.测定了所选稀释剂的一些基本性能,包括稀释剂的密度、粘度、闪点等.并用各种不同的自选石油馏份分别与国际上最常用的两种铜萃取剂即Zeneca公司的M5640和Henkel公司的Lix984配成萃铜有机相,测绘了不同体系的萃取等温线,考察了各体系的铜萃取饱和容量、平衡pH、铜铁选择性,并与国际上通用的铜萃取用稀释剂Escaid100配制的铜萃取体系的性能比较,证明自选的一部分石油馏份在性能上达到或接近Escaid100的性能,可考虑用作铜萃取稀释剂.  相似文献   
992.
Multi-ester type biscrown ether compound(I) was prepared by the reaction of 6-bromoacetacetic ester dibenzo-16-crown-5(7) with phenyl-methyl ether-2,6-diformic acid potassium salt in anhydrous DMF at refluxed temperature, and color biscrown ether compound(II) was prepared by the reaction of 4′-aminobenzo-15-crown-5(12) with 2,2′(O-formoyl naphthyl)ethyl ether (9) in anhydrous ethanol at 40 C under N2. New compounds(I, II) were characterized by IR,1H NMR, MS and elemental analysis.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iu Changrong: born in December, 12, 1938, Professor  相似文献   
993.
Structure of nano-copper and nano-conductive fiber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94.
995.
996.
997.
998.
介绍了PFBC-CC燃机叶片腐蚀/磨蚀试验装置的系统,主要部件,允许试验参数及其主要特点,累计400多小时的热态试验表明该装置性能稳定,达到了设计要求,初步试验结果是,高,低温试验区均为腐蚀/磨蚀联合作用,高温试验区腐蚀为主,低温试验区磨蚀为主。  相似文献   
999.
显微组织对Fe3Al基合金的室温和高温力学性能以及抗蠕变性能有较大影响。研究表明,减少横向晶并不是提高Fe3Al合金室温塑性的最有效途径。通过加大形变量,细化显微组织可以明显改善合金的室温力学性能,但会使其高温性能下降。  相似文献   
1000.
采用Ar^+离子溅射方法将300nm SnO2薄膜沉积在Si片上,分别对膜层进行60keV,5×10^16cm^-2Mg^+离子注入和100kdV,6×10^16cm^-1Nb^+离子注入,对未注入,Mg^+离子注入,Nb^+离子注入3种薄膜进行500℃,4h退火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