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96篇
  免费   324篇
  国内免费   706篇
系统科学   484篇
丛书文集   256篇
教育与普及   195篇
理论与方法论   37篇
现状及发展   53篇
研究方法   38篇
综合类   9961篇
自然研究   2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74篇
  2022年   185篇
  2021年   174篇
  2020年   128篇
  2019年   75篇
  2018年   101篇
  2017年   115篇
  2016年   149篇
  2015年   287篇
  2014年   389篇
  2013年   375篇
  2012年   416篇
  2011年   444篇
  2010年   448篇
  2009年   504篇
  2008年   605篇
  2007年   548篇
  2006年   467篇
  2005年   461篇
  2004年   378篇
  2003年   401篇
  2002年   615篇
  2001年   578篇
  2000年   394篇
  1999年   456篇
  1998年   266篇
  1997年   286篇
  1996年   274篇
  1995年   224篇
  1994年   224篇
  1993年   204篇
  1992年   167篇
  1991年   138篇
  1990年   123篇
  1989年   111篇
  1988年   107篇
  1987年   60篇
  1986年   29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4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31.
图的Hamilton-圈与连通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插点方法和H-序列,给出l-连通图G是Hamilton-圈的一个新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132.
大范围运动空间梁的耦合动力学模型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从连续介质力学原理出发,对作大范围运动的空间梁建立耦合动力学模型.在纵向变形中计及了变形位移的二次耦合变形量,基于Jourdain速度变分原理导出作大范围运动的空间梁的动力学方程.将耦合动力学模型的仿真计算结果与不计二次耦合变形量传统的建模理论进行比较表明,在大范围运动的侧向角速度和浮动基基点的纵向加速度较大的情况下,二次耦合变形量对系统的刚—柔耦合动力学性质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3.
防止催化裂化分馏塔结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催化裂化分馏塔在不同操作条件下的结盐状况及其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相应的预防结盐措施,这些防止结盐措施,可有效地避免催化裂化分馏塔结盐。  相似文献   
134.
中国南方大地构造演化及其对油气的控制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按照板块构造理论及活动论、阶段论的思想,大致以中晚三叠世为界,将中国南方自震旦纪以来大地构造演化历史划分成海相盆地演化阶段(Z-T2)及陆相盆地演化阶级(T3-Q)两大阶段;又可进一步细分为扬子克拉通及其周缘裂谷盆地(Z-1q)、裂谷-克拉通-被动大陆边缘盆地(1c-O1)、被动陆缘-克拉通-前陆盆地(O2-S)、加里东运动(S末)、裂谷-克拉通盆地(D-T1)、克拉通残留海盆-弧后(浊积)盆地(T2)、印支运动(T2-T3)、华北-华南板块焊合、古特提斯封闭与前陆盆地的形成(T3-J2)、压扭背景下的改造作用及拉分盆地的形成(J3-K1)、伸展-裂陷盆地的形成(K2-E)、喜马拉雅运动(E末-N初)及披盖性构造层的形成(N-Q)12个阶段。特别是对南方自中晚三叠世以来的大地构造演化及其对现存油气的控制作用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了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燕山运动对南方中生界、古生界原生油气藏的保存与破坏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及燕山、喜马拉雅运动控制了现今南方原生、次生及再生烃(二次生烃)油气藏分布的新观点。  相似文献   
135.
引入并刻划B0型准范空间中凸函数的上、下指数,建立共轭凸函数上、下指数间的完整共轭关系。  相似文献   
136.
为了克服NLOS信号对移动无线电定位的影响,对TD-SCDMA系统中联合DOA与TOA实现移动终端定位的方案进行了研究,基于NLOS信号识别的算法有效地解决了NLOS信号对实施定位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对多基站时间加权定位算法,通过仿真实验证明了所采用算法的可行性,在NLOS情况下也可满足FCC对E-911业务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7.
视频会议系统中基于Mpeg4视频流的带宽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一种基于Mpeg4数据流的速率控制解决方法 ,实现了应用在视频会议系统Admire中的视频网关VGW ,使系统在组播网络和单播网络互通的基础上 ,能够调整对单播用户 (可用带宽较低用户 )的视频发送速率 ,达到充分利用网络带宽和避免网络拥塞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8.
A new species of Gobiconodon is found from the Yixian Formation of western Liaonlng, China. The new taxa,G zofiae sp. nov., has a confluent opening for branches Ⅱand Ⅲ of the trigeminal nerve on the anterior lamina of the petrosal. G zofiae sp. nov. is similar to Repenomamus in having an ossified Meckel‘s cartilage connecting the lower jaws and ear region. The new species, with enlarged I^1/I1, posteriorly located infraorbital foramen and four mental foramina,distinctly differs from the other species of Gobiconodon. The new material indicates that Gobiconodon has four, not five,upper molariforms. The presence of Gobiconodon in Jchol Biota makes it possible to correlate Jehol Biota with faunas in eastern Asia and North America, and suggests the age of the Yixian Formation to be Early Cretaceous.  相似文献   
139.
A surface-based DNA algorithm for the minimal vertex cover problem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Abstract DNA computing was proposed for solving a class of intractable computational problems, of which the computing timewill grow exponentially with the problem size. Up to now, many achievements have been made to improve its performance and increase itsreliability. It has been shown many times that the surface-based DNA computing technique has very low error rate, but the technique hasnot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DNA computing algorithms design. In this paper, a surface-based DNA computing algorithm for minimal ver-tex cover problem, a problem well-known for its exponential difficulty, is introduced. This work provides further evidence for the abilityof surface-based DNA computing in solving NP-complete problems.  相似文献   
140.
使用控制应力流变仪 ,在原油凝点附近温度区域对大庆原油和胜利原油进行了线性粘弹性应力范围内的小振幅振荡剪切实验。以原油开始出现线性粘弹性应力区间的最高温度作为基准温度定义了相对温度 ,对粘弹性参数进行了分析对比。研究表明 ,大庆原油及胜利原油在各自凝点以上 4℃时 ,均表现出明显的粘弹性特征 ,其损耗角分别为 37.6 6°和 76 .5 5°。在相同的相对温度下 ,大庆原油的弹性特征明显好于胜利原油 ,大庆原油的粘弹性参数对温度的敏感性也明显好于胜利原油。两种原油粘弹性不同的主要原因是其胶质、沥青质含量和析蜡特性不同。凝点温度附近的原油流变性及其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应该作为确定输油管道进站温度的重要依据 ,目前 ,仅以原油凝点作为确定进站温度的主要依据是不合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