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519篇
  免费   902篇
  国内免费   1623篇
系统科学   2323篇
丛书文集   675篇
教育与普及   505篇
理论与方法论   594篇
现状及发展   31754篇
研究方法   894篇
综合类   36108篇
自然研究   2191篇
  2015年   822篇
  2014年   1075篇
  2013年   1468篇
  2012年   1393篇
  2011年   3499篇
  2010年   1264篇
  2009年   1524篇
  2008年   1853篇
  2007年   1988篇
  2006年   1984篇
  2005年   2087篇
  2004年   2972篇
  2003年   2723篇
  2002年   2767篇
  2001年   2560篇
  2000年   1733篇
  1999年   1631篇
  1998年   951篇
  1997年   1104篇
  1996年   839篇
  1994年   928篇
  1993年   874篇
  1992年   1125篇
  1991年   960篇
  1990年   1033篇
  1989年   818篇
  1988年   768篇
  1987年   765篇
  1986年   808篇
  1985年   909篇
  1984年   784篇
  1983年   687篇
  1982年   808篇
  1981年   832篇
  1980年   907篇
  1979年   1416篇
  1978年   1251篇
  1977年   1230篇
  1976年   1117篇
  1975年   1079篇
  1974年   929篇
  1973年   1178篇
  1972年   1204篇
  1971年   1241篇
  1970年   1322篇
  1969年   1203篇
  1968年   1184篇
  1967年   1049篇
  1966年   888篇
  1965年   73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This paper undertakes a comprehensive examination of 10 measures of core inflation and evaluates which measure produces the best forecast of headline inflation out‐of‐sample. We use the Personal Consumption Expenditure Price Index as our measure of inflation. We use two sets of components (17 and 50) of the Personal Consumption Expenditure Price Index to construct these core inflation measures and evaluate these measures at the three time horizons (6, 12 and 24 months) most relevant for monetary policy decisions. The best measure of core inflation for both sets of components and over all time horizons uses weights based on the first principal component of the disaggregated (component‐level) prices. Interestingly, the results vary by the number of components used; when more components are used the weights based on the persistence of each component is statistically equivalent to the weights generated by the first principal component. However, those forecasts using the persistence of 50 components are statistically worse than those generated using the first principal component of 17 components. The statistical superiority of the principal component method is due to the fact that it extracts (in the first principal component) the common source of variation in the component level prices that accurately describes trend inflation over the next 6–24 months.  相似文献   
12.
13.
在多分量地震技术中,准确地求取出纵、横波速比(γ)是多分量资料处理、反演、解释各环节中的一个重要步骤。由于地下同一层位具有相同的波阻抗比,因此该层位的反射纵波和反射转换波相互关联,纵横波速比与时间比存在相互转化关系。基于Sinc插值算法与相关系数谱分析的纵横波速比扫描方法是通过设置一系列γ,利用Sinc插值算法将纵波拉伸后与转换波进行互相关,当互相关系数达到最大时即可求出相应的γ。理论数据和实际资料的测试,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准确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4.
在高海拔区域测制地形图,如青藏高原地区,所获取的遥感影像局部存在着大范围的高山阴影或云雪覆盖,造成立体观测地貌困难的现象,探讨应用SRTM数据对这类特殊区域地貌进行修测补绘。介绍了数据处理的作业过程,并对实验区SRTM与SPOT5影像立体测图成果进行实验对比分析,成果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15.
<正>也不是没人研究过男性避孕药,只是面对这"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精子们,科学家们绞尽脑汁却依旧所获不多。避孕,是男女两个人的事,但在选择避孕方式上,女性安装宫内节育器的比例要比男性做输精管结扎术的比例大得多,市面上的避孕药品也几乎都偏向于女性。像宫内节育器这样的避孕措施对女性的伤害还真不小。最可怕的是有很多女性即使带上宫内节育器还会有怀孕的情况,而这样的情况往往会导致宫外孕。  相似文献   
16.
根据GB 7475—87《水质铜、锌、铅、镉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建立地表水样测定的数学模型,并根据JJF 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的要求,计算测量过程中的不确定度分量,最终得出扩展不确定度.经检测计算,该地表水样品中的铜含量为1.53 mg/L,其扩展不确定度为0.036 mg/L,包含因子k=2,地表水样品中铜含量的测量结果应报告为(1.53±0.036) mg/L, k=2.结果表明,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地表水样中铜含量的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标准曲线拟合、标准溶液配制和样品重复测量.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药国际交流增加,中草药药名能否精准表达不仅关系到国际科研工作者能否进行正确的科技交流,而且关系到临床用药安全问题。文章调查了科技期刊英文交流中有关中草药药名的使用情况,系统归纳出目前存在的6大常见乱象,即同物异名、同名异物、名称相近、基原植物交叉且名称重叠、药材英译混乱、药味写法不一致,举例分析其表述缺陷并说明英文如何精准表达。最后,提出英文科技交流只有综合使用中草药的法定药材名、植物学名、拼音和异名,结合英文使用习惯,才能提高药名的精准表达,提高英文论文的国际可信度。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文献资料法,依次从学理脉络、统计内容及其实施策略展开关于体育消费以及体育消费统计的讨论。认为:从学理上看,体育消费作为一个复杂概念,既牵涉宏观经济社会发展,也与文化意识形态紧密联系;而作为准确把握体育市场、把脉体育发展情况的基础性工作之一,体育消费统计则应该避免将体育消费概念泛化。应以体育政策为导向,面向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对接国民经济统计制度,考虑建构以“体育教育与培训、体育文化与娱乐、体育保健与康复、体育传媒与信息、体育衣着耐用品、其他体育用品与服务、个人间接体育消费”为核心指标的统计框架,并通过长效工作方案的设计使体育消费统计工作制度化,通过统计调查制度的建构使体育消费统计执行有效化,通过统计数据的测算推算使体育消费统计结果精准化。  相似文献   
19.
Archive for History of Exact Sciences - We show that Dedekind, in his proof of the principle of definition by mathematical recursion, used implicitly both the concept of an inductive cone from an...  相似文献   
20.
基于当前新时代体育事业发展背景,在上海市构建全球著名体育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分析其构建的内涵与动机,解析构建全球著名体育城市的内在逻辑规律,采用SWOT-PEST组合矩阵模型并结合政治、经济、社会、技术背景因素,依次对上海市构建著名体育城市的内部优势、劣势环境与外部机遇、威胁环境进行相应的剖析,以此组合得出模型的优化路径,为上海市构建全球著名体育城市提出战略发展方向上的建议:转化发展理念,健全体育行政管理机制;强化产业结构,升级体育经济规模效益;深化健康意识,完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进化科技运用,扩充体育技术创新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