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30篇
  免费   515篇
  国内免费   713篇
系统科学   723篇
丛书文集   304篇
教育与普及   140篇
理论与方法论   37篇
现状及发展   74篇
研究方法   22篇
综合类   9956篇
自然研究   2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26篇
  2022年   207篇
  2021年   252篇
  2020年   242篇
  2019年   145篇
  2018年   182篇
  2017年   203篇
  2016年   218篇
  2015年   372篇
  2014年   527篇
  2013年   571篇
  2012年   683篇
  2011年   753篇
  2010年   702篇
  2009年   823篇
  2008年   826篇
  2007年   779篇
  2006年   668篇
  2005年   535篇
  2004年   445篇
  2003年   303篇
  2002年   341篇
  2001年   288篇
  2000年   265篇
  1999年   181篇
  1998年   90篇
  1997年   85篇
  1996年   78篇
  1995年   71篇
  1994年   64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70年   2篇
  1967年   2篇
  1964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81.
为了减少计算量,提高分析速度,对励磁系统进行动态等值时,可采用统一的降阶标准传递函数作为等值励磁系统模型.分别使用加权平均法、离散时间最小二乘法和分段线性多项式函数(PLPF)法确定了等值励磁系统模型的参数,并将遗传算法引入等值励磁系统模型的参数辨识.重点对比了几种励磁系统聚合方法,归纳出各种方法的差异及优缺点.仿真算例表明,离散时间最小二乘法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982.
淮河流域参考蒸散发量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淮河流域26个气象观测站的观测资料,采用Penman-Monteith法计算流域的参考蒸散发量,结合参考蒸散发对气象因子的敏感性分析以及气象因子在1960—2008年的变化,定量评估气象因子变化对蒸散发的贡献程度,进而分析流域近50 a来参考蒸散发量的变化及其原因.结果表明:淮河流域绝大部分地区的年参考蒸散发总量呈下降趋势,淮河以北地区的下降趋势比淮河以南地区更为显著.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太阳辐射量的减少和风速的降低,淮河以南地区受相对湿度变化的影响,下降幅度小.  相似文献   
983.
1960—2005年长江上游水文循环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长江上游水汽含量以及各边界水汽通量、水汽收支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建立了长江上游水文循环概念模型,并通过分析水循环参数的变化特征讨论水文循环的陆面分支与大气分支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变化过程.结果表明:长江上游为水汽汇区,净水汽收支为23 790 t/s;纬向为水汽输出向,纬向水汽通量减小趋势显著.整个上游地区水汽收支变化趋势不显著,水汽输入总体呈微弱减小趋势.尽管当地蒸散发形成的降水在区域总降水量中的贡献尚不足10%,但蒸散发量对当地水文循环的作用正逐年增加.  相似文献   
984.
为研究流固耦合对脱硫塔结构简化模型动力反应的影响,采用有限元程序(Adina)模拟脱硫塔结构简化模型在地震作用下的流固耦合效应.首先对脱硫塔结构进行合理简化,在不同液位下进行了脱硫塔结构的模态分析,研究了塔内液位高度对脱硫塔结构的频率和振型的影响;其次,通过对脱硫塔结构进行地震波加载,研究了塔内液位高度、地震波输入角度和加速度峰值对脱硫塔结构的位移和加速度的影响,并与试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脱硫塔结构的频率会随着液位增高而减小,塔内液位高度、地震波加载方向及加速度峰值对脱硫塔结构加速度的影响比较大,而对其位移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985.
人工势场法是一种简单有效的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算法.针对传统人工势场法在路径规划中的一类目标点不可达问题,提出了一种在局部最小点改变斥力角度和设定虚拟最小局部区域的解决方案,同时采用遗传算法对改进算法中斥力改变角度以及虚拟最小局部区域的半径两个参数进行优化.仿真实验说明本文所提算法能在起点和终点之间规划出一条简捷、光滑和安全的路径.  相似文献   
986.
搭建了基于正交频分复用(OFDM)的IEEE 802.11a的物理层链路平台,并针对链路平台中编译码模块,分别对其中的删余及交织环节进行了改进.基于特比译维码原理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删余方法,并在其他物理层参数固定前提下,针对不同Eb/N0进行理论分析与链路性能仿真;基于改进的卷积编码器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矩阵交织器结构.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删余方法比IEEE 802.11a标准中的相应方法在系统误码率性能方面大约有3dB的提高;改进的矩阵交织结构在Eb/N0大于5dB时,误码率有1~2dB的改善.  相似文献   
987.
可压缩气体合成射流微喷优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借助Fluent软件,基于标准k-ε湍流模型和PISO算法,采用动网格方法构造动边界条件,在可压缩模型下,对二维、黏性、非定常气体合成射流微喷的频率特性及影响射流性能的3个关键因素(驱动频率、振动膜峰值速度和喷口尺寸)进行数值模拟,为合成射流微喷的优化设计提供了依据.结果表明,在可压缩模型下,合成射流微喷的频率特性仿真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较吻合,验证了其在可压缩气体模型下仿真的必要性;同时,对任一给定的合成射流微喷,驱动频率和喷口宽度存在最优值.  相似文献   
988.
李波  王金林  易福侠 《江西科学》2012,30(4):438-441,447
研究了通过谱数据{λ*i}ni=1构造Hermitian Toeplitz矩阵的特征值反问题。对于Hermitian Toeplitz矩阵,根据其具有的全对称结构,可通过酉相似变换,将该问题转化为含参数的实对称矩阵特征值反问题。对于含参数的矩阵特征值反问题,用Cayley变换法求解,并给出了问题的具体算法及数值例子。  相似文献   
989.
Two decades of scientific ocean drilling have demonstrated widespread microbial life in deep sub-seafloor sediment, and surprisingly high microbial-cell numbers. Despite the ubiquity of life in the deep biosphere, the large community sizes and the low energy fluxes in this vast buried ecosystem are not yet understood. It is not known whether organisms of the deep biosphere are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extremely low energy fluxes or whether most of the observed cells are in a dormant, spore-like state. Here we apply a new approach--the D:L-amino-acid model--to quantify the distributions and turnover times of living microbial biomass, endospores and microbial necromass, as well as to determine their role in the sub-seafloor carbon budget. The approach combines sensitive analyses of unique bacterial markers (muramic acid and D-amino acids) and the bacterial endospore marker, dipicolinic acid, with racemization dynamics of stereo-isomeric amino acids. Endospores are as abundant as vegetative cells and microbial activity is extremely low, leading to microbial biomass turnover times of hundreds to thousands of years. We infer from model calculations that biomass production is sustained by organic carbon deposited from the surface photosynthetic world millions of years ago and that microbial necromass is recycled over timescales of hundreds of thousands of years.  相似文献   
990.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的方法合成了核壳结构的poly(methyl methacrylate)/polystyrene(PMMA/PS)和poly(butyl acrylate)/polystyrene(PBA/PS)微球,并以此作为前驱体,利用酸碱溶胀法成功地制备出PS中空微球.采用TEM和SEM对核壳微球和中空微球的形貌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中空结构形成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壳层单体St包裹种子微球的聚合阶段,单体和引发剂的滴加速度及温度对最终的PS中空微球形态有着显著的影响:滴加速度过慢,反应温度过高均不利于中空微球的形成.另外,组成种子微球的单体和壳层单体的性质对中空微球的形态也有着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