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221篇 |
免费 | 26篇 |
国内免费 | 94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665篇 |
丛书文集 | 90篇 |
教育与普及 | 186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6篇 |
现状及发展 | 60篇 |
研究方法 | 3篇 |
综合类 | 6331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篇 |
2020年 | 1篇 |
2017年 | 59篇 |
2016年 | 63篇 |
2015年 | 83篇 |
2014年 | 17篇 |
2013年 | 21篇 |
2012年 | 19篇 |
2011年 | 608篇 |
2010年 | 169篇 |
2009年 | 371篇 |
2008年 | 145篇 |
2007年 | 159篇 |
2006年 | 67篇 |
2005年 | 204篇 |
2004年 | 1169篇 |
2003年 | 734篇 |
2002年 | 391篇 |
2001年 | 305篇 |
2000年 | 238篇 |
1999年 | 352篇 |
1998年 | 430篇 |
1997年 | 476篇 |
1996年 | 101篇 |
1995年 | 113篇 |
1994年 | 111篇 |
1993年 | 292篇 |
1992年 | 175篇 |
1991年 | 160篇 |
1990年 | 117篇 |
1989年 | 82篇 |
1988年 | 51篇 |
1987年 | 26篇 |
1986年 | 22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5篇 |
198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3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Web日志挖掘技术及其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由于电子商务、电子图书馆、远程教育等的应用,对Web站点设计和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求Web站点具有智能性。介绍了目前世界上两种主要的Web曰志挖掘技术(基于Web事务和基于数据立方体),同时,提出了基于Web目志挖掘技术的应用,主要讨论了站点的在线推荐和用户自适应的Web站点设计问题,在此基础上简单介绍了一个Web日志挖掘系统原型AdaptiveWeb。它可创建用户自适应的Web站点,使其具有部分智能。 相似文献
982.
983.
984.
本文研究了不同沉积氛围(纯Ar,Ar+O2和Ar+N2)中射频磁控溅射制备HfO2薄膜的介电性能和界面微结构.实验结果表明在纯Ar氛围室温制备的HfO2薄膜具有较好的电学性能(有效介电常数ε-r~17.7;平带电压~0.36 V;1 V栅电压下的漏电流密度~4.15×10-3 A cm-2).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测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深度剖析表明,在非晶HfO2薄膜和Si衬底之间生成了非化学配比的HfSixOy和HfSix混合界面层.该界面层的出现降低了薄膜的有效介电常数,而界面层中的电荷捕获陷阱则导致薄膜电容-电压曲线出现顺时针的回线. 相似文献
985.
设A是代数闭域上的有限维基代数,N是A的Jacobson根.证明了如果存在大于或等于2的正整数i,使得A/Ni是标准析层的,则A也是标准析层的. 相似文献
986.
CAO Jun LIU Jianbo EZAKI Yoichi ADACHI Natsuko School of Earth Space Sciences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Key Laboratory of Orogenic Belts Crustal Evolution Ministry of Education Beijing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网络版(预印本)》2008,(2)
通过对安徽东至建新剖面红花园组的生物礁、微生物岩进行研究,发现蓝绿菌类Girvanella在生物礁中大量分布,是生物礁的主要造礁成分。其他造礁生物包括瓶筐虫、石海绵、腹足类、腕足类、棘皮类等。Girvanella以散乱分布、包壳、组成内碎屑以及与海绵伴生等4种方式在本区生物礁中存在,并且在生物礁成礁过程中以生物本体矿化作用及粘结、捕获颗粒的作用形成生物礁格架;瓶筐虫及石海绵为生物礁中的居住者,因此,生物礁性质为瓶筐虫/石海绵-微生物礁,微生物起到了主要的造礁作用。此外红花园组典型含生物礁沉积序列是由底部的生屑灰岩基底、中部的海绵层(少量微生物岩)及顶部的微生物岩组成的。通过与其他地区同时代生物礁的对比发现,东至建新剖面红花园组中瓶筐虫/石海绵-微生物礁的发育及微生物的繁盛是全球性的,是由于底栖生物扰动对潮下带微生物发育影响尚未彰显造成的。 相似文献
987.
NAN Peng QIN Qiming YAO Yunjun Institute of Remote Sensing GIS School of Earth Space Sciences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网络版(预印本)》2008,(3)
在地表能量辐射平衡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从岩石热传导、土壤热传导以及煤层气储层影响热导率等方面分析了地下热传导,探讨了地球内部热量传递导致地表温度异常的原因。选择河南焦作煤层气富集区作为热红外遥感监测靶区,运用ASTER热红外遥感数据进行温度反演。首先利用大气辐射传输模型MODTRAN 4进行大气校正获得大气透过率,然后根据NDVI计算地表比辐射率,最后采用分裂窗简化算法反演地表温度。结果表明:研究区温度反演最低为296.62K,最高为302.67K,部分研究区呈现显著温度异常。通过分析该区域温度异常的不同原因,注意到富含煤层气对应的靶区呈现温度异常,根据地下热传导机理,据此推断该靶区温度异常是由于地下煤层富含煤层气从而导致地下热导率低于周围地层的热导率所致,该结论仍需要应用其他手段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988.
在传统的连续模型中,本构关系,例如胡克定律、热传导的傅立叶定律是宏观现象的表征.在原子尺度下,传统连续模型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传统连续模型忽略了原子间相互作用的非局域性.本文在不采用任何经验的本构假设和局部均匀变形假设(如Cauchy-Born假设)的情况下,严格基于原子模型,构造了一个连续模型,将原子间相互作用力的非局域性和非线性性自然地嵌入到模型中.此模型可以有效表现原子尺度的非均匀变形. 相似文献
989.
本文提出了一种求解辐射-导热耦合换热问题的边界单元算法(BEM),该方法将两种传热方式通过辐射热源耦合起来.首先,采用BEM对辐射传热方程、辐射热源方程和含有辐射热源的热传导方程进行离散;其次,利用辐射传热方程消除辐射热源方程中的辐射热流项;然后,根据Stefan-Boltzmann定律形成含有温度四次方以及热流密度表示的非线性代数方程组.出现在所有积分方程中的域积分由径向积分法转换成边界积分,形成了对于参与性介质问题也只需在边界上划分单元的纯边界元算法.最后,用Newton-Raphson迭代法对方程组进行求解.提供的数值算例将表明本文所介绍方法的正确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990.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框架下广义梯度近似(GGA)的PBE平面波超软赝势方法,研究了闪锌矿型CdS和ZnO1-xSx(x=0,0.25,0.5,0.75,1)的电子结构和光学特性.计算并分析了闪锌矿型CdS和ZnO1-xSx的复介电函数、光电导率、吸收系数和损失函数.研究结果表明,闪锌矿型CdS和ZnO1-xSx(x=0,0.25,0.5,0.75,1)均为直接带隙半导体材料.ZnO中一定浓度的硫掺杂,导致带隙宽度变窄,而晶格常数随掺杂基本呈线性变化.就目前制备铜铟镓硒(CIGS)薄膜太阳能电池普遍使用CdS缓冲层而言,ZnO1-xSx具有与CdS类似的电子结构,但光学特性上高频特性有明显改善.这些特性对于改善电池吸收层表面性能和光吸收特性、制备高效CIGS薄膜太阳能电池非常有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