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8994篇 |
免费 | 1109篇 |
国内免费 | 1402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1238篇 |
丛书文集 | 783篇 |
教育与普及 | 739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147篇 |
现状及发展 | 200篇 |
研究方法 | 102篇 |
综合类 | 28291篇 |
自然研究 | 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59篇 |
2023年 | 273篇 |
2022年 | 440篇 |
2021年 | 484篇 |
2020年 | 327篇 |
2019年 | 145篇 |
2018年 | 234篇 |
2017年 | 310篇 |
2016年 | 308篇 |
2015年 | 652篇 |
2014年 | 927篇 |
2013年 | 972篇 |
2012年 | 1072篇 |
2011年 | 1206篇 |
2010年 | 1174篇 |
2009年 | 1292篇 |
2008年 | 1544篇 |
2007年 | 1644篇 |
2006年 | 1286篇 |
2005年 | 1221篇 |
2004年 | 988篇 |
2003年 | 787篇 |
2002年 | 922篇 |
2001年 | 1010篇 |
2000年 | 913篇 |
1999年 | 1420篇 |
1998年 | 1256篇 |
1997年 | 1283篇 |
1996年 | 1121篇 |
1995年 | 1002篇 |
1994年 | 931篇 |
1993年 | 745篇 |
1992年 | 695篇 |
1991年 | 633篇 |
1990年 | 552篇 |
1989年 | 502篇 |
1988年 | 405篇 |
1987年 | 293篇 |
1986年 | 158篇 |
1985年 | 55篇 |
1984年 | 15篇 |
1983年 | 7篇 |
1982年 | 5篇 |
1980年 | 5篇 |
1979年 | 5篇 |
1978年 | 4篇 |
1974年 | 4篇 |
1972年 | 4篇 |
1971年 | 3篇 |
1957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112.
113.
在分析比较目前常用的智能工序预测技术及其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适合小批量生产过程的质量智能预测模型,并给出了相应的预测过程和算法.由于该模型中以模糊支持向量机(FLS-SVM)技术为智能核心,一方面较好的解决小样本学习问题,避免了人工神经网络等智能方法在对小批量生产过程质量进行预测时所表示出的过学习、泛化能力弱等缺点.另一方面,通过隶属度函数对样本进行模糊化,达到样本优化选择,实现历史数据“重近轻远”的预测效果.通过对具体加工过程的预测实验,并与其它几种常见预测方法效果进行对比,说明本文方法实现容易,建模速度快,小样本的泛化能力强,为实现小批量加工过程的在线质量预测与控制提供可行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4.
为了降低多输入多输出正交频分复用(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MIMO-OFDM)系统中传统部分传输序列(partial transmit sequence, PTS)算法的计算复杂度,提出了联合时域和空间域信号处理的改进PTS算法。在时域信号处理部分,通过信号子块循环移位实现备选序列的增加;在空间域部分,利用天线间信号子块交换实现峰均功率比(peak to average power ratio, PAPR)抑制。同时在接收端
,利用子块相位旋转引起的相位差异,本方法通过比较接收信号与星座点的距离,可以实现信号的盲检测,从而有效高MIMO-OFDM系统的频谱利用率。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能有效地抑制MIMO-OFDM信号的PAPR,而且明显降低了传统PTS算法的计算复杂度,同时可获得跟传统PTS方法已知边带副信息时相似的比特误码率(bit error rate, BER)性能。 相似文献
115.
针对单通道同频数字混合信号时延估计问题,提出了一种数据辅助的方法,将整个估计流程分成了基于数据辅助的时延粗估计与基于最大似然的时延精估计两个过程。该方法克服了以往基于最大似然同频混合信号时延估计的很多弊端,改进了搜索方式并探讨了消除时延模糊的方法,提高了估计精度。最后又分析了性能界,为本文方法的性能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该方法较依赖于两路时延差,对频偏误差不敏感,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116.
Xiaoxue Zhang Shu Tang Aimin Luo Xueshan Luo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英文版)》2014,(2):237-248
Optimization of architecture design has recently drawn research interest. System deployment optimization (SDO) refers to the process of optimizing systems that are being deployed to activi- ties. This paper first formulates a mathematical model to theorize and operationalize the SDO problem and then identifies optimal so- lutions to solve the SDO problem. In the solutions, the success rate of the combat task is maximized, whereas the execution time of the task and the cost of changes in the system structure are mini- mized. The presented optimized algorithm generates an optimal solution without the need to check the entire search space. A novel method is finally proposed based on the combination of heuristic method and genetic algorithm (HGA), as well as the combination of heuristic method an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HPSO). Experi- ment results show that the HPSO method generates solutions faster than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PSO) and genetic algo- rithm (GA) in terms of execution time and performs more efficiently than the heuristic method in terms of determining the best solution. 相似文献
117.
基于GIS和USLE模型的巢湖流域土壤侵蚀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壤侵蚀是全世界都关心的土地资源与环境保护问题。巢湖作为中国第五大淡水湖,近年来由于水体富营养化产生的水华现象引起多方重视,对巢湖流域土壤侵蚀评估对于环境保护战略与土地规划政策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GIS平台,采用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SLE)来评估巢湖流域14县/区2000年到2010年土壤侵蚀空间分布变化趋势。研究表明:(1)巢湖流域土壤侵蚀严重区域主要分布在金安区、舒城县、居巢区以及含山县的丘陵地区,即杭埠河-丰乐河流域、裕溪河流域与柘皋河流域的上游地区;(2)从2000年到2010年,土壤微度侵蚀、强度侵蚀、极强度侵蚀和剧烈侵蚀区域占巢湖流域总面积比例分别减少了0.5%、0.05%、0.21%和0.23%,而轻度侵蚀、中度侵蚀区域所占比例分别增加了0.98%和0.01%,总体呈现土壤强度侵蚀、极强度侵蚀与剧烈侵蚀区域向轻、中度侵蚀转移的趋势。(3)植被覆盖度变化是巢湖流域土壤侵蚀分级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总体上,2000~2010年研究区由于植被覆盖度的波动性增加呈现土壤侵蚀分级波动性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8.
119.
运用SPSS统计软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以摩尔体积Mv,碳原子个数N,及量化参数Q作为独立的变量,对脂肪醇在198 K下的水溶性的定量结构-性质关系作出预测模型.59种脂肪醇的-lgSw、-lgKow的线性系数为0.995以上,此法用摩尔体积Mv、碳原子个数Ⅳ及量化参数Q进行线性回归优于相应的文献方法. 相似文献
120.
为了了解沿海高速公路路堤拓宽过程中的受力变形规律,通过拓宽路堤现场试验与数值分析,分析了施工过程中两种不同加筋形式对新路堤深层侧向位移、地表累计沉降、格栅累计变形的影响并通过数值模拟进一步探讨了路堤拓宽过程中的受力变形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填土高度的增加,K2130+590段和K2130+620段的深层侧向位移、地表累计沉降、格栅累计变形也随之增大,其中K2130+590段路堤顶部、底部的最大侧向位移与K2130+620段相比分别减小了31.83%、76.98%,且路中处最大沉降与K2130+620段相比减小了40.51%,而两个试验段格栅累计变形相差不大,基本保持一致;通过综合考虑K2130+590段与K2130+620段的深层侧向位移、地表累计沉降及格栅累计变形,建议采用格栅与格室的组合加筋形式。同时发现最大剪应变增量随着新路堤填土高度的增加而增大,新旧路堤最有可能沿台阶处发生滑移破坏,故为了拓宽路堤的稳定与安全,建议增强新旧路堤台阶处的连接强度,以此保证加筋新旧路堤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