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1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43篇
系统科学   44篇
丛书文集   24篇
教育与普及   18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4篇
研究方法   1篇
综合类   88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54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本文通过对M、R(I,M)、G(I,M)的局部同调模的研究得到几个定理。  相似文献   
92.
信号交叉口服务水平是衡量交叉口运行状况以及使用者对其运行质量的感受的重要的定性指标,它既是交叉口设计和交通管理控制措施确定的依据,也是交通设施运行状态评价的基础。本文综述混合交通条件下信号交叉口机动车、行人、自行车服务水平的确定方法、技术和主要成果。在此基础上,展望该研究在我国的发展动向。  相似文献   
93.
文章指出面对日益严峻的能源和环境挑战,如何坚持科学发展观,在有效利用各种资源确保电力安全供应的同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实现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电力企业的共性话题.  相似文献   
94.
目的:了解医院门诊儿科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的使用情况,促进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的合理使用。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1月至3月门诊儿科抗菌药使用处方1 800张,统计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的品种、使用例数、用药频率和诊断、联用等信息,分析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的应用情况。结果:门诊儿科抗菌药使用率为62.36%;1 800张抗菌药处方中,头孢菌素类抗菌药处方为1 007张,占55.94%,使用例数居首位的是第一代头孢菌素头孢唑啉钠;静脉滴注用头孢菌素类抗菌药占总抗菌药处方的46.22%,口服用头孢菌素类抗菌药占9.72%;单一抗菌药处方占79.44%,二联处方占20.50%,三联处方占0.06%。结论:儿科门诊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的使用基本合理,但在给药方法、给药途径、溶媒选择、配伍等方面存在不合理现象,有待医师加强学习、药师适时干预、职能部门加强监管。  相似文献   
95.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大多数抗生素杀菌或抑菌的主要机制为:选择性的作用于细菌细胞核酸和蛋白合成系统的特定环节,妨碍细菌生命活动,导致细菌死亡.然而,细菌形态结构完整性仍然保持,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最近研究发现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是一些慢性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纳米颗粒能够选择性的作用于微生物表面,破坏细菌结构完整性,抑制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本文设计并合成一种生物相容性好且生物可降解ε-多聚赖氨酸修饰阳离子聚合物(EPL-PCL).该多聚物能够自主装形成单分散的纳米颗粒,且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具有广谱的抗菌活性.相比于ε-多聚赖氨酸,EPL-PCL纳米颗粒具有更强的抗菌活性.进一步研究发现,EPL-PCL纳米颗粒抗菌作用的主要机制为:(1)带正电的EPL-PCL纳米颗粒与带负电的细菌表面相互作用并穿透细胞壁和细胞膜,破坏细菌表面完整性,抑制细菌耐药性的生成;(2)EPL-PCL纳米颗粒暴露显著提高细菌内ROS水平;(3)ROS水平升高显著的破坏细菌细胞代谢,例如提高碱性磷酸酶活性破坏细菌磷的稳态平衡.因此,本文合成的可降解ε-多聚赖氨酸修饰阳离子纳米聚合物可以作为一种有效且广谱的抗菌剂,特别是用于病原菌感染的疾病.  相似文献   
96.
十八大报告提出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面向未来的一项重大战略,这是科研院所和科技型企业发展的重大机遇。探索一种能够有效提升科研院所投资企业治理有效性、系统提升整体治理水平的模式尤为重要。本文从科研院所事业单位改革、混合所有制、鼓励科研人员股权激励等政策驱动因素入手,从集团治理的混合控制型视角构建混合控制与分类治理的科研院所投资企业治理有效性的提升框架,并对中科院投资企业的治理改革实践历程进行了研究,提炼出"提升框架"并据此分析了中国科学院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的集团治理管控机制,最后提出了进一步改革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7.
在相对论近波振荡器工作用腔内加载适量密度的背景等离子体后,器件综合性能较真空情况有显著改善和提高,最近的理论和实验研究结果揭示:背景等离子体的存在能显著地改善相对论电子注传输质量和提高电子注可传输的流强,提高输出功率容量;增强微波产生效率;控制等离子体密度能宽带调谐工作频率;能降低甚至不用聚束磁场等优点。本文全面系统地综述了国内外在等离子体加载相对论近波管研究中的最新进展情况,提出了理论和实验研究两方面存在的问题,展望了该研究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8.
The FeSi2 target alloy was fabricated by conventional powder metallurgy technology, and then, β-FeSi2 thin films was successfully prepared by pulsed laser deposition (PLD). X-ray diffraction (XRD) and field emiss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FESEM) were used to characterize the structure, composition, and their changes in the process of β-FeSi2 preparation. In addition, a laser sintering process was also employed to prepare FeSi2 alloy. The analysis of radiation heat transfers in different-sized FeSi2 melt indicates that the cooling rate of the melt depends on the size, i.e., the cooling rate of the micron sized melt is 103 times greater than that of the millimeter-sized melt. The product α-FeSi2 by laser sintering and β-FeSi2 by PLD reveals the different phase transition process in crystallization of milli-meter-sized and micron-sized (or submicron-sized) FeSi2 melt. The results of PLD preparation process shows that β-FeSi2 could be pre-pared through a liquid-phase sintering, followed by a rapid cooling.  相似文献   
99.
煤粒瓦斯扩散的数学物理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煤粒瓦斯解吸扩散的过程,建立了第三类边界条件的煤粒瓦斯扩散的数学物理模型并给出了模型的解析解。结论表明,第三类边界条件下的瓦斯扩散模型包含以往研究的第一类边界条件下的扩散模型,传质毕欧准数能表征煤粒瓦扩散场的特点;介绍了测试煤粒瓦斯扩散 数和表面传质系数的方法,给出了测试实例。  相似文献   
100.
在凹形坯料镦粗过程中,当侧表面母线形状选取不当时,在侧表面存在同拉应力,在心部存在切向与径向拉应力,把刚粘塑性有限元法与改进的约束变尺度法相结合,以侧表面母线形状,压下量,初始高径比等为设计变量,对凹形坯料镦粗工艺进行了优化,优化结果表明:改进的约束变尺度法有较好的稳定性和计算效率,是一和中很有前途的优化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