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7篇 |
免费 | 8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1篇 |
丛书文集 | 16篇 |
教育与普及 | 3篇 |
现状及发展 | 11篇 |
研究方法 | 7篇 |
综合类 | 67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1篇 |
2021年 | 2篇 |
2020年 | 3篇 |
2019年 | 1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1篇 |
2012年 | 9篇 |
2011年 | 4篇 |
2010年 | 4篇 |
2009年 | 3篇 |
2008年 | 5篇 |
2007年 | 5篇 |
2006年 | 5篇 |
2005年 | 11篇 |
2004年 | 6篇 |
2003年 | 2篇 |
2002年 | 3篇 |
2000年 | 2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3篇 |
1986年 | 1篇 |
1984年 | 2篇 |
1980年 | 1篇 |
1977年 | 3篇 |
1970年 | 1篇 |
1968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提出了一种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梁柱节点采用I字型钢连接的节点方式,并进行了该节点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试验.针对型钢连接的特征,提出了一种简化的等效十字连接方式用以模拟该节点.结合试验结果以及二维空间撒点,进行了简化节点的等效混凝土弹性模量以及钢筋屈服强度等关键参数的识别,从而可通过数值分析获得预制装配式节点的滞回曲线.根据预制装配式节点的连接方式形成框架结构,同时根据梁柱的配筋形成了现浇框架结构,采用Pushover分析了2种框架的承载力和刚度.利用简化的节点数值模拟滞回曲线进行了预制装配式框架结构在地震动作用下结构整体的受力非线性全过程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该连接方式滞回环较饱满,节点抗震性能良好;数值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型钢连接节点的预制装配式框架结构与同样梁柱配筋的现浇结构相比承载力和刚度有所提高,此装配式框架结构可满足我国抗震规范对于框架结构在弹性以及弹塑性阶段侧移限值的要求. 相似文献
82.
利用脉宽调制集成控制电路LM3525研制出一种适用于小型程控交换机的DC-DC、AC变换器,对电路的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83.
以中学生作为被试,发现先呈现中文后呈现英文的单词记忆方式与先呈现英文后呈现中文的单词记忆方式相比,二者对反向翻译速度的影响无显著性差异.前者对正向翻译速度有促进作用,后者对正向翻译速度没有促进作用.这表明,按照先呈现中文后呈现英文的方式记忆单词,有助于提高双语词汇的正向和反向翻译速度. 相似文献
84.
针对目前超长抗拔桩选型偏于经验的情况,结合上海软土地区某桩基工程,采用优化双曲线数学模型模拟桩顶位移曲线,并从有效桩长的角度优化超长抗拔桩选型。结果表明:超长桩承载力设计值受有效桩长影响,超过有效桩长的设计是不经济的。软土地区超长抗拔桩的最优选型是桩侧注浆直桩。该研究考虑了桩身发挥深度的影响,可为抗拔桩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5.
针对黄土区储煤仓高边坡回填土稳定性较差的情况,利用非限性有限元法建立加筋边坡稳定性计算模型,分析高边坡加筋土土体强度、坡背面板及筋带空间位置与安全系数的关系。结果表明,对高边坡回填土进行加筋带加固显著增大了边坡的承载能力和安全系数;土体强度(土体摩擦角和黏聚力)增加,边坡稳定性明显增大;加筋层数增加边坡的稳定性增大,但存在适当范围;坡背面板的加入增加了边坡的稳定性,但工程造价也随之增加。该研究为高边坡加筋土的有效利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6.
紫外光照射下纳米TiO2降解水中有机氯酚类化合物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选取有机氯酚类化合物邻氯苯酚(OCP)、对氯苯酚(PCP)及2,4-二氯苯酚(DCP)为目标化合物,在紫外光照射下(330 nm<λ<380 nm),以P25纳米TiO2作为光催化剂,研究其对目标化合物的降解特性.考察了酸度及紫外光光解对其降解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OCP、PCP及DCP分别在pH 6.0、4.2、5.0酸度条件下降解效果最好.在实验条件下OCP、PCP及DCP分别降解240 min、270 min1、60 min后矿化率达到100%.OCP、PCP及DCP降解速率常数分别为0.004 54、0.003 64及0.005 03.根据实验结果及文献初步探讨了其光催化氧化降解机理. 相似文献
87.
大豆蛋白废水生产单细胞蛋白的菌种选择及其培养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大豆蛋白生产废水的水质特性,选择了产朊假丝酵母(Candida utilis)、热带假丝酵母(Candida tropicalis)、白地霉(Geotrichum candidum link)、解脂假丝酵母解脂变种(Candida lipolytica)和扣囊拟内孢霉(Endomycopsis fiburiger)等5种工业生产酵母,作为以大豆蛋白废水生产单细胞蛋白(Single Cell Protein,SCP)的菌种,并通过摇瓶培养实验,对其培养生长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白地霉的最佳培养条件为C/N37(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pH6.5,25℃,180r/min;产朊假丝酵母为C/N5(麦氏琼脂培养基),pH6,25℃,180r/min;热带假丝酵母为C/N37(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pH5.5,25℃,210r/min;解脂假丝酵母为C/N37(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pH5.5,25℃,180r/min;扣囊拟内孢霉为C/N37(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pH6,25℃,180r/min。5种酵母菌基本都适合生长在含糖量较高,pH偏酸性,温度在25℃左右的环境当中,比较适合利用大豆蛋白废水生产SCP,为菌种的复配提供了依据,为实现利用大豆蛋白废水生产SCP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8.
以小麦NPFD、94-167、鄂恩一号3个品种的幼胚、幼穗为受体材料,利用Ti质粒介导的二元载体法,将含有几丁质酶基因的质粒pBch导入小麦,经过抗性筛选,PCR检测,获得一株转基因小麦,证实了外源几丁质酶基因已整合到小麦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89.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