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573篇
  免费   1644篇
  国内免费   2410篇
系统科学   2483篇
丛书文集   1056篇
教育与普及   379篇
理论与方法论   163篇
现状及发展   215篇
研究方法   59篇
综合类   37270篇
自然研究   2篇
  2024年   78篇
  2023年   242篇
  2022年   553篇
  2021年   696篇
  2020年   664篇
  2019年   468篇
  2018年   536篇
  2017年   611篇
  2016年   722篇
  2015年   1237篇
  2014年   1813篇
  2013年   2050篇
  2012年   2388篇
  2011年   2686篇
  2010年   2595篇
  2009年   2807篇
  2008年   3189篇
  2007年   3100篇
  2006年   2808篇
  2005年   2356篇
  2004年   1922篇
  2003年   1445篇
  2002年   1592篇
  2001年   1503篇
  2000年   1199篇
  1999年   757篇
  1998年   285篇
  1997年   269篇
  1996年   213篇
  1995年   161篇
  1994年   156篇
  1993年   121篇
  1992年   95篇
  1991年   81篇
  1990年   58篇
  1989年   52篇
  1988年   42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6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2篇
  1973年   1篇
  195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891.
目的综述2008-2017年10年间我国土壤重金属健康风险评价的研究动态,以期为政府相关部门对环保政策制定及相关科研人员的研究提供借鉴。方法以中国学术期刊网为数据来源,参考207篇关于中国土壤重金属健康风险评价研究的文献,以描述性数理统计法对资源来源、产出趋势、下载量与被引频次、基金项目等指标分析;依据普莱斯定律、布拉德福定律分别对主要研究机构与核心作者分布、学科和期刊种类分布等指标分析。结果 2008-2017年10年间,我国有关土壤重金属污染健康风险评价研究成果呈波动上升趋势,研究成果是以期刊论文的形式展现,载文量最高期刊是《环境化学》,核心作者发文量为2篇及以上;基金论文占总发文量的97.58%。结论随着我国学者对土壤重金属污染健康风险评价研究的逐年推进,研究者在研究手段、研究方法及研究视角等方面开始有所创新突破,研究主要集中在工程科技Ⅰ辑领域,还未形成核心的作者群。  相似文献   
892.
An efficient catalytic asymmetric chlorocyclization of olefinic amides with 1,3-dichloro-5,5-dimethylhydantoin(DCDMH)using hydroquinidine 1,4-phthalazinediyl diether((DHQD)_2PHAL)as organocatalyst has been developed.Series of chiral chloro substituted isobenzofuran-1(3H)-imine derivatives were obtained in good yields(up to 85%)and enantioselectivities(up to 70%ee).  相似文献   
893.
量子力学主要研究微观粒子及其运动规律,波函数是其中一个非常基础且重要的概念。本文在简要介绍波函数概念的基础上,重点阐述其在物理学特别是在稀土离子晶场参数从头计算中的应用。通过铈离子掺杂发光材料体系计算实例的展示加强量子力学初学者对波函数概念的理解,并激发他们对量子力学课程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894.
产业智能化基于工业互联网和传感器构建智能感知网络,通过全方位“互联”实现生产的自动化和产品的智慧化,企业获得在精益生产、智能管理等多方面的竞争优势。产业智能化通过大数据驱动和知识指导相结合,促进各种机械、装备和产品使具备更广泛的智能功能,从而满足消费者期望的无缝、便利和个性化的产品体验。以奇瑞汽车大连工厂MES系统、东洋重机(大连)有限公司APS系统为案例,分析了大连金普新区智能制造现状,并探讨了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95.
提出了一种超宽带、反射型极化转换超表面,该极化转换超表面由"H"形周期金属贴片结构,介质板和金属底板组成。通过改变单元结构尺寸,可以使反射波2种交叉线极化分量的幅度相同,相位差接近±π/2。仿真与实测结果表明,该极化变换超表面在6.40~15.40GHz,17.49~18.14GHz频带内能将线极化入射波转换为轴比小于3dB的圆极化反射波;在15.81~17.26GHz频带内能将线极化入射波转换为极化转化率大于80%的交叉线极化反射波。该结构具有单元尺寸小,工作频带宽,能量损耗低的特点,可以在有限的平面内加载更多的单元结构。该极化变换超表面在电磁波调控、新型天线设计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96.
设计了一种低剖面覆层微带天线,兼具高增益、低雷达散射截面积RCS特性。覆层单元上表面为加载集总电阻的方环贴片,具有吸波和部分反射特性,下表面为"十"字开槽的金属镀层,将覆层与上表面加载同相反射特性的AMC单元的原始微带天线一体化设计,因覆层厚度可作为部分反射路径以及加载同相反射AMC单元,极大降低剖面。另一方面覆层上表面与AMC单元形成Fabry-Pérot谐振腔,改善天线辐射特性。仿真与实测结果表明:相对于原始天线,该覆层天线在整体厚度只有7mm的前提下,反射系数|S11|-10dB带宽由原来的13.84~15.24 GHz稍频偏到13.8~15.36 GHz;增益也得到较好的改善,在14.40~15.42GHz增益提高了3dB以上,最大提高增益6.29dB;天线在6~17GHz频段内有不同程度RCS的减缩,在宽角域内实现了RCS减缩,其中6dB减缩带宽为8.86~13.56GHz,最大减缩量为14.8dB。  相似文献   
897.
植物乳杆菌发酵苦荞芽苗茶饮料加工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萌发后的苦荞芽苗富含黄酮等有益成分,采用植物乳杆菌对苦荞芽苗和苦荞茶汁进行发酵,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法确定优化的发酵工艺条件和配方,并对产品的总黄酮含量、透光率和pH值进行测定。实验结果显示,较优的苦荞芽苗与苦荞茶汁比例为1∶6,较优的上清液稀释比例为1∶10,产品的总黄酮含量可达(0.193±0.006)mg/mL。优化的发酵工艺条件为:菌剂添加量0.6%,发酵时间24h,果葡糖浆添加量6%,该条件下感官评分的平均值达91.50±0.29,较适的pH值为3.87±0.05。优化的稳定剂配方为:黄原胶添加量0.06%,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添加量0.08%,海藻酸钠添加量0.05%,该条件下感官评分的平均值达93.60±0.32,透光率为91.37%±0.45%。发酵后的苦荞芽苗茶饮料富含黄酮和益生菌等有益成分,口感醇正、澄清透明、风味独特。  相似文献   
898.
利用均匀设计和BP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SFE-CO2萃取花生油工艺。以半烘烤并粉碎之后的花生为原料,针对萃取压力、温度、时间和CO2流量4个因素,每个因素10个水平安排实验,利用均匀设计的实验数据作为网络训练样本,构造花生油SFE-CO2萃取的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对萃取过程进行预测,分析各实验因素与出油率之间的关系,确定较优的工艺条件。最后确定4-9-1的BP神经网络模型,利用该模型所得出油率的预测值与实验值相接近,相对误差(绝对值)小于2%;构造的BP神经网络模型能较好地预测萃取过程中各参数影响下花生出油率的变化趋势。结果显示,当萃取压力30MPa,温度40.5℃,时间125min,CO2流量187L/(h·kg)时花生出油率可达期望值47.5%。该方法为实现预测与控制SFE-CO2萃取花生油过程奠定了可靠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99.
本文研究了5种表面活性剂Brij-35、Tween-80、TX-100、AOT和甜菜碱对漆酶活性和稳定性的影响,探讨漆酶最适宜的反应温度和pH值,并通过Brij-35与其他4种表面活性剂组建不同类型的复配体系,分析在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中漆酶活性与稳定性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和浓度的表面活性剂对漆酶催化性能的影响各异,影响方式主要取决于其头部基团的离子性质;加入表面活性剂后,漆酶的最佳反应温度(40℃)没有改变,最佳pH值(3.0)基本没变,但添加AOT的漆酶最佳pH值迁移到3.5;在合适条件下,表面活性剂可以提高漆酶的活性和稳定性,在4种复配体系中,非离子型与非离子型复配的表面活性剂(Brij-35/Tween-80,Brij-35/TX-100)最有利于漆酶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00.
In pyrometallurgical process, Al-and Si-bearing minerals in iron and aluminum ores are easily transformed into sodium aluminosilicates in the presence of Na2O constituents, which alters the leaching behaviors of Al2O3 and SiO2. It was confirmed that sodium aluminosilicates with different phase compositions synthesized at various roasting conditions were effectively digested in the alkaline digestion process. Under the optimum conditions at temperature of 100-120℃, liquid-to-solid ratio (L/S) of 10:2 mL/g, caustic ratio of 4, and Na2O concentration of 240 g/L, the actual and relative digestion ratio of Al2O3 from the synthesized sodium aluminosilicates reached maximums of about 65% and 95%, respectively, while SiO2 was barely leached out. To validate the superior digestion property of sodium aluminosilicate generated via an actual process, the Bayer digestion of an Al2O3-rich material derived from reductive roasting of bauxite and comprising Na1.75Al1.75Si0.25O4 was conducted; the relative digestion ratio of Al2O3 attained 90% at 2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