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69篇
  免费   272篇
  国内免费   473篇
系统科学   453篇
丛书文集   218篇
教育与普及   138篇
理论与方法论   42篇
现状及发展   2004篇
研究方法   204篇
综合类   7643篇
自然研究   12篇
  2022年   135篇
  2021年   152篇
  2020年   127篇
  2019年   91篇
  2018年   131篇
  2017年   139篇
  2016年   159篇
  2015年   257篇
  2014年   355篇
  2013年   357篇
  2012年   491篇
  2011年   520篇
  2010年   451篇
  2009年   530篇
  2008年   523篇
  2007年   502篇
  2006年   379篇
  2005年   381篇
  2004年   345篇
  2003年   219篇
  2002年   224篇
  2001年   343篇
  2000年   321篇
  1999年   245篇
  1998年   112篇
  1997年   92篇
  1996年   75篇
  1992年   130篇
  1991年   105篇
  1990年   112篇
  1989年   91篇
  1988年   94篇
  1987年   85篇
  1985年   99篇
  1984年   81篇
  1980年   76篇
  1979年   146篇
  1978年   134篇
  1977年   107篇
  1976年   79篇
  1975年   73篇
  1974年   98篇
  1973年   103篇
  1972年   89篇
  1971年   111篇
  1970年   100篇
  1969年   96篇
  1968年   95篇
  1967年   87篇
  1966年   8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对机械合金化制备的Fe-Ni粉体利用X射线衍射(XRD)进行分析,得到了不同Ni含量和不同球磨时间Fe-Ni纳米晶的XRD谱.实验表明,w(Ni)=10%和20%时,Ni溶入Fe晶格,分别在球磨20h和50h后形成单一的a(bcc)相;w(Ni)=50%时,其先后经历了γ(fcc)→←a(bcc)正逆转变,在球磨120h后最终形成单一γ(fcc)相.无论是a(bcc)相还是γ(fcc)相.它们的固溶度均比块体Fe-Ni合金显著提高.w(Ni)=35%时,则始终是两相共存.对试样的XRD谱采用3种不同的方法测定了Fe-Ni粉体的晶粒尺寸和显微畸变,发现经球磨20h后,不同Ni含量的粉体均呈纳米结构,并随球磨时间延长,Fe-Ni纳米晶的晶粒尺寸下降而显微畸变上升.  相似文献   
42.
基于逐点比较法的插补轨迹仿真软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逐点比较插补算法是轮廓插补的算法之一.对用VB开发的数控插补仿真软件进行了介绍,该软件可实现四象限直线、顺圆和逆圆的插补轨迹的仿真,能使数控技术学习者深刻理解数控机床插补模块的作用,并可为数控系统插补软件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3.
44.
根据石膏角砾岩的蠕变特性,建立石膏角砾岩的损伤流变模型;推导有限元计算中黏弹塑性损伤流变模型黏性应变的计算公式,结合初应变法的基本原理,分析模型的有限元求解过程;用MATLAB编制了损伤流变模型的平面应变有限元计算程序。利用编制的程序对石膏角砾岩蠕变试验进行有限元分析,有限元计算结果与蠕变试验结果吻合得较好,表明采用统计损伤理论研究岩石的非线性流变是可行、有效的。  相似文献   
45.
乳腺癌一直是全世界范围内威胁妇女健康的恶性疾病, 尽管人们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以减少乳腺癌对人类的危害, 但是乳腺癌仍然是目前导致死亡的恶性肿瘤之一. 乳腺癌的早期发现对于患者的愈后与生存意义重大, 可以明显提高病人生存时间、降低病人的死亡率. 据统计, 在过去的5年里, 早期诊断每年可减少3.2%因乳腺癌死亡的患者. 然而研究表明, 目前常用的乳腺癌诊断技术, 如乳腺X射线摄影和乳房检查均无法诊断出40%的早期乳癌患者和大多数年轻女性的乳腺肿瘤. 因此在乳腺癌临床治疗中, 急需发展新型的高效诊断技术.  相似文献   
46.
通过用计算机回归数学模型对数据进行逐步回归计算和因素分类区域处理,探讨了影响血水草生物碱杀螺效果的各种因素的变化规律,发现药物浓度对灭螺效用的规律呈抛物线变化,在温度为25℃、浸泡时间为72h时达到最大;温度的效用也呈现同样的规律,在浓度为2.5ng/L、浸泡时间为72h时达到最大;而浸泡时间则不同:对于浓度的变化,它的效用呈抛物线规律,在2.5ng/L时达到最大;而对于温度的变化,则呈单调上升的趋势.根据因素分类区域分析的结果,可以得出实验室药物杀螺的最优条件.  相似文献   
47.
本文利用壳聚糖(CHT)对镉离子的吸附性能并结合电化学还原法在玻碳电极(GCE)表面制备了还原态镉-壳聚糖(rCd-CHT)有机-无机杂化材料.以K3Fe(CN)6为电化学活性探针对修饰电极的电化学性能进行了循环伏安(CV)和交流阻抗(EIS)表征,结果表明rCd-CHT能大大提高该修饰电极的有效表面积,增大K3Fe(CN)6在修饰电极表面的异相电子转移速率(k0).将不同修饰电极用于抗坏血酸(AA)的电化学检测,结果显示,AA在rCd-CHT/GCE上的氧化峰电流值(Ipa)较裸GCE和CHT/GCE分别增大了1.4和2.1倍,表明rCd-CHT/GCE修饰电极对AA具有良好的电催化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48.
针对多自主水下航行器协同定位系统中从艇的数据融合问题,首先建立了协同定位系统的数学模型,然后分析了速度误差及航向误差对从艇定位误差的影响,同时设计了协同定位及误差估计的因子图模型.接着,提出了基于高斯噪声的协同定位及误差估计算法,利用均值和方差在因子图各节点间传递完成对从艇位置、速度误差和航向误差的估计.为了验证算法的...  相似文献   
49.
Resistive Random Access Memory(ReRAM)-based neural network accelerators have potential to surpass their digital counterparts in computational efficiency and performance. However, design of these accelerators faces a number of challenges including imperfections of the Re RAM device and a large amount of calculations required to accurately simulate the former. We present XB-SIM, a simulation framework for Re RAM-crossbar-based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 accelerators. XB-SIM can be flexibly configured to simulate the accelerator's structure and clock-driven behaviors at the architecture level. This framework also includes an Re RAM-aware Neural Network(NN) training algorithm and a CNN-oriented mapper to train an NN and map it onto the simulated design efficiently. Behavior of the simulator has been verified by the corresponding circuit simulation of a real chip. Furthermore, a batch processing mode of the massive calculations that are required to mimic the behavior of Re RAM-crossbar circuits is proposed to fully apply the computational concurrency of the mapping strategy. On CPU/GPGPU, this batch processing mode can improve the simulation speed by up to 5.02 or 34.29. Within this framework, comprehensive architectural exploration and end-to-end evaluation have been achieved, which provide some insights for systemic optimization.  相似文献   
50.
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在B31YP/6-31G(d)水平下对主链含有30个原子的聚乙炔和聚硅烷在未掺杂和电荷掺杂及掺杂后在电场作用下进行几何全优化,再对它们的几何结构和自旋密度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聚乙炔中,电荷掺杂后在链中间区域形成了极子,加电场后,极子偏离中间位置向链的一端移动,电场越大,极子偏移也越大:在聚硅烷中,电荷掺杂后形成的极子几乎遍及整个分子链,加电场后极子移到了链端.表明在同样的电场下极子在聚硅烷中的移动程度比在聚乙炔中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