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42篇
  免费   262篇
  国内免费   401篇
系统科学   425篇
丛书文集   135篇
教育与普及   74篇
理论与方法论   37篇
现状及发展   34篇
研究方法   5篇
综合类   5495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122篇
  2021年   135篇
  2020年   115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91篇
  2017年   109篇
  2016年   144篇
  2015年   247篇
  2014年   341篇
  2013年   342篇
  2012年   435篇
  2011年   434篇
  2010年   414篇
  2009年   426篇
  2008年   436篇
  2007年   387篇
  2006年   308篇
  2005年   264篇
  2004年   215篇
  2003年   137篇
  2002年   141篇
  2001年   125篇
  2000年   129篇
  1999年   104篇
  1998年   79篇
  1997年   65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主元分析及数据重构在过程监控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主元分析方法,通过矩阵运算、降低维数以提取过程变量的主要特征,实现对工艺数据的压缩,既可解决过程变量间的相关问题,同时还有清除测量噪声的效果.化工吸附分离过程监控的应用实例表明,主要过程变量可由15个缩减为6个,累积解释程度为98%.  相似文献   
112.
通过用计算机回归数学模型对数据进行逐步回归计算和因素分类区域处理,探讨了影响血水草生物碱杀螺效果的各种因素的变化规律,发现药物浓度对灭螺效用的规律呈抛物线变化,在温度为25℃、浸泡时间为72h时达到最大;温度的效用也呈现同样的规律,在浓度为2.5ng/L、浸泡时间为72h时达到最大;而浸泡时间则不同:对于浓度的变化,它的效用呈抛物线规律,在2.5ng/L时达到最大;而对于温度的变化,则呈单调上升的趋势.根据因素分类区域分析的结果,可以得出实验室药物杀螺的最优条件.  相似文献   
113.
遗传算法(简称GA)是基于生物进化原理的普适性全局优化算法,是解决NP难问题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是,序号编码的遗传算法不能在任意两条染色体的任意位置进行交叉,必须使用PMX,CX和OX等特殊的交叉算子,这些算子实施起来都很麻烦且效率不高.针对这一问题,采用单亲遗传算法,取消交叉操作,强化变异作用.这样既简化了遗传操作,又克服了早熟现象.较成功的解决了影片递送问题,文中的算例表明,该算法是实际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4.
三元硼化物基金属陶瓷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三元硼化物基金属陶瓷的制备工艺、性能测试及烧结温度对其性能的影响,发现在1280℃下合成的三元硼化物基金属陶瓷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用扫描电镜对三元硼化物基金属陶瓷进行了必要的显微结构分析,为此类金属陶瓷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5.
合成了一种基于杂环体系噻吩的新化合物2,5-二(对-N,N-二甲氨基苯乙烯基)噻吩,测定结果表明其能发射出强的蓝绿色荧光,发射蜂位于530nm左右,荧光寿命约为1ns。在不同极性溶剂中,化合物的荧光光谱表现出显著的溶剂效应。800nm fs激光的激发下,目标化合物发出很强的频率上转换荧光,双光子激发荧光谱在外形上与单光子激发荧光谱非常相似。用荧光法测定了目标化合物的双光子吸收截面,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具有大的双光子吸收截面。  相似文献   
116.
缺铁逆境胁迫下水稻叶蛋白质组的双向电泳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水稻幼苗经缺铁胁迫诱导处理1、3、5d后,用酚法和TCA/丙酮法提取叶的可溶性蛋白,进行双向电泳(2-DE)分析.结果显示:(1)三种缺铁胁迫的可溶性蛋白,在不同的pH范围中2-DE图谱上的比较.使用pH3~10宽范围、线性(L)的IPG胶条,经电泳分离后利用Z3图象分析软件,可在SDS-PAGE凝胶上检测到450个左右的蛋白点,酸性蛋白占89%.选用pH4~7窄范围、线性(L)的IPG胶条,经电泳后可在SDS-PAGE凝胶上检测到600个左右的蛋白点,其中缺铁诱导上调表达的有29个点,减弱表达的有1个点,诱导特异表达的有5个点.(2)不同方法提取可溶性蛋白的差异.酚法提取的蛋白再溶性好,纯度较高.TCA/丙酮法简单易操作,蛋白损耗少,在2-DE图象上.碱性端显示的蛋白点较多,但此法的缺点是再溶性差,对2-DE成功分离蛋白有影响.  相似文献   
117.
用脉冲示踪法测试了鼓泡塔和内循环气升式生物反应器的停留时间分布,对其流动混合特性作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内循环气升式生物反应器停留时间分布得到改善,强化了气液传质,有更好的混合效果,提高了反应效率.多参数模型较单参数模型能显著地反映出两种反应器的混合特性及其差别,移位对数正态分布函数模型对实验值的吻合程度优于组合模型.  相似文献   
118.
果蝇发生量是数量性状,选用野生型、檀黑体、残翅和白眼四种不同基因型的果蝇,设计25种不同的杂交组合,并将其培养在不同大小的容器内,统计各种组合的子代果蝇发生量。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环境(不同容器大小)对果蝇的发生量影响最大。不同基因型以及基因型与环境的互作对果蝇发生量的影响在不同的杂交组合中也达到极显著差异或显著差异。说明果蝇的发生量是由基因型和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9.
采用电子回旋共振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技术(ECR CVD),CH4和H2为气源,分别以Fe3O4,Co纳米粒子及Fe(NO)3溶胶为催化剂在多孔硅基底上制备了碳纳米管;在Si(111)和石英基底上以Fe3O4纳米粒子为催化剂实现了碳纳米管的生长·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样品的形貌、尺寸及结构进行表征·讨论了催化剂和基底对碳纳米管形貌、密度和取向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催化剂影响碳纳米管的成核密度和生长速度,基底通过影响催化剂的特性和分布均匀性,对碳纳米管的形貌和生长模式产生重要影响,以Fe3O4为催化剂在多孔硅上实现了碳纳米管的最优定向生长·  相似文献   
120.
分步溶胶-凝胶法制备核壳型玻璃珠/聚砜微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玻璃珠/聚砜核壳型微球可用于分离过程中的吸附介质和催化剂的载体.基于相转化原理,提出了向聚砜的二甲基甲酰胺(DMF)溶液中先加入乙醚再加入水的分步溶胶-凝胶法,制备出了核壳型玻璃珠/聚砜微球.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和X光电子能谱检测表明形成了单分散性良好、聚砜膜厚度为几μm的核壳型微球,且聚砜薄膜的表面致密.该制备方法的聚砜利用率高于80%,玻璃珠的利用率接近100%.乙醚加入量对微球性质影响较小,但其与DMF溶液的体积比要求大于4.5.实验结果表明,分步溶胶-凝胶过程是一种高效制备玻璃珠/聚砜核壳型微球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