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56篇
  免费   478篇
  国内免费   986篇
系统科学   858篇
丛书文集   372篇
教育与普及   39篇
理论与方法论   66篇
现状及发展   72篇
综合类   12013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82篇
  2022年   182篇
  2021年   230篇
  2020年   213篇
  2019年   167篇
  2018年   170篇
  2017年   201篇
  2016年   230篇
  2015年   384篇
  2014年   568篇
  2013年   645篇
  2012年   808篇
  2011年   911篇
  2010年   831篇
  2009年   900篇
  2008年   968篇
  2007年   936篇
  2006年   866篇
  2005年   692篇
  2004年   651篇
  2003年   536篇
  2002年   719篇
  2001年   665篇
  2000年   486篇
  1999年   234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3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2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为研究生态调水对清潩河水质变化的影响并评估生态调水效果,建立适合清潩河的水动力水质模型。以1m3/s、2m3/s、3m3/s不同工况模拟清潩河水动力水质变化规律并分析排污口附近流场和浓度场变化。在分别采取未截污和截污措施,调水流量为3m3/s时,各断面COD浓度和NH3-N浓度分别达到V类和Ⅳ类水质标准;生态调水对排污口附近水质改善效果显著;未考虑截污情况下一旦停止调水,污水排入将直接威胁到清潩河水质。通过研究,论证本文理论与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对该地区的水污染控制与水资源调控方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52.
为揭示石油污染土壤胶体在地下环境中的运移规律,从辽河油田采集石油污染土壤样品,运用沉降法分别提取3个粒级(5μm、2μm、1μm)的胶体.并对这些胶体的主要理化特征进行了表征.同时,通过淋滤实验研究了在石英砂多孔介质中上述胶体的运移行为,以及p H和离子强度等环境因子对该运移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粒级胶体的粒径分布分别在4.8~5.7μm、1.9~2.3μm和0.9~1.2μm;石油污染土壤胶体微观形貌呈现片状;当p H从4升到9,3个粒级胶体Zeta电位的变化范围分别在-40.4~-32.4 m V、-49.8~-35.0 m V和-52.4~-24.0 m V;相应地,3个粒级胶体在多孔介质中运移的回收率(MR)变化范围分别为31.62%~63.39%、58.55%~81.25%和62.27%~83.51%.这些说明p H对胶体的运移有明显的影响,中性溶液条件更有利于胶体在多孔介质中的运移.随着离子强度从0.001 mmol/L升高到1 mmol/L,3个粒级胶体穿透曲线MR均逐渐降低.说明无机离子使胶体迁移能力降低.同时,小粒径胶体更容易穿透多孔介质.  相似文献   
953.
以紫铜为基体,采用化学镀制备了非晶态Ni-P,Ni-Sn-P镀层.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能谱(EDS)等对镀层的结构、微观形貌及元素组成进行分析.通过Tafel极化曲线、电化学阻抗谱(EIS)、开路电位监测及室内加速腐蚀试验,研究两种镀层在pH=5.5,w_(NaCl)=3.5%,以及pH=5.5,wS=20%的土壤介质中的耐蚀性能.结果表明,化学镀非晶态Ni-P及Ni-Sn-P镀层的自腐蚀电流密度是裸铜的4.5%和1.2%,两种镀层在酸性腐蚀介质中具有比金属铜更好的耐蚀性,并且化学镀Ni-Sn-P镀层耐蚀性优于Ni-P镀层.两种镀层的自腐蚀电位均负于铜.  相似文献   
954.
为了明确曲线梁爬移的力学机理,进一步确定温度效应下曲线梁的爬移,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某曲线梁的实体模型,采用稳态热分析确定各节点的温度即温度场,在此基础上采用一次荷载代替长期反复荷载、主梁横桥向位移代替爬移变形的方法分析温度效应下曲线梁爬移;然后为了进一步说明曲线梁桥的爬移机理,并探讨摩阻力使橡胶支座产生残余变形进而使曲线梁出现横向爬移的过程,利用Combine39单元模拟桥梁爬移时支座变形的累计效应,近似分析温度效应下曲线梁爬移的力学机理。研究表明:温度效应是曲线梁爬移的重要外部荷载原因,灰尘和垃圾堵塞支座空隙、支座材料老化和支座摩阻力是引起曲线梁桥爬移的主要内在因素,通过Combine39单元模拟橡胶支座的摩阻力-残余变形可以近似分析曲线梁爬移的变形累积过程,该方法能定量解释曲线梁桥横向爬移的机理。  相似文献   
955.
为了解决某越野型拖挂式房车在蛇形行驶时出现较严重的横向摆振现象,建立牵引车-拖挂式房车多体动力学模型,利用试验样车的稳态回转和蛇形行驶试验对模型的准确性进行验证,分析房车质心位置、轮轴到铰接点距离、弹簧刚度、轮胎侧偏刚度、房车质量等参数对房车行驶稳定性的影响,改进试验样车并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减小房车质心到铰接点距离、质心高度、房车质量,增大房车轮轴到铰接点距离、弹簧刚度、轮胎侧偏刚度,有利于房车行驶稳定性;优化后横摆角速度峰值由24. 4(°)/s下降到17. 1(°)/s,房车侧倾角峰值由2. 52°下降到1. 76°,房车行驶稳定性增强,减轻了蛇形行驶时的横向摆振现象,为拖挂式房车的结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56.
针对传统全功率辐射计灵敏度低、结构复杂、等效噪声温度高、功耗高等特点,采用低噪声放大器代替传统全功率辐射计的检波前部分,对天线接收到的微弱热辐射信号直接在射频段进行放大后直接检波,提高了辐射计的灵敏度。首先,分析了辐射计的工作原理;然后,分析了辐射计灵敏度及其影响因素;最后,进行了改进后辐射计样机设计并详细计算了灵敏度指标;且对样机性能进行了实际测量。通过对比分析表明,低噪声放大器的引入使得同等条件下毫米波辐射计的灵敏度得到了很大提升;同时具有功耗低、体积小、噪声小、结构简单等优点,有利于毫米波辐射计在弹载武器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957.
通过紫外引发聚合技术制备了具有疏水特性的三元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并用于典型环境雌激素雌酮(E1)的分离和去除。由丙烯酰胺(AM)、丙烯酰氧基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AC)和丙烯酰氧基乙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AODBAC)单体合成三元共聚物(PADA),并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和热失重/差示扫描量热仪(TG/DSC)分别对聚合物的结构和热分解性能进行表征。FT-IR和~~1H NMR结果表明聚合物成功合成。通过引入疏水性基团(苯基),TG/DSC分析观察到PADA热稳定性能提高。在最佳条件下(p H=7,絮凝剂用量为4.0 mg/L),用高效絮凝剂PADA-3(阳离子度为40%,特性黏度为6.30 d L·g~(-1))得到最佳E1絮凝性能(E1去除率90.1%,絮凝体积18.3μm,絮凝动力学22.69×10~(-4)s~(-1))。Zeta电位和絮体尺寸分析用于探究E1去除的絮凝机理。结果表明,E1去除过程中,电中和、吸附和架桥效应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958.
本文理论研究了在特定激光波形下, H2+核间距对单阶谐波增强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 当特定激光波形驱动原子时, 谐波光谱可以呈现单阶谐波强度增强; 但是, 当用相同激光波形驱动H2+时, 单阶谐波强度增强的现象与H2+核间距离有关. 具体来说, 当H2+在平衡位置时, H2+谐波光谱呈现单阶谐波增强现象; 当H2+核间距在3~7 a.u.变化时, 单阶谐波增强现象消失; 当H2+核间距大于8 a.u.时, 单阶谐波增强会再次出现. 理论分析表明, 多通道谐波干涉是导致H2+单阶谐波强度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959.
利用有柄石韦(Pyrrosia petiolosa,P.petiolosa)试制药膏,在动物水平研究其抗菌及促伤口愈合的作用.将有柄石韦制备成药膏,构建大鼠皮肤切除创伤模型并随机分为单纯创伤组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ureus)感染组.各组分别经自然恢复、P.petiolosa药膏、京万红软膏处理后检测大鼠体重与进食情况、创面愈合情况、创面组织病理情况及血清炎性因子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不同处理组大鼠体重与进食量无显著变化;创面愈合及组织病理学分析显示P.petiolosa药膏可促进单纯创伤组及S.aureus感染组伤口愈合;ELISA结果显示P.petiolosa药膏在致创前期可明显降低炎性反应.结果表明,这款自主研发的以P.petiolosa为主要原料的中药药膏具有很好的拮抗S.aureus和促进伤口愈合的效果.  相似文献   
960.
 针对关闭/废弃矿井分类利用和等级评价,使用Adaboost迭代算法,建立了一个关闭/废弃矿井利用的可能性等级模型,总结得出关闭/废弃矿井分类利用可分为:关闭/废弃矿井生态文明开发,关闭/废弃矿井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关闭/废弃矿井遗留媒体资源开发利用,关闭/废弃矿井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关闭/废弃矿井气油水光互补能源开发利用。确立了20项分类指标进行关闭/废弃矿井等级评价,初步构建出国内关闭/废弃矿井资源数据库,提出关闭/废弃矿井智能精准开发科学构想,构建了关闭/废弃矿井绿色资源评价技术体系,推动关闭/废弃矿井精准智能开采以及城市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