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43篇
  免费   485篇
  国内免费   916篇
系统科学   812篇
丛书文集   354篇
教育与普及   52篇
理论与方法论   66篇
现状及发展   78篇
研究方法   1篇
综合类   11081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87篇
  2022年   192篇
  2021年   241篇
  2020年   228篇
  2019年   170篇
  2018年   170篇
  2017年   208篇
  2016年   233篇
  2015年   382篇
  2014年   564篇
  2013年   649篇
  2012年   805篇
  2011年   900篇
  2010年   833篇
  2009年   893篇
  2008年   977篇
  2007年   930篇
  2006年   860篇
  2005年   679篇
  2004年   599篇
  2003年   361篇
  2002年   396篇
  2001年   389篇
  2000年   328篇
  1999年   166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3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2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01.
针对传统属性散射中心模型在描述散射中心幅度随方位的变化存在不足,本文依据目标的逼真散射数据对属性散射模型中的方位依赖关系进行了修正,并通过图像匹配结合遗传算法对散射中心的各个参数进行了估计. 为了验证模型的有效性,文中给出了修正模型的仿真结果与传统模型仿真结果以及全波法计算结果的比较. 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的属性散射中心模型,改进后的模型能更准确地描述真实散射中心的幅度随方位的变化关系.   相似文献   
902.
本文研究了直接用表面带正电荷的黏土矿物水滑石进行除藻。通过共沉淀法,制备了不同物质的量之比的Mg/Al水滑石和Zn/Al水滑石,将两种材料进行去除铜绿微囊藻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金属物质的量之比为3的水滑石除藻效果优于其他条件的水滑石;利用金属物质的量之比为3的Mg/Al水滑石和Zn/Al水滑石对不同浓度铜绿微囊藻进行去除实验,发现Mg/Al水滑石除藻效果优于Zn/Al水滑石,对高浓度和低浓度铜绿微囊藻都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最后,研究了Mg/Al水滑石的水溶性,以及对环境的友好性能,结果发现Mg/Al水滑石水溶性较小,对水体的硬度和铝含量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903.
针对天然气管道悬索跨越结构的风致响应问题,以普光悬索跨越为例采用等效风荷载方法进行风致响应分析以及结构安全性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抗风索迎风面的应力要远大于背风面的抗风索的应力,两个端点处的应力最大,跨中处的应力值最小。主索主要提供竖向刚度,桥身桁架和抗风索主要提供横桥向的刚度。主索、抗风索和主塔的内力组合的最大值接近于主索和风索的最大允许应力,而桥身桁架和吊索的最大应力值远远小于其最大允许应力,桥身桁架中弦杆的应力大于腹杆。建议进行此类跨越结构设计时在满足结构设计要求下尽可能增大主索和抗风索截面并减小桥身桁架中腹杆截面。  相似文献   
904.
以四极质谱的理论为出发点,阐述了离子运动轨迹的高可靠数值计算模型. 结合仪器研发的实际需要,着重讨论四极质谱离子轨迹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并应用该系统对四极离子阱中的高阶场、偶极激发和空间电荷效应进行了仿真论证,结果表明了仿真系统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05.
为研究生态调水对清潩河水质变化的影响并评估生态调水效果,建立适合清潩河的水动力水质模型。以1m3/s、2m3/s、3m3/s不同工况模拟清潩河水动力水质变化规律并分析排污口附近流场和浓度场变化。在分别采取未截污和截污措施,调水流量为3m3/s时,各断面COD浓度和NH3-N浓度分别达到V类和Ⅳ类水质标准;生态调水对排污口附近水质改善效果显著;未考虑截污情况下一旦停止调水,污水排入将直接威胁到清潩河水质。通过研究,论证本文理论与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对该地区的水污染控制与水资源调控方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06.
为揭示石油污染土壤胶体在地下环境中的运移规律,从辽河油田采集石油污染土壤样品,运用沉降法分别提取3个粒级(5μm、2μm、1μm)的胶体.并对这些胶体的主要理化特征进行了表征.同时,通过淋滤实验研究了在石英砂多孔介质中上述胶体的运移行为,以及p H和离子强度等环境因子对该运移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粒级胶体的粒径分布分别在4.8~5.7μm、1.9~2.3μm和0.9~1.2μm;石油污染土壤胶体微观形貌呈现片状;当p H从4升到9,3个粒级胶体Zeta电位的变化范围分别在-40.4~-32.4 m V、-49.8~-35.0 m V和-52.4~-24.0 m V;相应地,3个粒级胶体在多孔介质中运移的回收率(MR)变化范围分别为31.62%~63.39%、58.55%~81.25%和62.27%~83.51%.这些说明p H对胶体的运移有明显的影响,中性溶液条件更有利于胶体在多孔介质中的运移.随着离子强度从0.001 mmol/L升高到1 mmol/L,3个粒级胶体穿透曲线MR均逐渐降低.说明无机离子使胶体迁移能力降低.同时,小粒径胶体更容易穿透多孔介质.  相似文献   
907.
以紫铜为基体,采用化学镀制备了非晶态Ni-P,Ni-Sn-P镀层.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能谱(EDS)等对镀层的结构、微观形貌及元素组成进行分析.通过Tafel极化曲线、电化学阻抗谱(EIS)、开路电位监测及室内加速腐蚀试验,研究两种镀层在pH=5.5,w_(NaCl)=3.5%,以及pH=5.5,wS=20%的土壤介质中的耐蚀性能.结果表明,化学镀非晶态Ni-P及Ni-Sn-P镀层的自腐蚀电流密度是裸铜的4.5%和1.2%,两种镀层在酸性腐蚀介质中具有比金属铜更好的耐蚀性,并且化学镀Ni-Sn-P镀层耐蚀性优于Ni-P镀层.两种镀层的自腐蚀电位均负于铜.  相似文献   
908.
为了明确曲线梁爬移的力学机理,进一步确定温度效应下曲线梁的爬移,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某曲线梁的实体模型,采用稳态热分析确定各节点的温度即温度场,在此基础上采用一次荷载代替长期反复荷载、主梁横桥向位移代替爬移变形的方法分析温度效应下曲线梁爬移;然后为了进一步说明曲线梁桥的爬移机理,并探讨摩阻力使橡胶支座产生残余变形进而使曲线梁出现横向爬移的过程,利用Combine39单元模拟桥梁爬移时支座变形的累计效应,近似分析温度效应下曲线梁爬移的力学机理。研究表明:温度效应是曲线梁爬移的重要外部荷载原因,灰尘和垃圾堵塞支座空隙、支座材料老化和支座摩阻力是引起曲线梁桥爬移的主要内在因素,通过Combine39单元模拟橡胶支座的摩阻力-残余变形可以近似分析曲线梁爬移的变形累积过程,该方法能定量解释曲线梁桥横向爬移的机理。  相似文献   
909.
针对传统全功率辐射计灵敏度低、结构复杂、等效噪声温度高、功耗高等特点,采用低噪声放大器代替传统全功率辐射计的检波前部分,对天线接收到的微弱热辐射信号直接在射频段进行放大后直接检波,提高了辐射计的灵敏度。首先,分析了辐射计的工作原理;然后,分析了辐射计灵敏度及其影响因素;最后,进行了改进后辐射计样机设计并详细计算了灵敏度指标;且对样机性能进行了实际测量。通过对比分析表明,低噪声放大器的引入使得同等条件下毫米波辐射计的灵敏度得到了很大提升;同时具有功耗低、体积小、噪声小、结构简单等优点,有利于毫米波辐射计在弹载武器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910.
本文理论研究了在特定激光波形下, H2+核间距对单阶谐波增强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 当特定激光波形驱动原子时, 谐波光谱可以呈现单阶谐波强度增强; 但是, 当用相同激光波形驱动H2+时, 单阶谐波强度增强的现象与H2+核间距离有关. 具体来说, 当H2+在平衡位置时, H2+谐波光谱呈现单阶谐波增强现象; 当H2+核间距在3~7 a.u.变化时, 单阶谐波增强现象消失; 当H2+核间距大于8 a.u.时, 单阶谐波增强会再次出现. 理论分析表明, 多通道谐波干涉是导致H2+单阶谐波强度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