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06篇
  免费   699篇
  国内免费   1398篇
系统科学   1279篇
丛书文集   516篇
教育与普及   130篇
理论与方法论   104篇
现状及发展   117篇
研究方法   12篇
综合类   17944篇
自然研究   1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124篇
  2022年   292篇
  2021年   359篇
  2020年   320篇
  2019年   227篇
  2018年   257篇
  2017年   293篇
  2016年   335篇
  2015年   579篇
  2014年   866篇
  2013年   987篇
  2012年   1203篇
  2011年   1382篇
  2010年   1297篇
  2009年   1373篇
  2008年   1590篇
  2007年   1516篇
  2006年   1381篇
  2005年   1117篇
  2004年   953篇
  2003年   642篇
  2002年   685篇
  2001年   650篇
  2000年   511篇
  1999年   322篇
  1998年   135篇
  1997年   109篇
  1996年   107篇
  1995年   70篇
  1994年   65篇
  1993年   73篇
  1992年   55篇
  1991年   49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3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11.
为了解决当前电力系统巡检难度大、效率低、数据不足以支撑大规模训练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孪生网络的小样本检测方法。首先,在Faster RCNN(faster region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目标识别算法的框架下,搭建支持图片和查询图片共享的孪生网络模型;然后,利用改进的RPN(region proposal network)模块产生更高质量的proposals;最后,在检测头上对支持图片和查询图片的RoI(region of interest)进行关联匹配。结果表明,将算法应用于自主构建的EPD(electric power detection)数据集,在仅利用10张支持图片的情况下,就能实现对电力背景下鸟巢异物和绝缘子相关类别的检测,检测指标mAP达到18.92%。与其他算法相比,应用于电力行业目标检测的孪生网络小样本模型,在极端小样本情况下性能优良,同时具有更加轻量化的优势,可为电力检测新方法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2.
数字图像的真伪判别是图像安全领域中的基础问题,因数字媒体极易被攻击篡改,针对图像的取证技术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另一方面,对图像篡改反取证技术的研究,不仅追求更逼真的图像篡改操作,也从相反的方向促进了取证技术的发展.图像修复作为基础的图像篡改操作,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针对被修复篡改后的图像会被深度取证网络取证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抗深度取证的多粒度融合图像修复(multi-granularity fusion-based image inpainting network resistant to deep forensics,MGFR)网络.MGFR网络包括编解码器、多粒度生成模块以及多粒度注意力模块.首先,输入的破损图像被编码器编码成深度特征,深度特征通过多粒度生成模块生成3个不同粒度中间特征;然后,采用多粒度注意力模块来计算不同粒度中间特征之间的相关性并将其融合;最后,融合特征通过解码器生成输出结果.另外,所提出的MGFR网络被重建损失、模式噪声损失、深度取证损失以及对抗损失联合监督.研究结果显示,所提出的MGFR网络在拥有较好的修复性能的同时能成功规避深度取证网络的取证.  相似文献   
113.
蛋白质组学在后基因组时代以其独特的角度和重要的作用已成为生命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内容。动物科学作为生命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其相关研究对人类的生活有着重要意义。为了系统地了解和展望蛋白质组学技术在动物科学中的研究进展,综述了蛋白质组学的概念及其相关技术,归纳和评析了近年来蛋白质组学在动物繁殖、营养、遗传育种和疾病防治方面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14.
为了解决无线供电网(wireless powered communication network,WPCN)中用户公平性不足与系统灵活性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智能反射面(intelligent reflecting surface,IRS)的优化方案。该方案直接将公平指数(fairness index,FI)和系统吞吐量加权相加作为优化目标,建立了用户公平性与系统吞吐量的联合优化问题。由于所建立的优化问题是非凸问题,因此,将优化问题拆分为时隙长度和IRS反射系数优化子问题,然后交替求解。针对时隙长度优化子问题,使用逐次凸逼近(successive convex approximation,SCA)算法求解;针对IRS反射系数优化子问题,使用闭式解、SCA和半定松弛(semi definite relaxation,SDR)算法求解。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案在用户公平性和系统灵活性方面优于其他方案。  相似文献   
115.
为揭示竖向荷载作用下悬索桥纵向变位特征与机理,以主缆变形理论为基础研究了其竖向荷载下的变位特征,并得出了其竖向及纵向位移解析解;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竖向荷载作用下传统悬索桥和设有中央扣悬索桥的纵向变位特征及加劲梁纵向位移,揭示了中央扣纵向约束机制,并分别推导了加劲梁在竖向荷载下的纵向位移计算公式;最后,通过算例分析验证所提位移计算公式计算精度. 结果表明:由于主缆的几何非线性特征,竖向位移与纵向位移相互耦合,在非对称竖向荷载作用下,主缆发生非同步纵向位移,而加劲梁主要以类似“摆锤体”发生刚体的纵向位移;跨中处主缆、加劲梁及中央扣因中央扣的存在形成一个“刚域”区,从而导致加劲梁纵向位移减小;所提计算方法与有限元数值解法在不同竖向荷载工况下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116.
目前,夹心保温墙板已经被广泛使用在建筑保温结构中,但是墙板的饰面层通常采用普通混凝土,使得内部保温材料极易因外饰面开裂脱落而受到腐蚀.因此,选用纤维编织网增强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Engineered Cementitious Composites,ECC)作为饰面层,通过四点弯曲试验研究夹心保温复合墙板的抗弯性能,影响因素包括保温材料类型、保温层厚度、面层厚度、纤维编织网处理方式、有无连接件和连接件角度.结果表明:增大保温层厚度对墙板抗弯承载力和延性的影响不大,但能够提高墙板的组合程度;发泡聚苯乙烯(Expanded Polystyrene,EPS)保温板与ECC基体的黏结性能更好,墙板的组合程度也更高,但EPS自身的受力性能和刚度较差,使得墙板的承载能力较低;纤维编织网经过浸渍和浸胶黏砂处理会降低墙板的承载能力,但浸胶黏砂处理能提高ECC基体与纤维编织网的黏结从而改善墙板的延性;连接件的存在能够提高墙板的组合性能,并且减小连接件角度或者增大面板厚度有助于提升墙板的抗弯刚度、承载能力和组合性能,但会导致墙板的延性下降.最后,推导了纤维编织网增强ECC(Textile Reinforced ECC,TRE)夹心保温墙板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并将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提出的计算方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7.
针对斜拉索-阻尼(器)系统,推导出阻尼(器)位于任意单位分数跨时(拉索1/n跨位置)系统超越频率方程的代数形式,根据代数基本定理讨论了系统本征解的结构,并结合4个算例分析解的性质. 结果表明:1)本征解可归为n-1个解支. 2)对于同一解支,各阶本征值实部(其相反数即单位时间对数衰减率)均相同,各阶本征值虚部(即频率)构成等差数列. 3)根据频率随阻尼系数变化的特点,解支可分为三类:第一类解支的频率均依赖于阻尼;第二类解支的频率均不受阻尼影响;第三类解支的频率随阻尼系数的不同,具有第一类解支或第二类解支的特点,即随阻尼系数的增大,频率先随阻尼系数变化,到达某一临界值后为常数.  相似文献   
118.
研究结果表明,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乙酰胆碱酶、酰胺酶的最适pH值分别为8.0和8.5。pH值对闳酸酯酶活力影响较小,酰胺酶和羧酸酯酶反应速度在反应开始60钟内,仍在线性范围,乙酰胆碱酯酶反应速度在反应开始的8分钟内呈线性关系。羧酸酯酶、酰胺酶和乙酰胆碱酯酶的Vmax分别为551.81(nmol/mg,mln)、5.25×10~(-4)(μmol/mg.min)和20.36(nmol/mg.min);km分别为5.52×10~(-5)(mol)、1.18×10~(-3)(mol)和8.33×10~(-3)(mol)。  相似文献   
119.
讨论了模糊集理论在车间作业计划中的应用,提出了车间作业计划的模糊多目标网络模型及其算法。  相似文献   
120.
结构化面向对象形式规格说明语言OOZS——设计原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形式方法与面向对象方法的综合使用可以使它们各自的优点得到充分体现:形式方法使目标软件系统的需求规格说明简明、精确,面向对象方法使目标软件系统的组织和分解工作更加系统、自然.本文讨论了Z规格说明语言的应用限制,并在Z语言的基础上介绍了结构化面向对象形式规格说明语言——OOZS的设计方法.该语言吸收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SmalTalk、C++以及形式规格说明语言VDM、Zc、Z.S等的优点,引入了类、继承、入口、出口、Pre谓词、Post谓词等机制,并对Z语言的符号进行结构化处理,提高了形式规格说明的层次性和模块化能力,可用于大型面向对象软件系统需求规格说明的编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